海禁·海寇·海外移民
陆集源
明代,潮州沿海为非法贸易和“海寇”活动的地方。
明朝开国不久,就实行海禁。洪武七年,把设在广东、福建、浙江的三个市舶司撤掉,实施海禁,禁止民间对外贸易。不准沿海人民造双桅舶出海,甚至禁止民间卖用“蕃货”。对外贸易实行“朝贡制度”。
海禁的主要受害者,是沿海的贫苦人民。明代自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官吏豪神,侵占民田民业,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经济破产。滨海之民,以海为生,明朝实施海禁,断绝了他们的生计。加上官府的盘剥,兵弁的侵扰。这些贫苦小民无以为命,一部分人就铤而走险。流亡到海上,进行非法活动,因而被称为“ 海寇”,而成为官兵清剿的对象。明英宗天顺年间,潮阳县知县陈瑄,因为镇压厦岭(即现汕头市区)的海寇有功,升任潮州知府,有一个叫李羚的绅士写文章歌颂他,文章对海寇是这样描写的:“揭有沿海而村日厦岭者,以渔为业,出入风波岛屿之间,素不受有司约束。寻有豪猾互争土田,诉于官,连年不决。有司动辄遗巡司官兵勾摄之,侵扰不堪,乃相率舟遁海而逃。因之水旱荐臻,遂大集无赖,攻城剽邑……。”这是一篇逼民为盗的记述。嘉靖年间潮州知府郭春震写了一篇《备委论》,对海寇的活动情况也有较深刻的描述。他写道:“近年真倭少至,多闽、粤与浙之温、绍亡命。窜海岛,遂肆猖獗,致为海滨患。其弊有三:一日窝藏,沿海势要之家,坐地分赃。为贼逋逃之薮,事发辄多方蔽护,以计脱兔。一日接济,黠民窥贼所向。载鱼米贸易,以邀重利,赡彼日用,且作奸细。一日通番。闽粤之人,驾双桅,挟私货,百十为群,往来东西洋,幸售诸番,获奇货,固得意而归。不幸折本,遂肆为劫掠。明人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隆庆年间,曾是浙江提学副使的潮阳人林大春说得更具体,他说:“海寇不易绝也……一邑九乡,半为贼薮。沿海之乡,无一而非海寇之人也。自州郡以至监司,一有举动,必先知之,是州郡监司左右之人,无一而非海寇之人也。舟辑往来。皆经给票。商施货物,尽为抽分。是沿海之舟楫商施,无一而非海寇之人也。夺人之粮,剽吏之金,辄以给贫民,贫民莫不争赴之。是沿海贫民,无一而非海寇人也。
以上这些文章,皆出自封建王朝士大夫之手,他们是主张镇压海寇的。但从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潮州沿海海寇的性质。像这样的因“侵扰不堪,遁海而逃”或“不幸折本,遂肆为却掠”的海寇事件。整个明代没有间断过。据清乾隆年间潮州知府周硕勋修的《潮州府志》记载的海寇事件中可以看出,自公元 1370年至1670年的约三百年时间里,潮州沿海较大的海寇就有四、五十起。他们有的拥众达数万人。其活动范围,北至江、浙、南达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并遍及东南亚。
在这些海上流亡活动中,出现了几个很有名气的航海家。如澄海县人林道乾,聚众在闽、粤沿海活动。嘉靖四十二年,被都督俞大猷兵逐于澎湖。林乃逃往台湾,建造巨舰,收集部众,从台湾安平镇二鲲身出发,往南航行至昆仑岛,住了一段时间。因其地狭小,且有台湾为患,故又南航至大泥,略其地以居,日:“道乾港”,聚众二千余人。饶平人林凤,也是东南沿海很著名的“海寇”。万历元年,林凤泊钱澳,求抚提督段正茂不许。凤乃于万历二年,带领一支队伍,远航至菲律宾,攻袭吕宋岛,与当时侵占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大战。林军有战舰62艘,水手二千人,兵士二千人,妇女一千五百人。这些人都是闽粤沿海潮州、漳州的居民、渔民、和小手工业者。他们的舰船上带农具、种籽、牲畜,到吕宋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块可以安身的地方。“海寇”许瑞,澄海人。隆庆元年“剽掠”至惠、广一带,大破洋盗于虎门。两广总督殷正茂为此上凑道:许瑞攻剿倭寇,生擒七十八人,斩首二十五级。其他如吴平、许朝光、曾一本等,他们的影响很大。这些“海寇 ”的活动据点,大都在南沃岛。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广东都督俞大猷率领舟师三万人到南澳征剿吴平,相持三个月未能攻下,朝廷再命戚继光来援,才击破吴平。平败后率其残部逃往越南。
关于“海寇”和是非,苟且勿论,但说明于这些海上活动,潮州地方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都有很大的发展。潮州人民也开始成批地移居东南亚各地。这些散布在南洋各地的潮籍华侨,对后来潮州与南洋各地的商业贸易和海上航运,起了推动作用。
潮汕古港——凤岭港
陆集源
凤岭港,又名岐岭港、旗岭港,位于澄海程洋岗乡外,是宋代潮州地区船舶停泊、航海的对外贸易港口。《潮州府志》第十六卷第54页载:“旗岭港,距城十五里,南洋大洲之北,自韩江发源而来,凡来往之客舟多泊于此。”《澄海县志》载:“艨艟幅奏”,“负山阴海”、“为潮郡之襟喉”。
据地方史志载,凤岭港创立于“兴国丁丑年”,即宋太宗大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当时经过开发建设,港埠拥有永兴街、新兴街、下市、店铺头、源兴街、沙尾营盘市等建筑物和建成区,形成“之”字形的街头网络。市西有官司厝、营盘;港东侧有“建炎大道”,直通小江驿、来贤驿,沟通与闽西南的关系。港背还有程洋瓷窑群以及北宋时开挖的运河沙尾溪。在凤背与南峙山坳处有强缆工场,以供应远洋船航海之用。上述有“永兴街、兴国丁丑年”碑文为证。
程洋岗的凤岭港,作为潮汕最古老的对外贸易口岸,当时出口外销主要是陶瓷产品。唐代后期,潮州的陶瓷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当时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沿海的胶州、扬州、泉州和广州列为四大贸易口岸,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潮州贸易口岸是凤岭港,潮州笔架山上有百窑村生产的大量陶瓷产品,用小船经过韩江运抵凤岭港集中,然后用大船或远洋船过往上海、广州以及东南亚等地销售。从史志中发现,程洋岗及附近的前埔周围,有很多瓷窑,至今已发现宋代窑群17座,其窑砖经鉴定为六朝年代产品。程洋岗附近河里,发现大量陶瓷碎片,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几次在韩江防洪固堤时,从该处挖掘出碎瓷片数千担作为填堤之用,并多次发掘瓷碗、船桅、锚练等物。近几年来,在韩江原凤岭古港地下挖出完整和碎片近10万件不同形状的古瓷产品,仅凤岭村村民收藏保存在家欣赏玩物达3000多件。
随着凤岭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事业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凤山岗上建了凤岭宫、天后庙等供古代航海者祈拜的庙宇。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盐运官李前在凤岭山同步凿通了韩江东溪与北溪之间的运河,称为南溪,并题诗刻石云:“筑堤开井易通津、神宇盐亭又鼎新,力小沿能支五事,增光更俟后来人。” 从石刻诗看,当时李前发启开拓运河,应是为了凤岭港盐运需要。凤岭山下的海澳,也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较小海港,到南宋末年,韩江东溪的出海口已延伸到现在的澄海南门外的辟望港了。
北宋时,韩江三角洲上的中部平原已经形成,这个区域以现庵埠至程洋岗至东陇一线为分界,这一分界就是当时潮州地区沿海岸线。随着韩江三角洲的发展,海岸线不断向东南延伸,韩江下游西溪、东溪和北溪的港口也随之迁移演变。
广东侨批简介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侨批(五邑称银信),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特殊汇款凭证,其基本特征为“银信合一”。
侨批因华侨而产生。广东是我国最大的华侨之乡,全国四大著名侨乡中有三个在广东,世界上数千万华侨华人有2/3祖籍广东。潮汕侨乡的海外移民,有上千万人之多,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亦称南洋)。五邑侨乡的海外侨胞约200多万人,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梅州侨乡海外侨胞也有数百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
早在20世纪90年代,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时任理事长的刘峰带领下,开始征集侨批。2000年,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强调,潮汕侨批可与中国历史文化五大发现之一的徽州契约(文书)媲美,“侨批等于徽州契约,其价值相等”,“研究中心”便加大征集力度,至此已征集到各类侨批10万封左右。其中,包括很多梅州的侨批。五邑侨乡于2002年筹建华侨华人博物馆,大量侨批(银信)被政府征集入馆收藏,目前江门五邑各级政府收藏的侨批数量也达数万件。广东侨批数量极大,收藏较好。
广东侨批是原生态的“草根”档案文献,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民间特色尤为鲜明。它的内容真实丰富,从中可解读出侨胞家庭的“家情”,侨胞故里的“乡情”,侨胞祖居国和所在国的“国情”以至世界风云变幻的“世情”。侨胞与家乡眷属之间的“亲情”也洋溢在许多侨批之中,其中包括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之情,对妻子(丈夫)的思念之情,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对祖国家乡的眷恋之情等等。它的记载系统完整,经历了清朝、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几个历史时期,从时间上跟敦煌文书、徽州文书恰好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链接,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进、经济的发展。
广东侨批涵盖面广,涉及当时的金融、邮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至民众的生活等领域,是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海内外华侨华人社会和广东侨乡发展演变的 “百科全书”,大大弥补了官方典籍文献记载的不足。其发掘和整理,将为华侨史、金融史、邮政史、交通史、中外交流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促进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档案文献。2005年6月,侨批的主要收藏单位——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决定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袂,将收藏的10万封侨批整理、出版为《潮汕侨批集成》,约130册,让这珍贵的文化遗存代代相传、远播海外。
当前,进一步加强侨批研究,着力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故的一代哲人庄世平先生明确指出:侨批反映出的“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高尚品格,便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成为“了解家情、乡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广东侨批申报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以及世界记忆遗产,将成为建设文化大省的一个亮点,它对进一步凝聚侨心、激发侨力,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会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资料来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9.6.28)
(source: http://cstc.lib.stu.edu.c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