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吉珊,峡山镇东沟村人。生于1893年12月22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 五日)。父亲日初,是暹罗侨商。因家庭经济宽裕,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汕头,先后任潮梅道尹公署科长,潮阳县劝学所所长等 职。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被校长蒋介石任命为军校秘书,曾随军参加东征、北伐诸役。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共事变,接着于十五 日在南京另立中央,与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相对抗,即历史上所谓的“宁汉分裂”,肖吉珊时在武汉国民政府供职,执掌机要。他独携一批重要文件,潜赴南 京,得到南京政府的重视。
1929年1月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9月任外洋筹募公债委员会委员。同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长,并复当 选为国民党南京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兼常务委员。1931年9月升任国民党政府侨务委员会常委。12月,国民党“四大”召开,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海 外党务委员会委员。1932年,以国民政府宣慰华侨专员身份数度出国访问,处理有关华侨事务。1935年11月在国民党“五大”上又升为中央执行委员。同 年12月,兼国民党中央海外党务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代主任委员职。翌年7月,奉派回广东,任省政府委员,仍主持侨务工作。一年后重回国民党中央,时 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遂随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8年4月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副部长,兼南洋研究所所长。旋以视察侨务工作名义赴美洲发动华侨募捐抗日军饷。1944年4月2日,免海外 部副部长职,调任广东省政府田粮处处长。1945年5月再当选为国民党“六大”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当 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仍任国民党中执委、侨务委员会常委职。1952年10月,由蒋介石提名,改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54年被选为第二次“国 大”主席团成员。因其兄眉珊、介珊在新加坡、马来亚、泰国等地经商,均为商界巨子,常往返于台湾、南洋间,为台湾当局做华侨工作。
1956年8月13日,从泰国乘车赴柬埔寨,抵金边时翻车受伤,26日去世,享年64岁。
(《美丽的潮南》作者:陈荆淮 )
潮人先贤书法--浅谈气满势厚的萧吉珊书
文/陈嘉顺民 国期间,潮汕籍人士出任国民党党政军高级职务者,知名的包括长期担任中常委的国民党元老邹鲁;蒋介石嫡系将领,抗战期间担任过集团军总司令,远征军司令长 官的罗卓英;资历比罗卓英略深,1927年就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2师师长,随后升任第4军军长的吴奇伟等等,但这些名人大部分是大埔籍,潮汕其他县份 出任国民党军政高级职务的人物甚少,潮阳萧吉珊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汕头史志》1993年第一期陈荆淮文《潮籍国民党军政职官人物简介》、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等资料介绍:萧吉珊(1893-1956),出生于潮阳县黄陇都东沟村(现属潮南区峡山街道),父日初是暹罗侨商,因家庭富裕,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从广东高师毕业后在汕头任职,1911年 回家乡潮阳县任劝学所(后称教育局)所长,1924年初黄埔军校创办时出任军校秘书,曾随军参加东征、北伐部分战役,1927年投奔南京。因其父兄均在东 南亚一带经商,萧吉珊一入南京,便成为蒋介石麾下的海外工作重臣。1929年出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1930年当选为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特别党部常委。翌 年年底,在国民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升任中央执委,并兼任国民党中央海外党务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1936年 一度奉派回粤,任省政府委员,主持广东侨务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重返国民党中央。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恢复海外部,萧吉珊由蒋介石提名,经中 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出任海外部副部长,专责国民党海外党务和发动华侨捐款事项。从此,萧吉珊的后半生与海外工作结下不解之缘,为国民党的海外党务工作作出 了相当的努力。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在台期间,继续到东南亚、北美等地做国民党海外党务和华侨工作。1956年,由泰国赴柬埔寨途中,因车祸不治逝世。
萧吉珊早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东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基础十分深厚,韵文造诣尤深,是国民党党内知名的文人之一。郭沫若之父朝沛1939年在重庆逝世,重庆的国共两党要人均以各种形式致悼。萧吉珊时也在重庆,与郭沫若甚稔,他的挽联是:
积德胜积金,庭训争称,教子成名钦此老
奇文媲奇行,戎机屡赞,显亲有道羡贤郎
萧吉珊又有题潮阳佛教名刹西岩寺一联:
海色起慈云,普渡众生凭宝筏
潮声通梵宇,唤回清梦有晨钟
萧吉珊的书法造诣甚高,惜他长年在外, 留在家乡的书作极少,如挽普宁许佑三的《典型足式》,可以看出他用魏碑之法写略有行意的楷书,虽然多用偏锋,却内力强劲,气满势厚,立体感强。点画上流动 自如,安闲自得,舒展洒脱,横划多融入隶法,以变魏碑的方直特点,使其柔转,而切锋则又强化了魏碑的形质,飞白随意而出,一气呵成,饶有韵趣。结体上严整 警策,沉着自由。他为了追求疏密相间,呼应有情,活泼和谐的效果,把“型”字的“开”字下撇拉得较长,右边“刂”的竖勾缩短;“式”字写为正方型,下方的 “工”字二横与“弋”字相联,使“式”字左右虚白对衬,于沉雄中见浑朴,方劲中见圆通。
又曾见萧氏有挽张世伯母庄太夫人千古的 《淑德懿笵》,此作风格系从颜鲁公《自书告身》而来,用笔丰肥古劲,寓巧于拙,字藏锋下笔,点画偏于圆,除横细竖粗的特点之外,有些竖笔,中间微微向外弯 曲,因此显得骨肉亭宏,沉雄博大,一笔有千钧之力;结体宽舒伟岸,外密中疏,苍劲谨严,沉稳厚重,高古苍劲,而体合天成,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 和结体的微妙变化,尤能反映出颜书的丰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