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9, 2012

萧氏各地宗祠堂联&堂号

萧氏各地宗祠堂联
作者:萧志善   

堂联
堂 联是通过对联的形式将姓氏的发祥地、祖先的居住地、祖先的姓名字号、官位以及祖先的嘉行懿事等内容进行艺术的再现,以达到数典记祖、不忘故土祖根的目的。 堂联主要挂、贴、刻在堂屋前部的柱子上或祠堂的大门口上,故有的又称楹联。也有的张贴于各家各户。人们只要一看堂联,便知道此家族姓什么,祖籍在何处及其 族姓特征、代表人物、历史典故等。这些堂联大都出于地方名家之手,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萧姓堂联很多,常见的堂联有:

漳州书都“追远堂”堂联:
源溯兰陵,宋代科名推首选;
派分书社,清时仕籍看重辉。
漳州南靖书洋“诗礼堂”对联:
诗存殷商,在昔有宋时作颂;
礼传微命,凡我汀漳贵象贤。
漳州南靖金山“四美堂”对联:
本河南,从永邑,先镇漳州孟瓜瓞;
溯石滩,移水美,继开涌里绍箕裘。

厦门乌石浦萧氏家庙对联:
天宝石奇飞来乌石;
霞漳江曲流入鹭江。

福建周宁县萌源村萧氏大宗祠对联:
脉从固始家声远;
派衍萌源世泽长。

福建武平县黎畲村萧氏家庙对联:
相国家声远;
河南世泽长。

江西省安塘萧氏宗祠对联:
禾川分派,自何祖以前,历代名臣家;
宋朝开基,至学公而后,屡试科甲第。
江西省永和《曲塘三溪萧氏宗祠》对联:
清流挹太湖,荡漾回文献门第;
紫阜襟长岭,庄严拱诗礼乐庭。

湖南石禾场桥头萧氏宗祠对联:
春祀曰祠,秋祭曰 ,典礼著毛诗,是训是行,休夸晨钟暮鼓;
忠诚在汉,孝子在梁,芳微垂国史,如闻如见,毋忘祖德宗功。

湖南省民国萧氏谱戏戏台联:
文著六朝,本本脉源昭日月;
相传八叶,矫矫忠骨贯虹霓。

江西省“萧大心堂第二次联修族谱发谱对联”:
大心德泽传万载,庆今朝玉牒功成,代代枝繁叶茂;
祖宗恩波沐千秋,观来日金榜名标,房房虎跃龙骧。

贵州《兰陵黔沿萧氏族谱》对联:
祖君殷朝,功垂汉室;
宗延升史,帝统齐梁。
五夷仙根,流传汉相;
秦楼玉种,脉发齐梁。
流芳八世家声远;
派源千秋世泽长。
相国功勋照万代;
词林名誉镇吴西。
兰陵肇启源流远;
西蜀传家世泽长。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安邦柱国,鞠躬尽瘁,万民额手赞丞相;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解危济困,兴政扶农,千载接踵颂兰陵。
自微子承礼以来,汉有相,明有将,赫赫鸿勋垂万古;
从大心受姓而后,齐为帝,梁为君,巍巍功德播千秋。

堂号
堂 号是姓氏中某一支派或某一房的称呼,用以标志某一姓氏或姓氏中某一重要的分支。一般以郡望或始祖居住地为名,也有直接以祖先有影响的人或事为名。大部具有 浓厚的宗亲制度色彩与精神纽带作用,表示子孙不论迁到何处何地,都不会忘记故土的祖根。堂号在古代,主要是刻写在宗族礼堂的门头上,也有记载在家谱中或书 写于族谱封面、店铺字号、书斋及别墅堂上,也有书写在日常用品上.如斗、扁担、谷仓、口袋、钱袋、箭袋等上面。
萧姓堂号有定汉堂、制律堂、友爱堂、听松堂、八叶堂、同文堂、河南堂、兰陵堂、敦彝堂、世德堂、笃本堂、敦本堂、俭让堂、永思堂、有序堂、雍睦堂、师俭堂、芳远堂、四美堂、追远堂、追来堂等二三十个,尤以河南堂、兰陵堂、八叶堂、定汉堂、制律堂为最常用。

1.河南堂:河南郡为萧氏郡望,后世子孙便以“河南堂”为堂号。古代家(族)谱封面或扉页上刻“河南堂(郡)”,今家(族)谱上也刻有此标记,表示自这支萧氏出自古代河南郡。如江西进贤县《河南郡萧氏家谱》、福建武平县《河南郡萧氏族谐》,湖南益阳《萧氏七修家谱》扉页上均有“河南堂”3个大字等。

2.兰陵堂:兰陵郡、南兰陵为萧氏主要郡望,后世子孙便以“兰陵堂”为堂号。福建省晋江萧氏大户,大门匾均书有“兰陵衍派”字样。古代家(族)谱封面或扉页上刻“兰陵堂”,今家(族)谱上也刻有此标记,表示自己这支萧氏出自古代兰陵郡、南兰陵。如贵州《兰陵黔沿萧氏族谱》,中华湖北蒲圻《萧氏宗谱(兰陵堂)》,福建漳州、泉州《兰陵萧氏联修族谱》等。

3.八叶堂:唐朝,从后梁孝明帝萧炀之子萧璃作为唐开国宰相开始.这支梁皇房先后有8人蝉联宰执,世称“八叶传芳”、“八叶世家”。这八位宰相是:唐贞观朝宰相萧瑀,萧瑀的曾侄孙、唐开元朝宰相萧嵩,萧嵩长子、唐上元宰相萧华、萧华的侄子、唐肃宗朝宰相萧复,萧华的孙子、唐穆宗朝宰相萧俯(一篇倪),萧复的孙子、唐咸通朝宰相萧真,萧华的孙子、唐咸通朝宰相萧仿,萧仿的儿子、唐中和宰相萧遘。《新唐书》赞曰:“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4.定汉堂: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以他的远见卓识帮助漠高祖争天下,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汉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萧何定的。以记其事,以彰其功。

5.制律堂:萧何采摭秦法,酌加新律,作《九章律》,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6.敦睦堂:敦亲睦族,有的把堂号刻在门头上。湖南衡西历届修撰的《衡西河南郡咸欣家乘》均在首卷靡页及全谱的每页“谱口”上印有“敦睦堂”三字。五修族谱时发 现,在《衡阳六甲萧氏四修家乘》中记载:“此为我祖淑权公先宅,曰敦睦堂”。卷九刊有“敦睦堂铭”专文,对该堂的来龙去脉,即地点、建堂时间、归属、功能 说得十分清楚。

7.师俭堂:萧何素以节俭出名。宋代,迁居广东东北地区的萧氏,立萧何为太始祖,以萧何“后世贤,师吾俭”的名言为堂号,称“师俭堂”。

孟河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程协润 转发

Thursday, March 15, 2012

Xiao Huangqi( 蕭煌奇)

Xiao Huang-Chi (蕭煌奇), born 22nd September 1976 in Banciao, is a blind Taiwanese Tai-pop and Mandopop artist. Xiao Huang-Chi emerged in the Tai-pop scene after winning the Best Tai-pop male artist 2008 award i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s.

Congenital bad eyesight led him to see the world with difficulty for 10 years. Excessive use of remaining vision let him to completely lose his eyesight. He had been frustrated, annoyed and frustrated over the pain. Music had thus accompanied his most difficult days and the difficulties he faced had became the soul for his music creation. This has led him to write and produce original music in his life.

萧煌奇-你是我的眼(You are my eyes)


Hokkien Song sung by Xiao Huangqi 蕭煌奇, a Taiwanese Singer. It re-enacts the times you have with your Grandma. Remember your Grandma's words. 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spoke Hokkien with her? Do you understand her words? Ah Ma E Ue(阿嬤的話)



Grandma's Words (阿嬤的話)

Lyrics:

佇細漢的時陣阮阿嬤對我上好 
tī sè-hàn ê sî-tsūn gún a-má tuì guá siōng-hó

共上好的物件攏會留予我
kā siōng-hó ê mi̍h-kiānn lóng ē lâu hōo guá

伊嘛定定��我去幼稚園看人咧��迌 
i mā tiānn-tiānn tshuā guá khì iú-tsí-ián khuánn-lâng leh tshit-thô

看人咧辦公伙啊 看人咧覕相揣
khuánn-lâng leh pān-kong-hué a khuánn-lâng leh bih-sio-tshuē

伊定定共阮講 叫阮著愛好好仔讀冊 
i tiānn-tiānn kā gún kóng kiò gún tio̍h-ài hó-hó-á tha̍k-tsheh

毋通大漢像恁老爸仔遐爾仔狼狽喔
m̄-thang tuā-hàn tshiūnn lín lāu-pē-á hiah-nī-á lông-puē oo

佇彼个時陣 阮攏聽攏無 阿嬤 你到底是咧講啥貨
tī hit-ê sî-tsūn gún lóng tiann lóng-bô a-má lí tàu-té sī leh kóng siánn-huè

大漢了後 才知影阿嬤的話 我會甲永遠永遠囥塊心肝底
tuā-hàn liáu-āu tsiah tsai-iánn a-má ê uē guá ē kah íng-uán íng-uán khǹg tè sim-kuann-té

*想著一步一步的過去 定定攏會予人真難忘
siūnn tio̍h tsi̍t-pōo tsi̍t-pōo ê kuè-khì tiānn-tiānn lóng ē hōo lâng tsin lân-bōng

 時間一分一秒塊過去 佇阮的心內定定攏會想著伊
sî-kan tsi̍t-hun tsi̍t-bió tè kuè-khì tī gún ê sim-lāi tiānn-tiānn lóng ē siūnn tio̍h i

#阿嬤妳這馬佇佗位 阮咧叫你你敢有聽著
a-má lí tsit-má tī tó-uī gún ê kiò lí lí kám-ū thiann-tio̍h

阮的認真佮阮的成功你敢有看著 阮咧叫你你知影無
gún ê līn-tsin kah gún ê sîng-kong lí kám-ū gún leh kiò lí lí
tsai-iánn bô

阿嬤你這馬過了好無 敢有人塊共妳照顧
a-má lí tsit-má kuè-liáu hó-bô kám-ū lâng tè kā lí tsiàu-kòo

希望後世人阮閣會當來予你疼 做你永遠的孫仔 
hi-bāng āu-sì-lâng gún koh ē-tàng lâi hōo lí thiànn tsò lí íng-uán ê sun-á

閣叫你一聲阿嬤
koh kiò lí tsi̍t-siann a-má

Repeat *,#

Notes:

I've corrected some of the Han character for Hokkien in the lyrics based on the Standard Hanzi for Taiwanese approved by Taiwa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romanization system uses Taiwanese Romanization System (known as Tâi-lô or TL), the official system of Romanization for Taiwanese promoted by Taiwa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okkien has 7 tones.

1976年出生的他,因為先天性白內障而全盲;四歲動了眼部手術後成為弱視,雖然無法看得太遠,天生樂觀的他又學柔道、又玩音樂,眼中的世界無比遼闊;十五歲那年,上天卻又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他因為用眼過度而永遠失去了視力,在重見光明多年之後再度失去光明,是多麼殘酷的折磨,他覺得自己被世界所拋棄,悔恨、痛苦、恐懼...種種情緒交織成一張掙脫不開的大網。

就在這個時候,最愛的音樂成了煌奇最大的支柱,幫助他走出黑暗的角落。他決心不向命運低頭,他認為盲人除了看不見之外,一樣有權力、也有能力實現夢想,他要用豐富的詞曲創作來歌頌人生,讓更多的人聽到自己創作的音樂!

六年前,憑著一股對音樂的熱情,以及啟明學校的訓導主任張天堂和蔡龍雄老師的協助"全方位樂團"得以成立。除了團長、主唱兼薩克斯風手的煌奇之外,目前全方位團員一共有4位,弱視的貝斯手鴻祥和鍵盤手柏毅都是老資格的團員;吉他手阿斌是盲人,是樂團年紀中最小的一位,也是最有活力、自信、最活潑的一位;鼓手阿宏是最新的團員,也是全方位樂團目前唯一的明眼人團員。

目前,全方位樂團是國內十個由視障人士組成的樂團中,被當作指標性的一個樂團,在盲人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全方位樂團不會只以一個成功的"視障人士"樂團而滿足,而是要名如其實,走向更全方位的音樂發展之路。

一直以來,煌奇最大的願望是能夠參與唱片製作及進入流行樂團,出版個人專輯,與好朋友一起在音樂的領域中有所發揮,做自己的音樂。在第一張創作專輯『你是我的眼』中,煌奇幾乎包辦了所有的詞曲創作,十首歌曲分別記錄了他的音樂歷程及生活點滴,同時,全方位樂團也參與了專輯中音樂演奏的部分。

生活,是煌奇創作的靈感來源,音樂為蕭煌奇及全方位樂團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重新找到失去的光明,煌奇透過歌聲來詮釋心情,讓大家聽到了他內心深處、色彩繽紛的一個美麗新世界。

(source: 萧煌奇中文网,http://www.xiaohuangqi.com/)

1999年 蕭煌奇 榮獲台灣第三十七屆十大傑出青年

Suggested reference

1. 萧煌奇中文网,http://www.xiaohuangqi.com/
2. 蕭煌奇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ickyHsiao
3. Xiao Huang-Chi,http://en.wikipedia.org/wiki/Xiao_Huang-Chi
4. 蕭煌奇 官方網站, http://huangchi0922.pixnet.net/blog
5. 蕭煌奇 個人網誌, http://tw.myblog.yahoo.com/ourstory0922/
6. 蕭煌奇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huangchi650922/

Wednesday, March 14, 2012

Tiêu Lam Trường/蕭藍長



藍長(越南语:Lam Trường/藍長,1974年10月14日-),越南男歌手,本名「越南语:Tiêu Lam Trường/蕭藍長」,越南華人,祖籍廣東潮州。1995年在胡志明市第5郡的華語歌曲比賽嶄露頭角,在第10郡阮安寧學校的歌唱比賽中發跡.歌曲常唱中文粵語與越南語夾唱的歌。

藍長於2003年與一名越裔美國人、電腦工程師越南语:Ngô Ý An/吳意安成婚於美國休斯頓。已有一子,名為越南语:Tiêu Kiến Văn/蕭建文。

Monday, March 12, 2012

各地萧姓英語寫法

各地寫法

越南國語字
Tiêu

標音、羅馬字拼寫
中國大陸漢語拼音
Xiāo

台灣威妥瑪式
Hsiao

香港港府粵拼
Shiu/Siu

香港教院式
Shiu/Siu

澳門葡語影響
Sio

馬來西亞
Seow/Siew/Siau/Siaw/Sew/Siu/Seu

Friday, March 9, 2012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龙渡萧姓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苍南县陆地界于东经120°07′~121°07′,北纬27°06′~27°36′。领海位于北纬27°00′~27°32′48″ ,东经121°07′向东至水深200米等深线以内。2006年陆地总面积为1261.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公里,沿海滩涂面积97.2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苍南县辖10个镇、2个民族乡:灵溪镇、龙港镇、宜山镇、钱库镇、藻溪镇、桥墩镇、金乡镇、矾山镇、赤溪镇、马站镇、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8个社区、81个居民区、704个行政村。2010年总人口118.46万人。

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萧姓在籍血缘人口为7131人,占全县总人口0.71%,分布全县68个乡镇

苍南萧姓迁徙

苍南萧姓迁徙与演变 入迁苍南的萧姓,以灵溪镇渡龙一支为主干,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来此定居。其余都是明末清初入迁的。由于时值干戈扰攘,清初又值“奉旨迁界”,致世系鸿支散佚难以稽考。今据渡龙《河南郡萧氏宗谱》和大渔镇小岙《萧氏宗谱》记载,今将收录部分迁徙列明于下,以作进一步考证。

灵溪渡龙萧姓 始迁祖萧瑞宇,字应麟,系汉朝萧何丞相第六十五世孙,安溪始祖萧本八世孙。其叔侄7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西坪宝山村入迁平阳县二十八都渡龙下汇(今苍南县灵溪镇渡龙办事处下汇村)定居。配吴氏,生子三:华台、云台、景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渡龙下汇、大观龙观寺、灵溪街、渎浦街、龙港涂厂、南水头和平阳鳌江牛栏头、瑞安、永嘉、温州市区、杭州市区等地。

霞关大垵萧姓 始迁祖萧承福,字允祥。原籍福建漳州府长泰县赤岸地方。其父萧肇渊于明季间由长春县赤岸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南港江西垟定居。配游氏。生子萧承福,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由江西垟转徙五十四都蒲门上峰柴桥头,旋徙埕溪岙内,乾隆八年(1743)癸亥,转迁来此定居。配黄氏,生子二女七:朝正、乾元(女适略)。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常山县塗泥塘以及县内外各地。

大渔小岙萧姓 始迁祖萧尚千(1707—1786),讳举,字世岳。始祖萧士侃,敬立之子, 祖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高山乡宗信里,于明崇祯年间入迁平阳县江南二十五都山前始居。至萧尚千于清乾隆年间由山前入迁来此定居。配王氏,生子二:长嘉纹、嘉献。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信智小桃山萧姓 始迁祖萧尚万(1710—?),系江南二十五都山前萧士侃曾孙,萧敬立之次子。约于清雍正年间由江南二十五都山前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三:长嘉速、次嘉顺、三嘉品。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信智后垵石竹坑萧姓 始迁祖萧尚志(1712—1783),系江南二十五都山前萧士侃曾孙,萧敬球之长子。公约清雍正与乾隆年间由瑞安县高楼三港钟山头入迁来此定居。配潘氏,生子嘉兴。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湖井青山萧姓 始迁祖萧敬珍(1699—?),字锡旭,系江南二十五都山前萧士侃之孙,萧秉智之三子。公约于清康熙年间由江南二十五都山前入迁来此定居。配林氏,生子五女一:长尚哲(移居玉环县)、次尚鼎(移居南岙内)、三尚进(留居本地)、四尚金(留居本地)、五尚国(出嗣)。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白河刘店萧姓 始迁祖萧尚唐,字世唐,系江南二十五都山前萧士侃之曾孙,萧敬文之子。公约于清时由山前入迁来此定居。配刘氏,生子四:长嘉荫、次嘉救、三嘉仓、四嘉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信智湖井张家乌萧姓 始迁祖萧尚锦(1746—1788),字世。系江南二十五都山前萧士侃之曾孙,萧敬秀之长子。公于清乾隆年间由山前入迁来此定居。配氏失考,生子四:长嘉统、次嘉路、三嘉瑶、四嘉远。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信智湖井萧姓 始迁祖萧可车(1866—1926),系江南二十五都山前萧士侃支系,石竹坑萧嘉兴之曾孙,萧挺之长子。公约于清光绪年间由石竹坑入迁来此定居。配林氏,生子三:长怀河、次怀筆、三怀出。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source: http://www.cncn.gov.cn:9080/www/xianshizhiban/2009/12/26/2570.htm)

Thursday, March 8, 2012

萧锦忠(1803-1854)

萧锦忠,字黼平,号史楼,生于嘉庆八年(1803年),卒于咸丰四年(1854年)。湖南省茶陵县下东乡东山坝人。其小时喜好读书,是个才子,有过目不忘之 功,曾在三天内熟读背诵一本书。。他刻苦读书,家中贫困无银钱用来购书,就借用手抄录,每日抄数十张纸,可以说苦学不辍。他所学的经史书本,全是他手抄 成,订成册的。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中举人,而后在京客居十余年。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科,他终于考中状元(状元及第)。他是清朝 (267年)湖南省仅有的两个状元之一(另一状元为嘉庆十年1805年彭浚,衡山县人)。皇上封他为翰林院修撰(二品文官),掌修国史。其《殿试状元卷》 文采飞扬,气贯长虹。后以其两弟亡,赡养父母为由,他辞官回乡,主讲茶陵涞江书院,工于书法、诗词,著述有《舆地参考》、《孺庐集》、《自然斋时文辞赋 集》等。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道光二十五年会试,萧锦忠中了状元,实为湖南省、为长沙府争得极大的荣耀。在京长沙籍官员合资在长郡会馆摆酒演戏,隆重庆贺。曾国藩特撰题京师长郡会馆联:同科十进士,庆榜三名元.

萧锦忠生性孝悌。及第之后,归乡省亲。两个弟弟相继身亡,因此他上疏辞官,回家侍奉父母。赡养双亲期间,萧锦忠闭门著书,意欲成一家之言。咸丰四年(1854)冬,萧锦忠考炭火中毒,大志未成,卒于家中。

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2004 台湾高雄第四届蕭氏宗親會環球懇親大會





台灣曾在二○○四年于高雄圓山飯店舉行,蕭登波宗長擔任主席,蕭副總統萬長亦親自到場致詞,那次大會有來自十多個國家九百多人與會,場面熱烈溫馨,令人感動,也引發各縣市蕭氏宗親會積極運作和成立,目前全台已經有十四個縣市宗親會組織。

第八屆環球蕭氏宗親懇親大會於2012年2月25(六)及26日(日)在台湾彰化縣體育館隆重舉行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2

萧氏族歌 - 萧氏之歌

蕭泰然

蕭泰然

蕭泰然(1938年1月1日-),台灣音樂家。台灣高雄市出生。集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於一身。一生致力於台灣本土音樂融入西方音樂的創作。被譽為「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最後的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早年 (1938 - 1977)

蕭泰然1938年元旦出生於台灣高雄鳳山的長老教會家庭。其祖父蕭基源是畢業於台南神學院的長老教會傳道師。父親蕭瑞安為留日齒科醫師,也同時是長老教會長老。母親蕭林雪女士是早期留日鋼琴家。因此,蕭泰然自小就接觸教會音樂和西洋古典音樂的薰陶,五歲時即由母親啟蒙學琴,七歲就曾公開演奏。在當時音樂教育不普及之下,蕭泰然讀中小學時,全校有關音樂的各項事物,不論是升降旗、對外比賽或表演、校慶活動等都是由他在負責。

蕭泰然高中就讀於台南市長榮中學,齒科醫生的蕭父原本希望長子能繼承衣缽,要求蕭泰然在高中畢業後選讀醫學院,在長榮中學校長戴明福惜才之下向蕭父說項才允許蕭泰然攻讀音樂。

蕭泰然在高三時師事於留日鋼琴家高錦花鋼琴老師,以準備投考音樂學校。在1959年時考進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專修科(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前身),主修鋼琴演奏,師事於留美鋼琴家李富美老師,並受到剛自法國巴黎回國的音樂家許常惠老師的注意而指導蕭泰然走入作曲。此時,具有基督教信仰的蕭泰然已開始嘗試創作一些宗教歌曲及合唱曲。1963年師大畢業後,蕭泰然與同是長老教會的台南望族高長傳道師後代高仁慈小姐結婚,並任教於高雄二中初中部(今雄中)擔任音樂老師。

1965年,蕭泰然赴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鍵盤專攻科深造,師事於鋼琴教授中根伸也。也同時受到和聲學教授藤本秀夫(Fujimoto Hideo)的賞識,私下免費傳授蕭泰然作曲。

1967年學成返回高雄,蕭泰然開始其十年的教學、演出和發表的生涯。蕭泰然以教鋼琴為主,作曲為輔,曾先後任教於高雄文藻女子外語專校,高雄女師(今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及台南家專,台南神學院等學校。同時,也與小提琴教育家李淑德成立的青少年管絃樂團合作,擔任客席指揮。1972年代表中華民國赴馬尼拉出席第一屆東南亞聖樂會議,同年應高雄市立交響樂團之邀,由陳澄雄教授客席指揮,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而一方面也向旅居台灣的奧籍音樂家羅伯‧蕭茲教授(Dr. Robert Scholz)學習鋼琴和作曲技巧。

在台其間,蕭泰然出版不少個人作品。1967年蕭泰然出版其第一部蕭泰然合唱曲集。1971年出版由其父親蕭瑞安長老編詞,蕭泰然譜曲,全部分八章的神劇《耶穌基督》。蕭泰然在自序中說:「這部神劇是我對家父永遠的尊敬和思念;同時也是我對上帝的信仰告白,及感謝的禮物。」1975年在台北中山堂首次舉行「蕭泰然樂展」。
[编辑] 赴美 (1977 - 1995)

1977年,因為太太經商失敗,蕭泰然全家被迫離台到美國亞特蘭大投靠妹妹,並在當地經營藝品店餬口。在移居美國其間,蕭泰然開始整理台灣歌謠,並為其重新改編成演奏曲,如「望春風」、「臺灣調」、「黃昏的故鄉」、「思想起-恆春古調」等。同時也創作台語歌謠和懷鄉歌曲,如「出外人」、「嘸通嫌台灣」、「遊子回鄉」。1980年時因創作「出頭天進行曲」而被當時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直至 1995年才解除。

1986年蕭泰然進入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音樂研究所進修作曲碩士,於1987年後取得碩士學位。在其指導老師金教授(Dr. B. K. Kim)的鼓勵之下,奠定其日後的作曲方向以「台灣民謠的精神為主體,融入西方古典、浪漫、印象及現代音域的技巧,來培育現代的台灣新音樂。」[1]

1988年至1990年期間,蕭泰然完成其三大協奏曲代表作:「D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五十」,「C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五十二」,「C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五十三」。

1993年時,蕭泰然開始創作紀念二二八事件的大型管弦樂曲「一九四七序曲」(1947 Overture)。其間曾因心臟大動脈血管瘤破裂而進醫院手術,一度生命垂危,後終痊癒,在1994年完成創作。


返國 (1995 - )

1995年返台定居後,陸續創作《台灣魂》、《傷痕之歌》、《玉山頌》、《啊~福爾摩沙-為殉難者的鎮魂曲》。

2009年一月獲得「行政院文化獎」的肯定。

2010年獲得第21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作曲人獎」入圍。

2011年獲得第22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特別貢獻獎」。

(source: wikipedia)



Further reading

1. 蕭泰然文教基金會, http://tyzenhsiao.org/blog/
2. 蕭泰然簡介, http://www.taiwanus.net/people/tyzen/index.htm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兰陵萧氏南迁

苍山县兰陵古镇,战国楚置县,秦汉为东海郡兰陵县,兰陵古镇是萧氏的发源地和故乡,汉御史大夫、太子太傅萧望之就出生在这里。

兰陵萧氏南迁

在西晋司马衷称帝期间,政治腐败,八王争权,造成国内一片混乱,北方的各族人民和少数民族贵族也乘机起兵,争夺政权。造成了中原大乱,大批的北方人民和士族,纷纷渡江南迁。萧望之第十四世孙,晋淮阴令萧整,字公齐,于公元318年率兰陵萧氏南迁。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今江苏常州)之东城里,同过江的有其长子即丘(临沂市西南)令萧俊,和次子济阴(今荷泽市定陶县西北)太守萧辖。先后过江的还有萧望之第十五世孙萧亮,亮孙女萧文寿后为南朝宋刘裕的养母,尊号皇太后,这一支史称国舅房。一同南迁的萧氏还有许多分支。东晋元帝为了安置南迁的萧氏族人, 侨置南兰陵郡于武进,史称南兰陵。

兰陵萧氏南迁,也和其他南迁士族一样,把北方的先进文化和经济技术带到了南方在掌握先进文化的兰陵萧氏经过东晋和刘宋朝代的变迁,人才辈出,一些有军事知识的萧氏人物进入上层,公元479年萧望之第十八世孙萧道成代刘宋在南京称帝,史称南齐,历七帝24年。公元502年萧 望之第十九世孙萧衍又代齐在南京称帝,历四帝56年,史称南梁。此间出现了萧道成之孙、史学家萧子显,著"南齐书",列二十五史,又一位文学家萧衍之子萧统,著"昭明 文选",成为我国第一部文选。后来的萧氏人才就更多了,帝王、宰相、将军、皇后、状元、进士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里不一一枚举。

萧望之

萧氏郡望出兰陵

苍山县兰陵古镇,战国楚置县,秦汉为东海郡兰陵县,兰陵古镇是萧氏的发源地和故乡,汉御史大夫、太子太傅萧望之就出生在这里。

被尊为圣祖的萧望之

中国萧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她始于夏商,成于春秋,兴于汉、唐和南北朝,山东兰陵是萧氏主要发源地之一, 史称萧氏望族出兰陵。山东兰陵从战国至西汉是鲁南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从战国楚开始,就在这里设置郡县,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两次为兰陵县令,前后十八年,接着在这里讲学著述、教书育人。秦朝丞相李斯、法家人物韩非都是他的学生。同时也为兰陵本地培养了不少人才,"后汉书"称:兰陵多学,盖以苟卿也"。至西汉,在这个文化发达的兰陵,造就了博学多才的经学家萧望 之。萧望之的玄祖汉待中萧彪免官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现兰陵镇北二里处)。萧望之(公元前110-47年)字长倩,从小就生长在这里,其父萧皓以农为业,兼家传酿酒业,兰陵美酒为萧氏家酿,流传至今。萧望之从童年开始, 就受到兰陵历史文化的熏陶,他刻苦好学,博览古今书籍, 特别攻读"齐诗"、"论语"和"礼记"'成年后入长安拜博 士白奇为师,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经考试为郎官,徙杜 陵,汉宣帝时历任左冯翊、大鸿胪、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官。我们的祖先萧望之,学识渊博、才智过人,他为官一生 刚直清正、不畏强权、敢于进谏,历尽波折辅佐皇帝,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他在未央宫石渠阁讲论"五经"

异同辑成"石渠议奏"-书,震动了全国儒生。汉宣帝临终前,拜望之公为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辅政太子。汉元帝即位,以师傅甚受尊重。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等人所忌妒、排挤和诬陷,公元前47年他被迫服毒自杀。萧望之之所以受到国内外萧氏后人的尊崇和敬仰,就是因为他正气凛然,代表了我们萧氏的家风。萧望之自杀后,按其生前的心愿归葬故乡兰陵,其孙萧绍也辞官,携家复还兰陵。萧望之之陵墓至今尚存,1979年被苍山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报山东省人民政府,2005年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省市县镇四级政府作出规划,协助兰陵萧氏对萧望之墓进行修葺,以供国内外萧氏来兰陵祭祖。

兰陵萧氏南迁

在西晋司马衷称帝期间,政治腐败,八王争权,造成国内一片混乱,北方的各族人民和少数民族贵族也乘机起兵,争夺政权。造成了中原大乱,大批的北方人民和士族,纷纷渡江南迁。萧望之第十四世孙,晋淮阴令萧整,字公齐,于公元318年率兰陵萧氏南迁。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今江苏常州)之东城里,同过江的有其长子即丘(临沂市西南)令萧俊,和次子济阴(今荷泽市定陶县西北)太守萧辖。先后过江的还有萧望之第十五世孙萧亮,亮孙女萧文寿后为南朝宋刘裕的养母,尊号皇太后,这一支史称国舅房。一同南迁的萧氏还有许多分支。东晋元帝为了安置南迁的萧氏族人, 侨置南兰陵郡于武进,史称南兰陵。

兰陵萧氏南迁,也和其他南迁士族一样,把北方的先进文化和经济技术带到了南方在掌握先进文化的兰陵萧氏经过东晋和刘宋朝代的变迁,人才辈出,一些有军事知识的萧氏人物进入上层,公元479年萧望之第十八世孙萧道成代刘宋在南京称帝,史称南齐,历七帝24年。公元502年萧 望之第十九世孙萧衍又代齐在南京称帝,历四帝56年,史称南梁。此间出现了萧道成之孙、史学家萧子显,著"南齐书",列二十五史,又一位文学家萧衍之子萧统,著"昭明 文选",成为我国第一部文选。后来的萧氏人才就更多了,帝王、宰相、将军、皇后、状元、进士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里不一一枚举。

对萧望之的尊崇

山东兰陵是萧望之的故乡,也是我们萧氏的发源地,今天的萧氏在我国一百个大姓中占30位。萧望之的后裔遍布 在国内外,萧望之的影响,早在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 建泉州就建"富美宫"庙,塑萧望之像,由对祖先的崇拜转化为神灵,称萧王爷,萧王行宫,泉州人来往于台湾海峡两岸,萧王爷成为海上保护神,他的威望超过了萧何、萧衍和 萧道成。2001年马来西亚萧氏总会署理会长拿督萧家发, 三次带领萧氏族人来山东兰陵寻根觅祖,并捐款在萧望之墓 地建亭立碑。

2002年12月17日,由新加坡萧氏总会名誉会长萧衍良和顾问萧宗贤等人出资,在广东省大埔县建祠堂,雕造"萧王爷望之公"金身,以供祭拜。

2006年6月10日第五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作为萧望之故乡的山东兰陵萧氏总会派人赴马来西亚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次宗亲大会,规模宏大,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大陆和台湾的代表团,有加拿大、泰国等数十个东南亚 各国的萧氏总会代表团,在大会开幕式的主席台两侧,高高悬挂着两个大绣球,上书"兰陵"二字,在彩联上写着"匡扶汉唐、展望齐梁、人才出兰陵"的字句。由此可见,兰陵萧氏的祖先萧望之在我们萧氏族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大会期间我们兰陵萧氏代表访问了萧诚信宗亲,他30年前曾来山东兰陵寻根觅祖,当时买了一瓶"兰陵大曲"酒,带回新加坡, 30年来他一直摆放在家中最显耀的地方,称"这是萧氏家自酿",每天他都要看一看,摸一摸, 30年如一日,不忘祖国,不忘兰陵。

来自山东省临沂市政府史志办公室山东省临沂市望族文化研究会
2010年8月10日

入闽始祖考

萧氏是一个古老姓氏,又是一个华丽家族.她是什么时侯入闽的呢? 最近笔者翻检泉州地区几部劫后幸存的萧氏族谱,发现除安溪《风冀萧氏家谱》谱序追次系出龙岩萧山大房,未及入闽始祖外,余语皆推唐江南刺史萧曦为入闽始祖。 据诸谱记载,萧曦,字德卿,唐秘书

入闽始祖考
作者:福建泉州 萧国山


萧氏是一个古老姓氏,又是一个华丽家族.她是什么时侯入闽的呢?

最近笔者翻检泉州地区几部劫后幸存的萧氏族谱,发现除安溪《风冀萧氏家谱》谱序追次系出龙岩萧山大房,未及入闽始祖外,余语皆推唐江南刺史萧曦为入闽始祖。

据诸谱记载,萧曦,字德卿,唐秘书省萧珩(宋状元萧国梁《题宗谱序》作萧珣)之后,历官江南刺史,僖宗中和元年(881)避乱入闽,肇基长乐,后“数传而分于永福,散于福州,迁于莆阳,而星罗错处者莫非入闽始祖一脉。”

传闻闽北萧氏有谱藏福建省图书馆。可惜最近省图搬迁新址,停止开放,不及经眼,未详闽北谱作何是说。

笔者又查阅参校《八闽通志》、《闽书》、民国《福建通志》三部省志,《泉州府志》、《漳州府志》、《延平府志》等三十余部地方志,《宋书》、《南齐书》、《梁书》、新旧《唐书》诸史,以及《唐刺史考》、《登科记考》诸书,从中搜检出三十七个唐中和元年萧曦入闽以前即在福建任职、活动、寄寓、定居乃至落籍福建的萧氏历史人物。下面,按时间顺序依次罗列,由近及远,逐一考察。

一、萧枢,泉州人。民国《南安县志》“陈黯传”记载:“陈黯,字希儒,一字昌晦。……(科场)屡遭摈落。母卒,绝意进取,退而著述。与邑人林灏,同郡王肱、萧枢,漳浦赫连韬,福州陈既、陈发、詹雄,同时相友,称‘八贤’,然皆不遇。”《闽书》称陈黯“求试贡闱,已过不惑之年矣。……会昌乙丑(即会昌五年,公元845)逮咸通乙酉(即成通六年,公元865),几十八举不第。”成通六年,陈黯年已六十有余,时称“郭人”,泉州秀士萧枢也历试“不遇”,亦当壮岁。成通闻(860-874),萧枢与陈黯等人“同时相友,称‘八贤’”时,萧曦尚未入闽。

二、萧师,不知名号。《闽书》“方域志”记载,唐会昌年(841~846)有萧、袁二师在建阳县大同山中修行。萧师究系本籍释子,或为外方游僧,未详。

三、萧膺,字次元,侯官(今福州市)人。开成三年(838)进士。官至大理司直。开成三年一榜四十人,福建占六人,其中福州三人,泉州三人。福州自是号为“文儒之乡”。萧膺以侯官籍取功名,据历代通典,迁徙一地,须定居三世以上方得改籍。一世按二十五年计,萧膺祖上入闽,当在唐代宗朝之前,比萧曦移居长乐起码早一百二十年。萧氏宗谱有将萧膺作萧廪弟者。萧廪,字富侯,咸通宰相萧倣子,与萧膺同为开成三年进士,历官京北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仅记录萧倣子一人,即萧廪。未知宗谱何据。

四、萧弘,《旧唐书》作晋江县令,《新唐书》作泉州男子。开成二年(817),通过福建观察使唐扶上书,自称是唐文宗母萧太后(即唐穆宗贞献皇后)亲弟。后赴阙与另一个在他之前冒称萧太后弟的萧本对质证明。经御史中丞高元裕、刑部侍部孙简夫、大理卿崔郇三司按察,判定均属伪称假托,发配儋州。关于萧弘里贯出身,《新唐书》记载相差殊远。《旧唐书》作晋江县令,籍贯不详,《新唐书》仅书“泉州男子”,出身则布衣庶民。宋泉州人吕夏卿自始至终参加《新唐书》的编纂,主修世系表,后又考订历代氏族谱志编纂为《古今系表》,独立成书。穆宗贞献皇后萧氏为泉州人,冒称国舅案涉及采州,萧后传记吕夏卿是否过目过问,是否根据萧氏世系或故老传闻提出修订意见,史无明载,不敢师心自用,妄为牵台。

五、萧本,晋江人。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4)自称萧太后弟。时左军中尉仇士良与鄜坊节度使萧洪(第一个冒充太后弟者)有隙,遂据上闻,同时告发萧洪诈假。文宗母子以萧本为真,拜为赞善大夫,赐绯龟及金钱鉅万,并封卫尉、少卿、左金吾将军等官职。萧本未上京前,先找萧太后的真弟弟,查询萧太后家世系及父祖内外族属名讳,骗取文宗母子信任。开成四年(839)事败除名,长流爱州。泉州第一个甲第进士欧阳詹之侄、开成三年进士欧阳秬参与揭露萧本之伪。清乾隆《泉州府志》欧阳秬本传载其事;“……里人萧本,妄称贞献太后亲属,恩宠赫然。秬耻之。会泽潞刘从谏表秬在幕府,秬为辩质萧本之伪。本竟得罪。”

六、萧洪,大和年间户部茶纲役人。据《旧唐书》“诏闽越连率于(萧太后)故里求访”的记载,及建安唐时即出茶输官等情况,笔者以为萧洪有可能是福建建安人(清乾隆《泉州府志》以为晋江人)。萧洪得知文宗下诏求访国舅,谎称有姐流落。并通过估人赵缜引见萧太后姐姐徐国夫人及其女婿吕璋。徐国夫人亦不能省认,带萧洪一起面见太后。文宗以萧洪为元舅,封官加爵,至检校左仆射、鄜坊节度使。真相大白后,长流鑵州,赐死于道。

七、萧太后弟,名讳不详。晋江人。《旧唐书》称其“孱弱不能自达。”《新唐书》称其“庸软莫能自达。”一生落寞,终老乡梓,无机缘与亲姐太后相认。

八、萧太后,晋江人。未成年时父母双亡,后因乱去乡里,贞元中人十六宅为建安郡王李恒(后即位为唐穆宗)侍者,得幸。元和四年(809)十月生文宗皇帝李昂。宝历二年(826)正月,唐敬宗李湛遇弑,李昂即皇位。践祚之日,册立为穆宗睿文惠孝皇帝妃,尊号皇太后。太后自入长安,不通家问,惟记有弟。文宗为下诏求访,终不获。武宗时,徙积庆殿.又号积庆太后。大中元年(847)卒,谥曰贞献,葬光陵。

九, 萧太后姐,《旧唐书》称徐国夫人,并记及其婿吕璋。文宗下诏求访国舅,引户部茶纲役人萧洪见萧太后。余不详。

十、萧俊,晋江人。萧太后父。贞元间(785~805)去世。开成四年(839)封太师。

十一、萧禅师,籍贯名号不详。据《闽书》“方域志”援引《禅寂寺记》云:“建州属邑浦城南鄙,冈岭奇秀,景致岑郁。粤唐至德初,有何、邓、萧氏三大禅师,远自信州来游兹,……选高卜深,乃建前院,梵刹爱立,香灯孔灿,……。”

十二、萧聪,晋江人。萧俊父,萧太后祖。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人。开成四年封太傅。

十三、萧倰,晋江人。萧聪父,萧太后曾祖.唐玄宗开元年闻(713~741)人。开成四年封太保。

十四、萧嗣德,后梁明帝萧岿曾孙,武德、贞观两朝宰相萧瑀侄。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以都督府司马知泉州(今福州)刺史事。任后仕历未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曾任银州刺史,未知在入闽之前抑或入闽之后。

十五、萧纪,陈宣宗太纪四年(572)任晋安郡太守,余不详。

十六、萧乾,字思惕。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曾孙。梁秘书监萧子范子。仕梁为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陈武帝陈霸先镇南徐州,引为司空从事中郎。陈永定元年(557)除给事黄门郎,出使闽中,安抚豪帅,是年任建安太守。天嘉二年〔561),闽中豪帅留异、陈宝应相继反,萧乾因单骑赴任,手下无一兵一卒,不能守,乃弃郡徙居郊野。时闽中宰守大都投降陈宝应,接受委任调遣,唯独萧乾不屈。陈宝应平,超授五兵尚书。光大元年(567)卒。

十七、萧渊明,即萧明,字靖通。梁武帝萧衍侄,长沙宣武王萧懿子。初封南阳侯。承圣四年(555),中书监王僧辩推为帝,改元天成。司空陈霸先杀王僧辩,复推梁元帝九子萧方智即帝位,以萧渊明为太傅,封建安王(一作建安公)。次年病卒。

十八、萧方智,即梁敬帝。字慧相。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承圣元年(552)封晋安王。四年九月为王僧辩、陈霸先拥立,改元绍泰,旋复废,废复立。太平二年(557),禅位于陈霸先,被杀。据近人萧遥天《萧氏之起源及播迁》文称,萧方智封晋安王尝入闽。

另,萧遥天据族谱云:萧方智弟萧方略曾随兄镇闽,今闽南厦潮洲多其裔。粱元帝有十子,萧方略最小,封始安里。母王贵嫔深受元帝宠幸,因母及子,益加钟爱,日随侍左右。太清三年(1549),粱武帝去世,北朝东魏降将侯景兴兵叛梁。时元帝镇荆州,为结好西魏对抗侯景,送萧方略人质长安,旋归。承圣元年,萧方智封晋安王时,虚龄十一,时元帝健在,不可能让少子萧方略“随兄至晋安”。承圣三年西魏攻陷江陵,萧方略与元帝同时被杀,卒年不超过十三岁(虚龄)。萧方略入闽胤嗣一说,似乎不能成立。

萧晖荣

提起“萧晖荣”这个名字,相信文化界尤其是书画界和收藏界的朋友都不会陌生。初冬的一个早晨,笔者有幸拜会了在海内外颇有名气的“香港艺苑”总裁萧晖荣先生。当时他正与人讨论着即将奠基建设的“汕头艺苑文化广场”设计方案。萧先生谈吐懦雅,谦逊有礼,虽是过了“知天命”之年,但依然青春焕发,岁月的流逝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萧晖荣1947年出生于广东潮阳一个华侨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在务农的同时,尤喜书画,勤奋用功,刻苦自学。他的第一套连环画作品《助耕记》在《南方日报》上发表,使他深受鼓舞,从此,他便立志要当一名真真正正的画家,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的谦恭好学,得到艺坛前辈的赏识,在诸多良师益友的指点下,得益匪浅,画艺大进。近年来,他先后在香港、美国等地举办展览,其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第六、七、八、九届美展,并为中国美术馆、全国政协等所收藏。

  1981年,萧先生移居香港,潜心于国画创作。1982年他与黄幻吾、周昌谷两位着名画家在香港大会堂举办联展。通过这次展览,萧先生清醒地意识到,香港经济虽十分繁荣,但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普及推广,却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他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爱好与艺术的普及推广结合起来,“香港艺苑”由此诞生了。经过十多年来的精心经营,“香港艺苑”已形成集出版社、艺术品拍卖、画廊、油画馆和书画家中心等为—体的颇具规模的艺术机构。

  “香港艺苑”成立以来,萧先生把通过艺术商品活动推动中国的艺术创作,繁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香港艺苑”通过不断举办展览,为广大书画爱好者介绍中国近现代的前辈优秀书画家;同时积极推荐当代有真才实学、有艺术潜质的青年一代书画家,甘为他人作“嫁衣”。

  萧先生还主编督印了蜚声中外的着名潮籍大学者和书画家饶宗颐教授等人的书画作品集二十余套;又将自己20多年来收藏的中国书画及油画精品汇编成册,公诸同好。近年来,萧先生以其独特的智慧和经营方式,开展多种经营,参与拍卖市场。萧先生将艺术家与爱好者、艺术品与市场,通过“香港艺苑”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为推动中国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香港回归祖国后,萧先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去,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划,他和香港书画、文玩界的同仁商议,以“联合同业、弘扬文化、保护国家文物”为宗旨,着手筹建“香港书画文玩学会”,开展学术研究,加强与国家文物部门的联系,积极保护国家文物,积极征集和组织长期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祖国。萧先生的爱国行动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还专门刊登介绍萧先生的文章。1996年,萧先生还应邀出任人民日报神州画院的特聘画师。

  作为一个潮仙人,萧先生对祖国和家乡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今年8月,萧先生成立了“中国艺苑集团”,并在北京开设了“中国艺苑网”(chiua_gallery.com),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成功地相结合,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最近,他在庄世平、林百欣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斥巨资在汕头筹建一座集艺术创作、展销和拍卖为一体的“艺苑文化广场”,成为“香港艺苑”继“中国艺苑网”之后,在内地的一个重要基地。它将建成具有潮汕特色,集潮汕的茶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书画艺术、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机构。“文化广场”将邀请海内外成就卓着的艺术家前来办展览、搞创作,积极促进潮汕与海内外各地的文化艺术交流,与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合作开办华南培训中心,培养和发掘潮汕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将大潮汕的文化艺术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并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们走近萧晖荣,感受到他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爱乡的赤子丹心。( [汕头日报] 彭晓斌 (2000.11.21.C1) )

http://ren.csfqw.com/article-31021.html

广东省东莞麻涌萧氏

广东省东莞麻涌萧氏

麻涌萧氏始祖萧德隆于宋朝初来麻涌时,居住在军城村北坊和崇仁坊,后转移村之东北角的新街基、高田头、竹园基(今属麻三村辖)等地聚居,乡中称为“旧萧”。如今有萧姓人口大约1000多人。另外,自始祖德隆传至七世祖萧质庵,分枝为“新萧”之始祖,后人分布在元沙坊、崇仁坊、东仁坊、慈悲坊(今属麻四村辖)等地。如今有萧姓人口3000多人。

麻涌萧氏入粤始祖为萧武华。 在珠玑巷落脚的萧武华生有四个儿子,分别叫德富、德贵、德兴、德隆,取“富贵兴隆”之意。珠玑巷位于梅关古驿道上,南来北往的文人学士、达官仁宦、富商贵贾无论宦游、逃难、南迁都由此经过或停留,有的甚至就在此落户。但时逢宋末,金兵侵凌,中原兵焚,百姓纷纷南移避难,从宋理宗到宋度宗的40多年里,从中原来到珠玑巷的人们接踵而来无以计数,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珠玑巷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自北迁来,然后又一批批再次南徙而去。萧德隆立即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领全家再度南迁,前往古梅乡。 族谱中记载,萧氏初来,原居军城村北坊(今麻二村辖)和崇仁坊(今麻四村辖)。

萧氏在麻涌这里修田筑基,繁衍发展。后来因为人越来越多了,逐步转移到村子东北角的新街基、高田头、竹园基等地居住。这些地方就是如今的麻三村。从萧德隆开始,经过几百年的繁衍,这里萧氏没有间断过在这块土地上劳动,乡中称为“旧萧”。既然有旧,那就还有新。具体是萧德隆的哪一世子孙在什么时候外迁出去,已经不可查了。族谱中只记载,在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七世祖萧质庵复由从化(一说增城)西洲迁回五元坊居住,子孙就是现在麻四村的“新萧”。

八百多年的历史,麻涌萧氏人才辈出,有被封为“万户侯”的萧祥,也有官至大中丞的萧奕辅,还有醉心于公益的富绅萧礼有。

麻三村“旧萧”后裔

麻三村位于麻涌镇的中心地带,该村面积3.69平方公里,下辖三个村民小组。宋朝时期,麻涌萧氏始祖萧德隆迁入麻涌时,原居军城村北坊和崇仁坊。后因人口日增,逐步转移于村之东北角的新街基、高田头和竹园基(今属麻三村辖)等地聚居,乡中称为“旧萧”。如今村中常住人口3590人,有萧姓人口1000多人。

麻四村“新萧”后裔

麻四村位于麻涌镇腹地,地处麻涌河中下游,总面积5000亩,下辖六坊、七坊、八坊三个村民小组。自始祖麻涌萧氏一世祖萧德隆传至七世 祖 萧质庵 ,元 代 至 正 十 七 年(1357),复由从化(或增城)西洲迁回五元坊居住,为分枝新萧始祖。后人分布在元沙坊、崇仁坊、东仁坊、慈悲坊(今属麻四村辖)等地。如今全村有人口4700多人,其中萧姓人口大约3000人。

东莞其他萧姓族人

800多年以来,麻涌萧氏一世祖萧德隆后裔还分布在东莞、潮州、澄海等地。在东莞范围内,其后裔还迁居常平木轮和石排田边等地。其中木轮大约有2000萧姓人口,田边有1000多姓萧的人。

http://news.sina.com.cn/o/2011-05-24/082222519197.shtml

Sunday, February 12, 2012

齐梁故里--丹阳



Danyang(丹阳)

丹阳市为中国江苏省下辖县级市,由镇江地级市代管。丹阳为经济较发达、具备较强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2010年列江苏省县(市)的第八位,全国县(市)第十六位。丹阳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众多,古有云阳八景、延陵八景、经山崇教寺八景、练湖二十四景、七峰山房等。享有“江南文物之邦”盛誉。

丹阳因为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根据我国民族“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传统习惯,齐梁帝王死后大多归葬丹阳。他们皆多选择在背依山岗,面临开阔的平地。现在丹阳的荆林、胡桥、建山、坤城等几个乡的山凹里,有齐高帝、梁文帝、梁武帝等陵墓十二处,石刻十二处。墓前设置成对的石兽有二十多只,至今保存完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今遗存的南朝齐梁帝王陵墓共有12座,三国吴帝王陵墓1座。其中南朝齐梁帝王陵墓的永安陵石刻、景安陵石刻、修安陵石刻、兴安陵石刻、金王陈佚名陵石刻、郁林王陵石刻、海陵王陵石刻、建陵石刻、修陵石刻、庄陵石刻、陵口石刻11处、26件,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帝陵介绍】南朝齐梁十二帝陵是齐宣帝萧承之、齐武帝萧赜、齐景帝萧道生等12位齐梁帝王的陵墓,现存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1处、26 件南朝陵墓石刻,包括20件石兽和建陵遗存的2件神道石柱、2件石柱础、2件龟趺。这些石刻不仅形态各异、高大威猛,身上还刻有华美的文饰,堪称南朝石刻 中的精品。石兽中的天禄早年被确认为我市的市徽,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原样复制陈列。

帝王: 萧道成 , 萧赜 萧昭业 萧昭文 萧鸾 萧宝卷 萧宝融 萧衍 萧纲 萧栋 萧绎 萧方智 萧岿 萧琮

访四川萧氏

2009.7.10 福建萧光迎、台湾萧茂荣父子一起拜访四川地震灾区萧氏宗亲实况

Saturday, February 4, 2012

屏東崇蘭蕭氏家廟3D導覽

崇蘭蕭氏家廟

位於屏東市北郊的崇蘭,有個許多屏東人琅琅上口的地方俗諺:「崇蘭蕭,三日不煮嘜飫」。在崇蘭的靜謐巷弄中,有個屏東縣定古蹟-建於1880年的蕭氏家廟。

崇蘭蕭氏家廟歷史建築始建於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二並於日本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重修,屬於宗祠木結構建築。崇蘭蕭家開基距今二百八十六年,蕭氏家族史可為一部屏東開發的見證史。

蕭唯天(出生於1715年)為蕭家開台祖,祖籍廣東省惠州府,務農為主,兼作糖業買賣,後成為屈指可數的富翁。清嘉慶年間建立屏東書院。

蕭氏家廟至今香火不斷,保存良好,成為奉祀先祖及凝聚後代子孫力量的精神性建築,它除了載體的木結構之美、工藝之美、彩繪之美外,最重要的是傳承蕭氏家廟書院風氣的特殊意義,蕭氏第三代先祖蕭啟德、蕭啟邦曾分別擔任屏東書院的董事及總理,蕭家因注重教育工作的推展,蕭氏子孫在清代有六位秀才,其中蕭文蘭為拔貢生,其匾額今懸掛於蕭氏家廟,成為勉勵子孫力學精進的象徵。

崇蘭蕭氏家廟與屏東書院關係密切,淵源流長。蕭氏族人在日據時期設立的學堂「課餘軒」,由族人教授漢文,至今仍保存完好。


藉由產官學合作

­,進行家廟保存修護、活化再利用的推展,本團隊運用數位典藏及3D導覽影像詳實記錄修復過程,並結合社區社團組織,透過居民的自主參與,以蕭氏家廟文化園區為根基,持續行­銷推廣在地民俗技藝及建置藝文團體展演平台,營造一個充滿環境美學的人文空間。



(蕭氏家廟數位典藏網址:http://www2.kfcdc.edu.tw/media/2007_NDAP/chonlang_hsiao/main.htm )





Tuesday, January 31, 2012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的由來與影響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蔣沈韓揚﹔……” 大多數的中國人都熟悉這樣的四字韻語。就連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至少也聽說過百家姓吧﹗ 每個人的姓氏﹐作為個人符號的首要部份﹐作為家族的特別標誌﹐跟跟社會生活﹑歷史傳統密切相關的。 家喻戶曉的《百家姓》是從北宋初年《公元10世紀)以來就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並有深刻影響的啟蒙讀物﹐到今天已有整整一千年的歷史了。
但是﹐鼎鼎大名的《百家姓》究竟是何人所作﹖何年成書﹖何地初版﹖至今仍為不解之謎 根據明﹑清以來許多學者考證的結果﹐《百家姓》很可能是在宋代以前就有底本﹐而在北宋初年由吳越地區(今浙江省杭州一帶)某位無名儒生編輯加工而成的。
最早在文字記載中提到《百家姓》的﹐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公元1125~1210)。 他曾寫過《秋日郊居》詩三首﹐第三首寫道﹕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 授罷 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詩下有作者自注﹕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 ﹐謂之村書。 由此可見﹐早在宋代﹐《百家姓》已很普及了。
《百家姓》開頭的趙錢孫李一句﹐是因為宋朝皇帝姓趙氏﹐而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 的國王姓錢氏。宋代有學者認為﹐孫是王妃的姓氏﹐"則是南唐國君李後主的姓氏。所以有這樣的排列次序。
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刻字印刷的《百家姓》版本﹐是元代(公元14世紀前葉)刊行的﹐由 漢字和蒙古字注音相對照。但是﹐元代刊行本還不完備。 流行于世的《百家姓》直至明 代才定型。《百家姓》通行本共收錄了438個姓氏 ﹐其中﹐單字姓408個﹐編為102句﹔雙字姓30個﹐編為15句﹔最後再加上一句百家姓終﹐共有118句﹐472個字。 大約在清代後期又出現了一種《增廣百家姓》﹐共收錄單字姓444個﹐雙字姓60 個﹐以百家姓續四字作為結句。 目前所能見到的清代刻字的各種《百家姓》的版本﹐文圖並茂。每頁上方有圖﹐畫些歷史 名人﹐標出姓名﹐註明郡望(其望族--有聲望的大家族的發祥地或籍貫之所出)﹔下方把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念起來琅琅上口﹐聲聲悅耳﹐像一首抑揚頓挫的四言古詩﹐ 使人喜聞樂道﹐便於誦讀和記憶。
歷代出現過不少《百家姓》的改編本﹐如明代末年黃周星編著的《百家姓新箋》﹐清代以 康熙皇帝名義編寫的《御制百家姓》﹐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 丁晏改編的《百家姓三編》等等。這些新編《百家姓》在編排上頗費了一番功夫﹐且 皆有獨到之處﹐但終究未能將舊本加以取代﹐足見其生命力是何等的強。 《百家姓》不僅世代流傳于漢族之中﹐甚至兄弟民族中也出現過《百家姓》注音譯本﹐如 《蒙古字母百家姓》﹑《女真字母百家姓》等。其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漢字姓氏的使用情況 據初步統計﹐中國曆代文獻記載中前前後後出現過的姓氏﹐共達6403個﹐其中﹕ 單字姓氏﹕3730 雙字姓氏﹕2498 三字姓氏﹕163 四字姓氏﹕9 五字姓氏﹕3 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別是許多複音姓氏﹐早已從歷史上消失。 又據80年代 統計﹐現在使用的漢字姓氏﹐北京市有2225個﹔上海市有1640個﹔沈陽市有1270個﹔武漢 市有1574個﹔重慶市有1245個﹔成都市有1631個﹔廣州市有1802個。以上七大城市共有不 同的姓氏2587個。另據報導﹐目前台灣省近兩千參佰萬人口中﹐共有姓氏1694個。 從這些資 料推測﹐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1億使用漢字姓氏的人口中﹐現存的姓氏數量約為三 千個左右。
1982年中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材料表明﹕中國漢字姓氏中﹐以李﹑王﹑張三姓為最多﹐分別 佔人口總數的7.9%7.4%7.1%﹐按人數多少依次排列的100個姓氏為 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于﹑董﹑蕭﹑程﹑曹﹑袁﹑鄧﹑許﹑傅﹑ 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鐘﹑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 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 100個姓氏總計佔人口的87%﹐而前19個大姓佔人口一半。
蕭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三十,在臺灣排名第三十位。通志氏族略:蕭氏,古之蕭國 也,後為宋所併,宋微子之孫大心,平南宮長兼有功,封於蕭,子孫因以為氏。按蕭姓出 自姬姓,是古帝王嚳的后代。嚳的后代有一個叫仲衍的,是商末名臣微子的胞弟。仲衍的 后代大心,是當時宋國公族弟子。宋國將領南宮萬造反,殺死宋王,立公子游為宋君,大 心率人擁立公子御說為宋桓公,並且殺死了南宮萬和公子游,立了大功,被桓公封于蕭, 建立了蕭國,史稱蕭叔。后來蕭國被楚國所滅,子孫們用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蕭 。蕭姓在戰國時期,主要在河南,江蘇一帶發展。南北朝時期,蕭姓顯貴天下,建立了南 齊和蕭梁兩個國家,並且在北齊,北魏和北周也十分顯貴。唐代,蕭姓有人開始遷居福建 ,宋代時又有人遷居廣東,清朝康熙年間,蕭姓開始進入台灣。此外,住在中國北方和東 北的契丹族蕭姓,也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在與宋朝對峙的遼國時期,曾經舉足輕重。 蕭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蘭陵,東海,廣陵,河南,沛縣,杜陵,武進,梅州,海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