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5, 2009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萧氏










墙上的浮雕









吉坑世居 坪地 萧氏吉坑村
碉楼上的枪眼和花纹














禾坪











吉坑世居正门











萧氏宗祠

(photo are from http://gocn.southcn.com
广东侨网)

坪地萧氏

据史料记载,坪地萧氏发源于山东省,后因战乱流离,迁徒到江西、福建,明朝后才大量迁徒到龙岗坪地。数十年前,在坪地的萧姓家族几乎家家户户都建有客家围屋.

知知港萧氏

萧氏系出姬姓帝喾之后,殷徽子启封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箫叔大心因功封于萧(江苏萧县),子孙乃以国为氏。春秋至汉,萧氏之居留地散处徐州府。 宋末,萧理迁闽之南溪(福建漳浦县南溪流域),生三子松轩、竹轩、梅轩。梅轩公出仕于闽,,因所遇非时,退隐宁化、石祁葛藤口幻(福建汀州)。宗元交际之 年兵争益乱,公自宁化入粤,居梅州松源都。后世尊松源公,潮嘉两郡大始祖。

松源公五世孙萧笃实,自梅州徙揭阳(潮州),又六传至萧苍云迁归善(惠州)。苍云生三子,其中祖达居海头西乡;祖任(耀先公)居坪地洞,祖胜居宝安西瓜埔 赤湾。传说耀光公自惠州渡西支江入淡水河,逆流而上,贩卖鸭群为生。群鸭至福神江,饱食不去上滩昏睡。公甚感怪异,遂涉水登岸,走百十步见平野广阔、山灵 地秀,顿觉心胸开朗,是以就地卜居,名之日石灰围。其后子孙散落全坪地洞雄鸡山下。东至淡水圩,西至龙岗萧屋、北临东莞境上下疗村,南濒海隅,皆公苗裔, 是以尊为坪地洞大始祖。

落居知知港萧氏族,几尽为耀先公之后,已传至十六、七世。其中有自由过番者,亦有卖猪仔南来者,皆勤俭垦植而至卓有成就,在地方历史上写下篇章。

(ref:王琛发, 森美兰惠州会馆史略及现况, http://penangmedia.com)

坪地是深圳的侨乡,100多年前,许多坪地的乡亲为了生活,被迫离乡别井到外地谋生,他们大部分定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繁衍生息。如今,居住在马来西 亚的坪地侨胞已超过坪地的当地人口,尤其是马来西亚森美兰州芙蓉市知知港,人口已达一万多人,全部是坪地乡亲,其中姓萧的乡亲达七、八千人,超过坪地的在 家乡萧氏乡亲人口。

处于马来西亚芙蓉市的知知港,是一百多年前深圳坪地人聚居的地方,有一万多人,并且全部是坪地藉侨胞,其中姓萧的有七、八千人,比家乡坪地的人口还要多。因此,知知港有马来西亚的坪地和萧家村之称。(ref: 广东侨网)

The following is article extracted from http://www.szplan.gov.cn

根据现有史料考察,客家人徙居深港两地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而大规模成批的迁入,则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

除"迁海令",朝廷下令招垦以后。故目前存留的客家民居也主要始建于清代中后期。目前,深圳地区的客家聚落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少量散布于罗湖区、宝安区等地。由于近十多年来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许多客家民居已被拆除。尤其靠近特区的布吉、平湖两镇,已基本上无完整的客家民居村落存留。

现存客家民居主要分布在龙岗区的坑梓、坪山、坪地、龙岗、横岗五镇。根据现状调查,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民居尚有一百余座,本次调查重点考察了六十四处。
萧姓家族几乎家家户户都建有客家围屋

名称 所在镇 姓氏 所在村


吉坑世居 坪地 萧 吉坑村
麟阁新居 坪地 萧
泮浪世居 坪地 萧
露湘堂 坪地 萧 四方埔
新屋场 坪地 萧 新屋场村
麟阁世居 坪地 萧 澳头村

For further info,please visit web site http://www.szplan.gov.cn/main/tqfm/lgkjmj1/charpter5.htm.

吉坑世居——见证坪地萧氏子孙兴旺的“活化石”

萧氏宗祠  
   引言:龙岗区坪地街道以萧姓为第一大姓,目前约有8000多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坪地萧姓人现已遍布港澳、东南亚,并在当地开花结果。坪地萧姓人目前 最集中的国家与地区在马来西亚和香港。据了解,仅马来西亚吉吉港就有10000多名坪地萧氏乡亲,港澳地区也有10000多名坪地乡亲。去年坪地街道侨联 组织恳亲团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访问,受到当地萧氏乡亲的热情有热待,他们拜访了当地萧氏宗亲会和许多萧氏家庭,当地萧氏乡亲普遍表示,平生最大愿望就是想 回坪地老家看看,看看老家萧氏家族的宗祠,看看老家的萧氏客家围龙屋。为让海外的萧氏乡亲更好地了解坪地老家的客家围屋现状,坪地侨联有关领导专程陪记者 一睹坪地萧氏客家围屋的风采。

  客家围屋比比皆是

  据史料记载,坪地萧 氏发源于山东省,后因战乱流离,迁徒到江西、福建,明朝后才大量迁徒到龙岗坪地。数十年前,在坪地的萧姓家族几乎家家户户都建有客家围屋,近些年来,不少 旧围屋已经老旧,不适应居住;随着坪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改造,坪地农民已“洗脚上田”,不少人已迁入现代化新居,一些小型的客家围屋已基本没人 居住,但一些保存完好的和一些大中型的客家围屋还有小部分人居住。现在,坪地的客家围屋还是随处可见,保存最完好的就是吉坑世居和石灰围屋,它们是当地客 家围屋的典型代表,也是见证萧氏子孙蕃衍生息、兴旺发达的“活化石”。

  凝聚了客家思想的精髓

   吉坑世居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围墙高约7米,长宽各70米,是坪地萧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围龙式建筑。进入正门可看到,围屋分为:三堂、二 进、二横、一围、四碉楼、一望楼,中轴堂屋祖祠“雍和堂”的名号还十分清晰,这是萧氏族人祭祀祖宗的场所,围屋内共约50多间屋子,可共100多人居住, 围墙的枪眼和碉楼,证明它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式围楼,也是防御外族入侵的理想之地。

  吉坑世居是具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据 住在围屋内的萧老伯介绍,吉坑世居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 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 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吉坑世居是古时萧氏客家人创造的绿色生活环境,是十分理想的生活场所。

  见证萧氏家族的发展壮大

   据围屋内居住的萧氏后人介绍,吉坑世居是坪地萧氏四世文藻公于清朝道光年间始建,竣工于1824年。当时文藻公经商有道,地广粮多,是当地有名的财主。 为萧氏后人的生存发展,文藻公集巨资建造吉坑世居,历时数十年,直到他死后才造好。文藻公第五子瑛生公携4子从新屋场乔迁至吉坑世居,至今已有180多年 历史,其间经战乱、遭横逆、遇良时、逢盛世,几经蹉跎,几经发展,吉坑世居始终是萧氏强家盛族、叶茂根深、子孙蕃衍、人丁兴旺的像征。时至今日,国内外吉 坑籍的萧氏子孙已达600余人。

  100多年前,吉坑萧氏的一些后人随坪地萧氏族人开始到海外谋生,一支来到东南亚,最后展转来到吉吉港落脚,另一支来到香港,在香港找到落脚之地,从此萧氏家族大海内外不断发展壮大。

  坪地萧氏子孙盼望大团圆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坪地萧氏子孙大团圆的机会越来越多。前不久,第六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会在福建晋江市举行,来自7个国家的1690名萧氏宗亲代表出席会议,坪地萧氏宗亲派出了7个代表参加,他们与来自马来西亚萧氏宗亲会的70多名代表再一次相聚在一起。亲人相见久久拥抱,这是饱含坪地兄弟叔侄的深情相拥,是坪地萧氏子孙盼望大团圆的写照。

  据了解,马来西亚萧氏总会会长、拿督萧楚钗先生和马来西亚沙巴州萧氏宗亲会会长萧木星先生还率团提前专程到坪地恳亲。他们表示,明年在广东潮阳举办的第七届环球萧氏恳亲会时,他们还会率团回到坪地,与坪地的萧氏乡亲欢聚一堂。

  今年6月,香港(坪地)同乡会也将在今年6月成立,届时,香港10000多名坪地同胞将欢聚一堂,共同为坪地的明天描绘出最美好的图画。(深圳侨报记者朱力平 通讯员萧冠环 文/图, 时间:2008-04-11 )

(来源: 广东侨网, source: http://www.gdoverseaschn.com.cn)


The ancestor of Xiao from Titi, Negeri Sembilan, Malaysia are from the Longgang Xiao of Pingdi(坪地).

坪地 near 龙岗区,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View Larger Ma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