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3, 2010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萧氏

广东紫金萧氏世系概况


一、迁徙史略

萧氏开姓以后,随着朝代更迭、征战或封萧氏官员到外地任职等因素,萧氏人口也随之迁徙不停。其中较大的迁徙有八次:一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80年)由江苏迁徙河南兰陵、商丘一带;二是秦朝时期(公元前236年)由世居兰陵迁徙至江苏金陵、建安一带(即今南京市);三是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因萧何佐刘邦建立汉朝,封相国,迁徙至陕西西安市;四是西汉时期(公元前119年)因战乱由江苏徙山东东海兰陵(山东省峄县);五是东汉时期(公元62年)因战乱,徙回兰陵(今山东省泰县兰陵);六是晋朝时期(292年),因战乱,南迁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七是唐朝时期(682年)因萧球被封为南海王(吴王)到湖南长沙任职,携家属及族人自南京徙湖南长沙市,历经六代,发展为当地的大家族;八是后唐时期(958年),萧觉事楚马殷任兵部尚书。马殷死后,楚国大乱,萧觉兄弟三人携家属族人徙居江西泰和县。后来江西成为迁徙各地的据点,子孙后裔徙居福建、四川、湖北和广东的韶关、新会、南雄、曲江、东莞、梅州等地。而移居梅州的始祖萧梅轩后裔,萧梅轩之孙萧炳迁徙至潮阳,萧梅轩之孙迁徙至福建和广东的雷州;萧梅轩曾孙萧基生八子,由梅州到平远、大埔、丰顺,由梅州到揭阳和深圳坪地、惠阳沙田,由梅州到兴宁、紫金、海丰,由梅州到福建、广东惠东多祝。后有到广西、四川、台湾以至海外各地。

二、迁入紫金概况

梅州萧梅轩后裔,先后在明、清年代迁入,全县紫金萧(肖)氏居住地比较分散,分布在全县十八个镇居住,据2006年紫金县姓氏人口统计,全县萧氏有1600多人。主要分为六个世系:

(一)中坝萧君政世系

八十九世萧君政,名祖相,号法政,于明朝崇祯年间(1638年)从梅县石扇徙永安县上正约邹庄走马岗(今紫金中坝上石)立居,共生五男,长子萧仁,法家,后失落;次子萧义,法家,未婚配,无嗣;三子萧礼,生子萧廷奏;四子萧智,移居四川;五子萧信,迁居香山(今广州市花都区),发派分支三地。现中坝萧氏,全是萧礼后裔。

(二)上义萧成九世系

九十五世萧成九,于清朝初年从兴宁县官碑村徙上义镇叶西落居,生三子,长子萧声全,次子萧声余,三子萧声鑫。兄弟三人又从上义迁到蓝塘石门楼居住。因此,萧成九子孙后裔散居上义、蓝塘两镇。

(三)附城萧华林世系

九十一世萧华林,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从兴宁宁中望江狮田心徙居附城水澄村南沐阳。其长孙萧乡绢徙居增城,第五世萧成香徙居龙门,仍有裔孙居南沐阳和林田村。

(四)义容萧茂海世系

九十五世萧茂海,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从兴宁县灌水塘(古塘)徙紫金县义容桥田立居。三百多年来,裔孙艰苦创业,生息繁衍,清道光三十年(1840~1850年)前后,丁口近千,后裔萧达是金田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之一,封两广总督,在广西战场上殉职。太平天国失败后,于1852年被政府军围剿火烧房屋,并株连族人,四处逃亡,大部分未返回。现居住义容的后裔有百余人。

(五)乌石萧法纪世系

八十八世萧法纪,于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从兴宁县官碑村迁入紫金县乌石荷岗村开基。三百多年来,裔孙迄今传十五代。

(六)好义萧维光世系

萧维光于清朝乾隆年代从梅县迁紫金县好义镇文光村开基。

三、堂号、祠堂与堂联

(一)堂号

“兰陵堂”兰陵是萧氏开姓始祖萧大心的出生地,后裔世居兰陵,封萧国在兰陵。后来,唐开元间宰相萧嵩封兰陵县子,成通年间宰相萧仿封兰陵候,都以“兰陵”作称号,表示萧氏门第,故后世称“兰陵堂”,以为纪念。

“河南堂”萧国被楚国所灭后,萧氏后裔纷纷外迁,其中迁河南的最多,子孙蕃衍,以河南为郡,故称“河南堂”,又称“师俭堂”。

(二)祠堂与堂联

1、中坝上石萧氏祠堂

该祠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间,按照明代营造法兴建,上下五间的土木结构,名曰蟹形祠。1994年倒塌,1996年按原坐向重建,上下三间中十字厅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上厅顶梁联:

根植兰陵,汉唐弘相绩,帝位著齐梁,南衍赣闽粤湘,德深余庆,追本溯源,先祖丰功垂史册;

脉分嘉应,世代展鸿图,宗枝延梅紫,西迁中坝上石,忠厚永传,勤耕奋读,后人伟业寓书田。

副梁联:

聪明才智凭天赋;道德文章赖自修。

下堂顶梁联:

读书诚可贵,立志苦读书,博学高才成俊杰;

为善自凝祥,与人应为善,通情达理处桑乡。

2、义容桥田萧氏宗祠

该祠位于义容桥田村。

大门联:

兰陵世德;师俭家声。

上厅顶梁联:

宁朔宗公灌水,渊源流泽远;

永绵祖德桥田,奕叶发祥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