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7, 2010

萧固家族史料

萧固

萧固萧世则之子萧固,是这一家族闻名的先驱,他在宋朝初年官任太常博士、大理寺丞、广西转运使,集贤殿修撰等职。这种成就可谓是三代人积累下的家产殷实,家风严谨的产物。当然,这与萧固本人所具有的才能和品格也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的统一,战乱的勘定,为家族的显赫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萧固抓住了这个机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以后家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萧固,字干臣。天圣年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桂阳监判官楚州团练推官,后授太常博士,迁大理寺丞,后调职到阳武、青城二县,又任虔州通判。后被调到边疆处理边事,任广西抟运使、广东转运使等职。

萧固家族史料

先祖临江隐居 后世两宋彰显

--宋临江萧氏家族

在宋朝,萧氏已不复前朝显贵。唐、五代时有大批萧姓子孙为躲避战乱而迁居江西,他们逐渐汇聚在临江一带。因身处乱世,他们或埋头攻读,或教于乡里,或持家教子,大都闲赋在家,没有出仕做官。宋朝时,这些萧姓子孙积极入仕,以才力名艺自显,由此形成了宋代江西临江萧氏名门名家辈出的空前盛况。这其中就有青史留名的临江萧氏家族。这个家族又包括三支小家族,他们分别以萧燧、萧注、萧谔为首。

(一) 崛起

临江萧氏的创始可以推至五代时期。五代时,马殷在湖南建立楚国,潭州浏阳(今湖南长沙)人萧处钧在楚国任衡州司马。后来萧处钧预料到,马殷死后楚国很可能发生动乱。于是,萧处钧辞去官职,带领全家迁到南唐,投奔李氏。南唐国主大悦,要赐给萧处钧官职,萧处钧以饱尝政权更迭、世事混乱的苦楚为由,表示不愿做官,李主就赐给萧家良田十万,令其举家定居于江西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从《临川集》和《武溪集》记载的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萧家在五代时,应该算是当时潭州浏阳的一门望族,所以到南唐后,受到南唐国主隆重的接待,并获得丰厚的赏赐,为萧氏在江西立足以及后来整个家族的声名彰显奠定了经济基础。萧处钧在潭州浏阳曾任衡州司马,本身文化修养和政治素质都很高,是个很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到南唐后,以乱世为由,自己辞去官职,并且不许子孙出仕。三代人虽然都闲赋在家,但是萧处钧明白"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他并没有放松对子孙的教育。他们守着自己的殷实家产,饱读诗书,为家族后来的兴盛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后来,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并逐渐统一全国,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萧家后代凭着自己殷实的家产和深厚的文化基础,积极人仕,因此出现了"一门数进士,代代有达官"的家族兴盛景象。萧处钧这一家族在宋朝成为临江有名的望族。

因为萧氏一直居住在新喻,而新喻在宋朝时隶属临江军,因此以萧处钧为始祖的萧氏家族被称为临江萧氏。萧处钧是萧家世居临江的肇始者,正是因为他毅然迁居南唐,不仅避开了马氏祸乱,还给自己一家赢得了良田十万,为以后家族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所以我们把萧处钧视为临江萧氏的始祖。

临江萧氏自萧处钧始,后世子孙按家族又可分为三支,我们就用每支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姓名为每支家族命名,这三支萧氏是:萧燧家族、萧注家族、萧谔家族。因为萧处钧是这三支家族共同的始祖,以上已经对其进行了介绍,因此在后面三支家族中均不再赘述。下面我们来分别看看这三支家族:

(二) 萧燧家族

1.世系

萧燧家族,这里仅包括自萧绍到萧逵的共七代世系。第一代:萧绍。萧处钧之子,儒学不仕。

第二代:萧世则。儒学不仕,因其子萧固的原因,被追封为光禄卿。第三代:萧固(1002~1066)。北宋天圣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大理寺丞、广西转运使(仁宗),官终集贤殿修撰。萧固可谓是萧燧家族的真正创始人,自他开始,临江军萧燧家族才开始在宋朝做官。

第四代:萧洵、萧洞,萧固之子。二人名气尚不及其父,萧氏在这一代并未得到明显发展,只能称得上是名声不坠。

第五代:萧增。生平资料不详。

第六代:萧燧(1117~1193)。南宋参知政事,正史有传,是临江萧氏一门最有名气的一员。

第七代:萧逵。淳熙进士,历任国子博士、起居舍人、秘书郎给事中,累官至太常卿。

2.主要成员

萧处钧率全家定居临江军后,勤俭持家,严格训子。他的儿子萧绍和孙子萧世则都自幼饱读诗书,见识非凡,但是因身处乱世,二人皆儒学不仕。这虽然是整个家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遗憾,但是,这两代人为后来家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萧固萧世则之子萧固,是这一家族闻名的先驱,他在宋朝初年官任太常博士、大理寺丞、广西转运使,集贤殿修撰等职。这种成就可谓是三代人积累下的家产殷实,家风严谨的产物。当然,这与萧固本人所具有的才能和品格也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的统一,战乱的勘定,为家族的显赫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萧固抓住了这个机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以后家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萧固,字干臣。天圣年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桂阳监判官楚州团练推官,后授太常博士,迁大理寺丞,后调职到阳武、青城二县,又任虔州通判。后被调到边疆处理边事,任广西抟运使、广东转运使等职。

萧固在任楚州团练推官时,根据当地民俗,大力倡导科举,一时楚州(今四川重庆)名人辈出,考中举人者共有二十三人,萧固一时名声鹊起,被调任到虔州。

虔州(今江西赣州)民风不正,各地都有许多盗贼,可谓盗窃成风。萧固到任后,制定了一个专门对付盗贼的方略,不到一个月就把盗贼歼灭干净了。当地百姓对萧固赞不绝口,萧固的政绩也得到皇上的嘉奖,皇上专门赐书奖励。

萧固每到一处地方,都把这个地方治理得特别好,百姓人人称善,也深得皇上赞许。在为政期问,他选贤举能,有大批士人为其所用,他们一起为地方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才力;他还严惩贪官污吏,使当地官场风气比较清廉;他申明法律,制定法则,条文明白严谨但不残酷,使百姓有法可依,有冤可申。尤为可贵的是,他在财政方面真正做到了纵横开阖,聚敛有度。在广东收铜监税时,并未给百姓增加负担,仅仅因其理财得法,税收总数就比以往多出十多万,深得皇帝赞许。

萧固真正令人叹服的地方,还是他在治理边疆上所显示出来的远见卓识和顾全大局的品德。

当时正逢区希范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起义,朝廷于是下诏,令尚书屯田员外郎萧固知桂州,任广西都巡检,处理少数民族的事务。萧固去后,并没有为了立功邀赏,调集兵力镇压反叛,而是根据当地的风俗,采取了宽大的政策。不久兵乱自动消失,广西境内安定下来。萧固也因治理有方,被选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不久又因为萧固在南方很有信誉,被调为广西水陆计度转运使。

在广西边境有一个州叫广源州,广源州是北宋广南西路的邕管羁縻州,羁縻州是北宋王朝设立的边境各族地区行政单位。广源州是壮族聚居区,他们的壮族首领是侬智高。

五代十国时有许多将领拥兵自重,称帝建国。宋太祖就是武将出身,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做的皇帝。所以宋朝建立后,吸取五代的教训,设立了"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军事制度,并且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这样就造成了边疆防御力量薄弱,边事颇多的状况。

北宋时,边疆少数民族众多,都处在发展壮大时期,不断对北宋的边疆进行侵犯,所以北宋因为要对付北方辽、西夏迫在眉睫的战争,无暇南顾。这就给南方的交趾国(今越南北方的大部)不断勒索广西边境的少数民族提供了条件。

当时,广西大部分地区住着僮族的祖先,当时称为西原"蛮"或广源"蛮",有时泛称为溪峒蛮。广源"蛮"中,侬氏、黄氏、周氏、韦氏四姓居多。侬氏居于广源州,地处郁江上游,群山绵亘,地产黄金、丹砂,但距离邕州较远,成为宋统治最为薄弱的地区。宋初以来,交趾逐渐强盛起来,不断向北蚕食。交趾王李德政对广源州贪求无厌,课派、榨取各种财物,甚至掠夺人质,勒索黄金,致使人民群众的负担十分沉重,生活极端贫困。北宋广源州的壮族首领侬智高,不堪忍受交趾王的掠夺,起兵反抗交趾王,虽屡遭失败,但没有气馁,在汉族进士黄玮、黄师宓以及壮族侬建侯、侬建忠的辅佐下,最终打败了交趾王。后来又袭破安德州,建"南天国"。广西转运使萧固发现侬智高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有进一步扩大其势力的野心,为了探知事情的真相,萧固派遣一员大将率众前往刺探侬智高的虚实,不料为侬智高所败。萧固认为侬智高肯定有进一步扩张势力的野心,可是大部分广西官员都认为侬智高虽然一时得到发展,但是终究成不了大气候。萧固断言到:"侬智高将来必定是南方的一个祸患!"

萧固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他认为现在宋朝北部边境兵事较紧,不应再在南方生出兵事,对翅膀长硬的侬智高应该及时给予安抚。于是,他一边选派有胆略,有才识,又能说善辩的人去说服侬智高的内属,劝他解除国号归顺朝廷;一边又上书朝廷,细说侬智高现状,请求朝廷能派一名使者来安抚侬智高,并劝依智高进一步攻打交趾,这样不仅可以削弱侬智高的力量,还呵以打击交趾的嚣张气焰。

枢密院讨论过后,认为侬智高以往一直附属于交趾,现在招抚他恐怕交趾不同意而生出事端,于是下诏详细询问侬智高和交趾的事情。萧固又详细的介绍了交趾曾杀智高之父和对智高的压迫,并说:"这些蛮夷大都是视利而动,但是我也不能确保侬智高必定会听命于朝廷去攻打交趾。但是,看看如今整个国家的形势,我们不能再在南方与蛮夷开战,像侬智高这样的人物我们最好是收复。"并进一步分析到:"侬智高和交趾有深仇大恨,必定不会投靠交趾。纵使投靠了交趾,因为智高本人胆略才识过人,他也不会甘心听命于交趾,二者早晚会有争战。"枢密院讨论后,认为可行性不大,就压下不报。

萧固见朝廷迟迟没有音讯,可是侬智高却又蠢蠢欲动,萧固再一次上书到:请求朝廷尽快选派将吏来广西,并派人补齐兵器,修建城郭,以备不时之需。枢密院又压下不报。后来,萧固被召回京都。

侬智高击退交趾王的入侵之后,就把斗争矛头指向宋王朝。皇佑四年(1052)初,侬智高为举兵反宋,焚毁了他多年的储备,表示了他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决心。同年四月,侬智高率众沿江东下,首先攻破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列镇)。五月,侬军开始攻打邕州城,迅速破城,并杀死邕州知州陈珙,消灭士卒一千多人。攻克邕州城后,侬智高改国号为"大南国",仍称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立长子继封为太子,以中国官名封黄师宓等官员。

侬智高果然反叛后,枢密院却又把责任归在萧固身上,认为他在任时纵容侬智高发展。当时的一些官员非常气愤,打算在皇帝面前为萧固告状申冤。萧固却不同意,并从此绝口不提此事,当时人都称赞萧固有气度。

后来,萧固又被任为广东转运使,被派到桂州。当时侬智高的一个族人侬宗旦,在侬智高起义的故地,再一次聚兵企图反抗。侬宗旦的队伍,无所从属,四处打游击战,邕州局势危在旦夕。以知邕州萧注为首,桂州的将领们都商议征调其他少数民族的兵力进行讨伐,惟独萧固不同意。他认为:假如侬宗旦在山野竹林中设了埋伏,我们贸然进攻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一旦不胜,徒增边事,可谓是百害而无一益。相反,侬宗旦族人正处于内外交患之中,不仅有交趾在外觊觎,还有许多内部边臣企图将他们一举歼灭,立下大功,如果对其进行招抚,必胜的把握会更大。朝廷采纳了萧固的建议,侬宗旦最终降服,南部边事也消散于无形。

不久,申绍泰聚兵起义。当时萧固等官员都没有预料到,被申绍泰的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巡检宋士尧战死,萧固获罪。后几经筹划,萧固得以告老还乡。

回顾萧固一生,我们能发现,萧固是个满腹韬略的英才,只是当时人并没有给他充分施展的机会,致使他最终获罪告老还乡,这是萧固个人的遗憾,更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遗憾。

萧洵、萧洞萧洵(1021~1065),字公美。受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迁筠州司法,又迁吉水县主簿,后调职到袁州任军事推官,摄行宜春令事。十五岁时,萧洵就遵从父命在乡里的学校学习,虽然学习勤奋,但是多次考进士皆不中。无奈之下受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又迁筠州司法。萧洵在任筠州司法时,严格执法,不徇私情。他翻查从前的案件,发现有一些案件有可疑的地方,于是又重新审问、判罪,使许多被判了死罪的将死之人又获新生。

在任袁州军事推官时,大力倡导文教事业,一时袁州文风四起,中举者多达十四人,萧洵也因此被皇帝召对。可惜的是,在赶赴京城后不久,萧洵就去世了。他的父亲萧固经历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萧洵因为英年早逝,没有太多的功绩,但是从现有资料来看,他是个淳朴忠厚、勤学上进的人。在为官期间,是秉遵家教,不敢懈怠,并且聪敏有加,当时人有许多都曾举荐过他;另外,他还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王安石《临川集》记载:"君悖厚谨密,事亲左右不怠,当官廉实以敏,以故多举者。"这应该算是对萧洵的比较忠诚的评价。

萧洞,试秘书省校书郎,嘉鱼知县,生平资料不详。

萧燧建炎元年(1127)五月,赵构即皇帝位于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南宋建立后即南迁扬州,在金军奔袭下又南逃杭州。面对金兵的步步进逼,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重用主和奸相秦桧,打击积极抵御金兵的抗战派,罢免了宰相赵鼎、李纲,并罗织种种罪名,陷害了忠良岳飞、张宪、张九成、黄龟年等。绍兴和议后,秦桧独握相权。他擅权终生,任用奸佞,贿赂公行。当时形势正如萧燧诗中所记:"如火烈烈,玉石俱焚。"

绍兴十八年(1148)萧燧进士及第,当时正是秦桧当国。萧燧在当时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畏强权,不顺奸相,被压制长达十几年之久,十几年间没有一丝妥协。孝宗即位后,因赏识萧燧的卓越才干和正直人品,几次提拔,委以重任,并拜为参知政事。萧燧勤勤恳恳,铁骨铮铮,最终成就了一代名相之业。纵观萧燧一生,他不畏朔风凛冽,不惧霜雪覆压,像岁寒松柏一般,始终青翠盎然,不改颜色。也正如他的诗句:"在冬青青,松柏不改。"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是萧固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也是萧家官职最高、名声最响的一个人。他天赋极高,聪明异常,再加上出身官宦世家,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很小的时候就会写诗作文,深得亲友赞赏。

绍兴十八年(1148),萧燧考中进士,后被任为平江府(江苏苏州)观察推官。当时,秦桧控制着朝廷大权,有的官员附炎趋势,成为他的走狗,有的官员则是明哲保身,敢怒不敢言。而萧燧固守自己的品性,不肯降服于权势。

当时,秦桧的一个密党私下里告诉萧燧:"萧兄,今年秋试必定会让你人漕台主持考试。"萧燧非常惊讶,问道:"这么重要的事,朝廷尚未公布,你是怎么知道的?"秦桧密党说:"因为秦丞相的干儿子秦焙今年要参加考试,想拜入你的名下呀!"萧燧听后非常生气,大怒道:"我刚刚踏上仕途,怎么能做这种愧对朝廷和良心的事呢?!"这件事很快传到秦桧耳中,秦桧对萧燧的不领情怀恨在心,不久就把萧燧外派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秀州政府官员原本就足够,萧燧来后就多出一人,于是就抽调其中一人到京城主持考试。后来传出消息,秦焙果然考中,并且名列前茅。

萧燧在秀州做官期限已到,按照惯例,应再升为学官。可是,萧燧不愿屈服于秦桧,与他同流合污,主动请求调到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任观察推官,以图避开秦桧。一直到秦桧死后许多年,萧燧都没有升过职。直到高宗在位最后一年,才被提拔为靖州(今湖南靖县)教授。

萧燧自小天资聪颖,这决定了他能顺利得考中进士,跨入企图。可是,他性情耿直,这又决定了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肯定会受到排挤。古人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萧燧这匹千里马正等着赏识他的伯乐出现。

萧燧是一匹幸运的千里马,他在有生之年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这位伯乐就是宋孝宗。

北宋初年,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太宗即位,当时就有言传出:"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南宋初年,徽宗和钦宗被压在金营,高宗无子,便将皇位传给了太祖一支的后裔,以慰太祖在天之灵,这个即位皇帝就是宋孝宗。孝宗是个与赵构有明显区别的皇帝,他年轻时,一直循规蹈矩,喜怒不形于色,终日读书习武,衣着朴素,不近女色。在金帝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时,还主动上书请求率军抗金。孝宗即位后,立即给岳飞平反,鼓舞士气,积极做北伐准备。孝宗在位时,注意吏治,慎选官员,惩治腐败,形成了良好的政治风气;他还很关心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改善纸币流通状况,关注学术自由。孝宗在位时期是南宋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

萧燧跟随孝宗长达二十七年。这二十七年的仕途,可谓是比较顺利。他只在地方任职两三年,其余时间全都陪在皇帝身边,是一位深得皇帝赏识的官员。孝宗即位之初,便提拔萧燧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后提拔为左司谏,接着又提拔为右谏议大夫。在他的整个谏官生涯中,萧燧耿言直议,无所回避,给皇帝提出了许多恳切的建议,被孝宗称赞为:"议论耿切,不求名誉。"他的建议主要在用人、治朝、治国等方面,他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这是萧燧在孝宗初年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时提出的。

高宗时期,秦桧在杀害了朝中忠良后,又迫使自己的帮手张俊辞去独掌兵权的枢密使一职。从此,朝中再没有可与秦桧相对抗的官员。其他执政大臣,都是秦桧挑选的一批"柔佞易制者",他们完全是秦桧的应声虫,对朝政不敢有丝毫异议。秦桧还公开卖官鬻爵,"监司帅守到阙,例要珍宝,必数万贯乃得差遣"。秦桧把持朝政近二十年之久,朝中大臣多是他的党羽。文武官员对他稍有不满,立即遭到贬斥,上书言政的人,照例也被免官。秦桧死后,其党羽继续把持朝政,这种腐败的政治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

孝宗即位后,立志改变这种状况,使皇朝得以中兴。他广泛吸收人才、征集意见。萧燧便针对当时情形提出"官当择人"的建议,深得孝宗赏识。孝宗对这个建议有很深的心得体会,专门写了《用人论》赐给大臣们阅读。

第二,辨邪正然后可以治。提出这个建议后,萧燧又进一步延伸补充道:"正纲纪,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这是萧燧在任左司谏时,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提出的。

秦桧独握相权经营了二十年,不仅自己一门富贵,还有大批的羽翼存在。秦桧的养子秦焙和孙辈均为高官,亲党故旧无不攀缘高升。秦桧开门受贿,提拔了大批无才无德只会阿谀奉承的人,他们吹捧秦桧是"圣相"、"元圣"。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秦桧死后,他的党羽继续把持政权,其势不衰。其中沈该任左相、万俟离任右相,这两人都是秦桧杀害岳飞的主要帮凶。沈该罢相后,汤思退升左相,陈康伯任右相,陈康伯是惟一一个不是秦桧党羽而被委以重任的人。另外还有一些假惺惺只知死守自己乌纱帽、不顾民众死活的人,例如贾似道。当时孝宗提出实行井田制,他为了奉承皇帝,不仅不劝阻,还把自己的一部分田地拿来充公。可见,孝宗虽然本心非常想振兴朝纲,但是身边总有一些人掣肘。

萧燧为朝政着想,为南宋百姓着想,不怕压力,不惧阻力,直言劝戒皇帝:要分辩出邪恶和正义,多亲近君子,尽量疏远小人,并且要多多采纳直言。另外,萧燧还认识到,当时臣权太大,使君权受到了削弱。针对这种情况他提议:以后对有功劳的大臣应该多给予物质奖励,而不能分授给他们政治权力。孝宗认为萧燧是一个有见识、能认清形势,有胆子、敢提出建议的人,认为他理解自己,并有能力帮助自己,遂逐渐将他引为心腹。后来,萧燧被提拔为右谏议大夫,随时陪在皇帝身边,给皇帝读奏折,交换见解。

第三,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这是萧燧在任左司谏时提出的建议。

孝宗是南宋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励精图治的君主。他即位后,选贤举能,赏罚分明,使政治风气有所好转;他还注意减轻赋税、减免苛捐杂税,大力兴修水利,他在位时经济达到南宋历史最高水平;他还创造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促成了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

有一次,满朝文武在一起讨论"进取"这个话题,大家都在异口同声地对孝宗的中兴之治表示赞叹,赞誉之词不绝于耳。惟独萧燧闭口不言,孝宗问道:"爱卿不说话,可是另有见解?"萧燧沉着地回答道:"如今,贤才愚才混在一起,难以分辨;风气奢侈轻浮;军队不强,财富不裕,正应该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以图内治,最终收复中原,以雪屈辱。自恃经济有点起色,就以为我们已是硕果累累、功德满满,从此骄傲不可一世,臣以为这万万不可。"孝宗听后,由衷地赞叹道:"忠言也!"

可见,萧燧的可贵之处,不仅是他能认识到当时的形势,更重要的是,他敢冒着触怒龙颜的危险,耿言直议。

第四,命令不可数易,宪章不可数改。这是萧燧在淳熙十年(1183)任侍读时提出的。

南宋初年律令混乱,绍兴以来,律令多达数千条,其中相互抵触的地方,更是多得难以计数。到孝宗初年,虽然还有法令,但是官吏们处理案件一切都是依照从前的案例,如果没有类似案例,就将这个案件束之高阁。这样就给了许多官员谋私的机会,使得法令败坏,贿赂成风。虽然几经订正,法令混乱的情况依然存在。

萧燧指出:"当初的法律规定初做官不许恩例免试,如今竟然给予肯定;当初限制对农民多收粮食,如今竟然以多收为荣。"并提议:"各路整理大的案件,当官的应该亲自过问一遍,如果死囚数量太大,就应像汉朝那样经过审核评比定出好坏。"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孝宗在位末年,最终修订成《庆元条法事类》,今有传本在世。孝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封建法制的情况也比较好,孝宗功不可没,而萧燧也自有功德在其间。

宋孝宗时期的谏官是皇权和臣权的一个调度器,谏官对朝局的影响也比较大,举凡党派纷争,人物退进,都与之相关,因此对谏官的文化修养、实际从政经验和业绩、心性品德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萧燧凭自己的才干和人品入选谏官,在位期间,歪谬奸邪无所不谏,最终不辱使命,节节升级,为朝廷和百姓做出了重大贡献。

萧燧曾劝戒皇帝,评论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话,还要看他说的话能否实行,如果所说与所行相符和,这个人才值得信赖。萧燧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所言与所行能够达成一致的人。他不仅敢于指出朝中的不正之事,还身体力行,努力纠正这些事情,丝毫不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怨恨甚至报复。孝宗称赞他说:"纠正奸邪,不恤仇怨。"

萧燧在任左司谏时,孝宗曾对他说:有些在外的官员,在京城耳目众多,自己的业绩却了了,需要对这些人加以整顿。萧燧调查清楚后,便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他发现这些人中,有宦官甘异的亲信胡与可,都承旨王扑的一个同族叔叔王柜。

胡与可和王柜都是靠裙带关系当的官,并且与京城某些官员关系极其密切。胡与可在地方任职期间,水利兴修的不及时,致使温州发大水,许多百姓丧失家园,虽然他及时拿钱补救,但也挽不回这么多的损失。这件事证明,胡与可不是个称职的官员。王柜的政绩也几乎没有,辖区百姓生活惨淡。于是萧燧写折子参劾他们,说他们自恃在京城有靠山,在外地飞扬跋扈,不顾百姓死活,应该罢免他们。孝宗便免了他们的官职,使外地官员有所收敛。

萧燧任右谏议大夫时,发现夔(今四川奉节县)帅李景覃不仅贪赃枉法,并且对下属和百姓非常残暴,致使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可是当时的台官都不敢参奏他,后来一位台阁大臣谢廓然告诉萧燧:李景早之所以如此无法无天,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强硬的后台,这人就是当今参知政事赵雄。萧燧不肯让李景旱逍遥法外,便找机会在皇帝面前弹劾李景早,皇帝听后便罢免了李景旱。

赵雄知道后,赶紧想办法营救他的亲信,皇帝又听信赵雄的话,让李景覃官复原职。萧燧不肯罢休,又一次上书参劾,这次连赵雄都在参劾之列。赵雄心中嫉恨打算好好教训一下萧燧,他私下里跑到皇帝面前哭诉说:"李景覃在地方执政时,因为公事得罪了临安府的钟京,钟京便跑到萧燧处说李景覃的坏话,萧燧信以为真,几次弹劾,却不知这里面另有隐情。请皇上再查此事,秉公处理。"后来在赵雄安排下,钟京等被捕入狱,李景覃依旧官复原职。

萧燧见孝宗被小人蛊惑,难以看清事情真相,此事大局已定,很难再有所变化,可是自己却不愿忍气吞声,便自己弹劾自己,要求离开京城。孝宗以宋朝法律规定:谏官因听闻不准确,致使弹劾有误,可以不追究责任,不许他离京。萧燧一再请求罢官降职,孝宗想折中一下,就让他任刑部侍郎,萧燧不肯接受,再三要求离开京城,孝宗便将他派到严州(今浙江建德县)。事后,吏部尚书郑丙和侍郎李椿上书请求皇帝一定要留住萧燧,孝宗也后悔自己没有处理好李景早的事,致使萧燧一气之下毅然决定离开京城,但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挽回,只能暂时先让萧燧到外地去了。萧燧到地方后,依然不改其正直无私的品性。宣和庚子年间,方腊率众起义。萧燧到严州后正碰上淳熙庚子年,正是轮回了一个甲子,即六十年。当时,遂安令残酷剥削士兵的军粮和供给。士兵们个个义愤填膺,私下里传播方腊起义的盛况。萧燧知道后,立即罢免了遂安令,以安定军心。他还多次亲自召士兵官员谈话,士兵们才渐渐安定下来,一场风暴被轻易化解。当时,有一些品质恶劣的地痞流氓,频频在市场上闹事,弄得人心不安。萧燧令人秘密查出他们的名字,然后送去充军。此后再没有人敢故意扰乱社会治安了。

萧燧在中央雷厉风行,公正无私,最终赢得了皇帝和众多朝臣的心;他在地方又以自己的不畏权势,光明正大赢得了民心。他的"纠正奸邪,不恤仇怨"的精神也一路传播开来,使其千古流芳。

萧燧在中央以铁骨铮铮的谏臣形象闻名,在地方则以仁慈公正的父母官形象著称。

萧燧自劾被外派到严州(今浙江金华),严州是个地狭财匮的地方。他刚上任时,官府积存还不到三千。萧燧精简机构,尽量减少财政支出;他还身体力行,生活工作务求俭朴,两年下来,官府的积存已经累至十五万。他还用本地的羡余(农民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量的粮食,为弥补在存放、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各地会向农民多收一些粮食,多收的粮食就叫羡余。)补足了多年来严州向中央拖欠的粮食,再不用向农民每年催交欠粮。严州百姓深感其恩德,后来他被调到婺州时,严州父老竞在道上拦着,不肯让他走,这些来送行的百姓多达几千人。

婺州民风朴实谦恭,人们都很懂礼教,不需费力整治。萧燧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生产上,他组织百姓开垦良田,兴修水利。那年正逢大旱,其他州县出现饥荒,而婺州所受影响较小。当时浙西遇灾,请求萧燧能把婺州的粮食运到严州去赈济灾民。萧燧想:婺州与严州虽然相邻,但是分属不同的路(宋朝的地方行政单位,在州以上),按惯例是不应当给的,但是又怎能看着严州父老挨饿呢?于是,他甘愿越俎代庖,亲自上书给皇上,请求把太仓的米调到严州赈济灾荒。这次不仅是婺州百姓,连同严州父老也一同感受到萧燧的恩德。

淳熙八年(1181),孝宗召萧燧回京,萧燧还是念念不忘江南百姓,再次为他们请命:"江、浙再次遇到旱灾,请求皇上下旨,令江南诸官府衙门继续通融各郡县的财赋,不要催逼过紧,以防百姓深受其害。"

身丁税是南宋时期压在百姓身上的一条沉重锁链。两广一带,官吏作弊,将十二、十三岁的小孩列入丁籍,而六十以上或死去的不除丁籍,致使农民逃亡、反抗的事情不断发生。严州丁钱是东南地区最重的一个州。十分之九以上的贫苦农民,因为交不起丁钱,被官府抓去,"笞棰缧系无虚日,愁叹之声,闾里相接"。淳熙十年(1183),萧燧再一次为百姓上书,请求皇帝减轻刑罚、减少丁钱。孝宗了解情况后,采纳了萧燧的建议。自此以后,每逢庆典,都有恩惠施于百姓,丁钱也比从前少了一半。

萧燧对百姓的恩德可谓:重如山,深似海。孝宗曾多次称赞他:"全护善类,诚实不欺。"并且亲手写了《二十八将传》赐给萧燧。

绍熙四年(1193),萧燧离世,时年七十七岁,谥正肃。

纵观萧燧一生,他在中央做谏臣,不辱使命;在地方任州官,不负百姓。正如他的谥号一样:正人品端正,正直无欺;肃,严格无私,恭敬谦逊。

萧逵萧逵,萧燧之子,字静苍。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及第,排名第四,当时孝宗夸赞到:"逵才气甚佳,父子高科,殊可喜。"

萧逵曾经主持考试,在一批落选的试卷中,发现了真德秀,改变了真德秀的一生。而真德秀也用一生的政绩回报了萧逵的知遇之恩,当时人都夸萧逵;知人之能。

(三) 萧注家族

1.世系

萧注家族包括自萧著到萧元兄弟的五代系。

第一代:萧著。生平事迹不详,与萧绍同辈,也是儒学不仕。

第二代:萧质。生平事迹不详,与萧世则同辈,也是儒学不。

第三代:萧陟。天圣年间考中进士,历任袁州司士参军、岳州司理参军等职,曾经平反了许多冤案。一生酷爱读书,藏有大量图书。

第四代:萧注、萧伯英。萧注,字岩夫,中进士。历任广州番禺令、礼宾使、镇南节度副使等职,正史有传。萧伯英,萧注的弟弟,也曾经考中进士,任秘书丞,生平资料不详。

第五代:萧元、萧充、萧兖、萧几、萧允。其中,萧元、萧充、萧兖三兄弟都因恩例被授予太庙郊社斋郎。

2.主要成员

像萧燧的家族一样,萧注家族也有两代奠基者,他们是萧处钧之子萧著和萧处钧之孙萧质。他们也是谨遵父命,为避乱世而蛰居在家,熟读诗书,勤俭持家,笃于教子。他们为萧注家族后来的兴起做了重要贡献。萧陟萧陟,萧质之子,和萧固一样,同是萧处钧的曾孙。他们的家族在沉寂了三代后,第四代子孙萧固、萧陟、萧贯等人抓住宋朝统一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机遇,纷纷进京参加科举,以图考取功名,光大家门。萧陟在天圣初年考中进士,被任为司理、司士等职,他为官期间谨守儒家"仁"的教诲,"以仁治狱",赢得美誉。他的政治生涯,同样是为自己的后世子孙做了一个铺垫,是他们这一支人仕的曙光。因此,萧陟也可称得上是萧注家族的真正创始者。

天圣初年,萧陟考中进士,后被授为袁州司士参军,后又被调到潭州的醴陵,又调到岳州的华容尉任岳州司理参军。在任职期间,他真正应用了数年来龅文化积累,把历年来所读的诗书,所接受的儒家文化精髓--仁,尽数用到了处理公事上。

岳阳古称"通衢",地处洞庭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中南、西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岳阳素称"湘北门户",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朝廷特别重视岳阳的治安状况,设立了不少的衙门来检查来往船只。

当时,有不少官吏为了中饱私囊,或博得功赏,往往吹毛求疵,勾结起来共同制造了不少冤案。比如,有的船主因所运送的货物太过贵重,为了以防万一,往往随船携带一些刀剑。有的官吏见了这种情况,就厉声喝问,他们私自携带兵器,有何居心。船主百日莫辩,随和者经过打点往往息事宁人,而一些性情耿直者,往往争个面红耳赤,最终被诬陷为劫盗,带回衙门严刑逼供,最终落得个屈打成招,被押送到州郡监狱。这些官吏,往往就被赞为执法严格,从而赢得功赏。

可是,萧陟发现这些被判为劫盗的人,有的面相儒雅,有的身体瘦弱,绝不像劫盗。于是,萧陟就把这些案件调出来重新审查,结果发现他们中被冤枉者大有人在。萧陟不怕麻烦,不怕劳累,把所有案件全部重新审查了一遍。他为了尽快给这些人平反,工作起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最后,由萧陟给予平凡昭雪者多达百余人,这些人都深感大恩。致使多年后,岳州人每当提及岳州司理参军萧陟时,往往是一脸思念和敬仰的神色。

后来,萧陟被调去做临湘县事政,在职期间,也做出了令人敬仰的政绩。他特别重视当地的教育,一时学风四起,有许多人考中进士,使临湘被当时人赞为人杰地灵之所。他还特别重视道德的教育宣传,数次令人推举品性贤良之士,德操方正之人。

萧陟不仅在政治上,品德可嘉,能力可表。他还是个特别重视读书,喜爱读书的真正的儒家学者。.

他五十多岁时,被调到泉州同安任主簿。在奔赴同安的路上,他发现有人在卖国子监的书,他拿着书爱不释手,可是身上又没有足够的钱。他略一寻思,决定卖掉行囊、衣服,后来发现,这样钱还是不够,他又卖掉鞍和马,最后,用所有的钱买了书。当时,他喜形于色地对家人说:"我一生没有积累下什么钱财,无以传给子孙。但是,我把这些书传给子孙,胜过万千家产,这才是真正的'家宝'呀!"后来,他经常抱着这些书籍来看,甚至有时睡在这些书籍之中,做到了"枕藉而眠"。

后来,萧陟得了疾病,临死前,他召集两个儿子萧注和萧伯英,五个孙子萧元等人来到跟前,叮嘱道:"我没有什么可以传给后人,只有这些书籍,实是家宝。我一生没有成就大的功名,在我做狱官时,自认为无愧于心,还可以说是有德于人。听人说,积有阴德者,其后世子孙必定会受庇佑,以后家门必定会兴盛。你们要努力读书,发奋学习,这样才能考取功名,得到富贵,光大家门。"后来,他的两个儿子果然奋发图强,都考中进士,实现了萧陟的夙愿。

萧陟最后染疾而终,享年五十八岁。萧陟一生虽然没有太大的政绩,但是他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正直无私的好官。最重要的是,他好学的品德感染教育了子孙后代。他们在萧陟的感召下,为自己家族的荣誉而奋斗终生,最终不坠临江萧氏之名,赢得了流芳百世的美名。

萧注、萧伯英宋代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萧处钧的后世子孙,在宋朝任职的大多都是学识渊博的文人,他们大都在中央做文官,为官期间,他们像所有的文人一样,既清高又谨慎,而萧注是这个家族的一个例外。他不仅继承了萧家刻苦治学的美德,最终考中进士;他还有萧家人身上没有的许多品德,比如:胸有韬略、胆识过人,心底磊落、豪气干云。他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是他几乎一生都在边疆任职,他曾经率领勇士与依智高斗智斗勇,挺身人蛮对各酋长施结恩信。当然他也有萧家人身上少有的缺点,比如:意气用事、办事不周全,豪放不拘、行事不检点。

萧注,字岩夫,仁宗时中进士,历任广州番禺令、广南驻泊都监知邕州、礼宾知宁州等职。萧注的父亲萧陟,曾经做狱官,数次救人于危难之间,认为自己积有阴德,自己的后人必定会有大出息,因此对自己的儿子要求甚严,令他们"力学图富贵以大吾门"。因此,萧注自幼学习刻苦,成绩也非常优异,并最终考中进士 P但是,萧注真正醉心的事情是领兵打仗,他常常对别人说:"我平生的志愿就是征战沙场。倘若国家有难,我愿率领千军万马,在战鼓雷雷声中冲入敌阵,英勇杀敌、浴血奋战,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何其快哉!"

萧注于仁宗年间考中进士,授职广州番禺令。广州是当时全国十五州之一广南东路的治所,地处祖国的南部边陲,附近居住着许多的少数民族。萧注到广州赴任时,正值广南西路的广源州首领侬智高率众起兵反宋。

广源州是北宋广南西路的邕管羁縻州(羁縻州是北宋王朝设立的边境各族地区行政单位,)管辖着今靖西、那坡、德保、天等、大新、龙州、崇左和越南今高平、伏和、东溪以北等地方。北宋建立后,为了防止地方势力握有兵权,拥兵自重,吸取前朝经验,设立了"虚边疆、实中央"的军事布局。因为边疆军队少、实力弱,北部的辽和西夏乘机向中原扩展势力,因此北方边事较重,北宋政府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北方,忽视了南方的少数民族和交觚今越南北部地区)的势力,最终导致了侬智高起义。

北宋时,广西大部分地区住着僮族的祖先,当时称为西原"蛮"或广源"蛮",有时泛称为溪峒蛮。广源"蛮"中,侬氏、黄氏、周氏、韦氏四姓居多。侬氏居于广源州,地处郁江上游,群山绵亘,地产黄金、丹砂,但距离邕州(州政府所在地)较远,成为宋统治最为薄弱的地区。因为广源州最靠近交趾,宋初以来,逐渐强盛起来的交趾,不断向北蚕食。交趾王李德政对广源州贪求无厌,课派、榨取各种财物,甚至掠夺人质,勒索黄金,致使人民群众的负担十分沉重,生活极端贫困。

广源州壮族首领侬全福(侬智高之父)不堪忍受这种压榨,起兵反抗,被交趾杀害。侬智高后来也不堪忍受这种压迫,几次向北宋王朝求救,向北宋朝廷献驯象和金银,请求归顺于北宋王朝,以图摆脱交趾的压榨。北宋因北部边事紧迫,不愿再招惹交趾,几次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侬智高在绝望之际,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广西百姓的帮助下击退了交趾。侬智高击退了交趾王的入侵之后,就把斗争矛头指向宋王朝。皇柘四年(1052)初,侬智高举兵反宋。四月,侬智高率众沿江东下,首先攻破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列镇),杀寨主张日新、邕州都巡检高土安和钦、横州同巡检吴香成(一说吴香)等宋朝将领。五月,攻打邕州城,杀邕州知州陈珙等,消灭士卒千余人。在攻下邕州城后的第八天,侬智高大军挥师东进,攻克横州(今横县),下贵州今贵县),取龚州(今平南县),入藤州(今藤县),相继夺得梧州、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再沿江顺流而下,攻康州(今广东德庆县),知州赵师旦率守军三百人抵抗,侬智高带领将士,仅一日便破门而入。六月二十日,攻打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州丁宝臣弃城逃走。六月二十五13,侬智高的军队抵达广州城下,掠走大量百姓,并将广州的水源切断。

侬智高军围广州数日,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官吏亦是大恐,想起昔日萧注酷爱谈兵,或有解救之法,纷纷建议知州重用萧注。州将次日率官吏们登门造访萧注,寻求解救之法和退兵之计。萧注建议知州修筑城池,凿井储水,并作大弩守备器械。侬智高军队使用了各种攻城方法,都未能奏效。后来,萧注发现侬军有数百艘战船集中在广州城南,可是侬军显然不懂战法,不习水战。于是,他打算用"火烧赤壁"的方法击退侬军。

萧注找来当地熟悉天气的老农,问询近日内是否有飓风,并推测出具体日期。然后,萧注寻找机会独自冲出重围,到达海滨。萧注在海滨附近花重金迅速招募了二千多名海滨壮士,进行集训。在确定的日子,萧注带领这二千余名壮士,乘坐大船逆流而上到达江水上游,待到飓风一起,就点燃了多处火焰,一时,侬军的数百艘战船被大火吞没,幸存者都逃之天天,广州之围被解。这次战役,萧注还解救了数千名被侬军劫去的妇女,并且为了进一步打击孤立侬军,他还杀了当地与侬军交往密切或进行交易的数百名不法之众。次日,萧注下令大开城门,迎接运送食物和兵器的援兵进人。当时还有许多异地百姓,因为听说萧注大名而带财物入城以求庇护,一时广州城内打破了原来的惶恐,有了生机。蒋偕为萧注在朝廷请功,仁宗为了表彰萧注,特赐礼宾副使知邕州。

侬智高围广州城五十七日,无力攻克。八月,率众撤往广东的韶关、连州。本拟逾岭北上,但获悉宋朝官军有备,不敢向北冒进。十一月,侬智高转至宾州 (今宾阳县),知州陈东美不战而逃,依军接着复入邕州城,知州宋克隆闻风丧胆,逃之天天。侬智高复据邕州后,日夜伐木制作舟楫,扬言要再次攻打广州。

皇柘五年(1053)二月,狄青与孙沔、余靖率官军、土丁共三万一千多人,从桂州南下至宾州。余靖先至邕州后,预料到侬智高很可能游说当地各洞酋长,令他们与之共反,于是余靖便派萧注深入各洞,与酋长结交,让他们不要受侬智高的蛊惑,并尽量配合官军捕杀侬智高。

萧注领命后,只身深入蛮中,与各洞酋长相见,发现侬智高果然联络了邕州三十六洞的壮族首领,想以其中的结洞作为自己万一失败后的退步之地。于是萧注在三十六洞游说,离间了其首领与侬智高的关系,并诱以权利,耸以兵事,最终使得各酋长再三保证,绝不反叛宋朝,见到侬智高族人立即擒住,送往京城。

后来,狄青到达宾州,发现军队纪律不明,就严整军纪。有人举报萧注乘乱在各洞不断搞私下活动,有图谋不轨的嫌疑。狄青调查后,果然发现萧注频繁往来于各洞,与各洞酋长有利益往来,于是狄青派人召萧注来见,打算除掉萧注。萧注察觉后,几次找理由推托,不肯去见狄青。

最后狄青军和侬智高军在归铺(今南宁五塘)摆开了战场,侬智高军大败而退。狄青穷追猛击,一直追到邕州城,俘获黄师宓、侬建中、依智忠等将领五十七人,并将他们枭首于邕州城下。这一仗,侬智高所部牺牲五千三百多人,被俘五百余人。侬智高兵败后,发现自己原本打算好的最后退路-t9被萧注毁掉了,被迫逃到大理。到这时,狄青才了解到此前萧注的功劳,发现自己错怪了萧注。

侬智高的母亲阿侬和弟弟智光、儿子继封、继明,经田州(今田阳县),逃到特磨道(今云南广南县),收集余众三千余人,准备重新起兵。萧注认为经过自己的游说,特磨道的首领不会全护侬智高的族人,应该乘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将他们一举歼灭。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率领一支军队,深人特磨道擒拿侬智高族人。

到达特磨道后,萧注并没有一味强攻,而是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一个熟悉阿侬情况的人。萧注令人将他引人自己的卧室内,表示自己对他推心置腹的信任。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述了侬智高攻城略池,给广西百姓带来的悲惨命运。并保证擒住阿侬等人后,朝廷必定会厚厚赏赐他。于是,这人把阿侬等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萧注。萧注火速派人掩袭阿侬,将他们全部擒住并送往京城。宗为了奖赏萧注,升他为西上阁门副使。萧注认为:广源蛮本"善战斗,轻死好乱",如果不擒住侬智高斩草除根的话,广西必定还会有一场大乱。于是,萧注招募了一批死心塌地为自己办事的人,令他们前往大理,捉拿侬智高。当时,大理与中原长久不来往,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穿越高山密林,并且双方语言不通,走了大约三个多月才到达。到达后,听说侬智高已经被大理国杀死,于是把侬智高的人头,装在匣子里带回去交给萧注。萧注便报告朝廷,侬智高已死。朝廷又提拔萧注为西上阁门使。

交趾李朝建国后,连续侵犯宋朝边境,蚕食中国领土,掠夺人口,抢劫财物,成为宋朝在南方的一大祸根。

大中祥符七年(1014)九月,交趾水舰进犯邕州,侵入如洪寨江口,掠夺了大量的人畜;根据《宋会要·蕃夷》载:天圣六年(1028)六月,广南西路转运司言:"交州李公蕴令男弟领众,使婿申承贵为乡寻,人省地打劫,累行根逐,并不放还人口。虑久远终为边患。"至和二年(1055)交趾苏茂州入侵广西邕州,后被击退。嘉韦占四年(1059)交趾入侵广西钦州。宋廷对这些事情一直采取忍让的态度。

鉴于交趾的种种恶行,当时在任的许多官吏都认识到交:野心勃勃,需要及早防御。大中祥符七年,广南西路转运使高惠连曾在给朝廷的上书中说,他在邕州任职数年,苦于李朝为患。萧注在广西经营数年后,对交趾有了同样深刻的认识,认为:交趾不除,必有后患。但是朝廷正苦于北方边事,已经无暇顾及南方的交趾。交趾国不除不行,但是决不能完全依靠朝廷的力量。要想彻底打退交趾,必须发动广西当地的百姓,训练一支配备精良的地方军队。

萧注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一支地方军队。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他征发广西各洞的壮丁,开采金矿,可是所得钱财并没有交付朝廷,而是大部分用于养兵和制造兵器。他秘密与各洞首领相商,让各洞出壮丁来服兵役,并且加强训练强度。这样,一支出色的军队就在萧注的培植下形成了。但是在此过程中,萧注也给当地的百姓增加了许多赋役,使百姓生活更加沉重。另外,因为他私自开金矿,也为自己的宦途埋下了隐患。

萧注看财已足,兵已壮,就上书给朝廷说:"交趾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并提出天圣中期,郑天益做广西转运使时,还曾经责怪交趾擅自收云河洞的赋税,可是现在,云河洞已经有几百里的土地归了交趾。这就是交趾年年不断侵犯的结果,可是这样下去不知会有多少领土被贪婪的交趾蚕食去?他还向朝廷保证道:"臣已尽得其要领,周知其要害。今不取,异日必为中国忧。"最后,萧注还表达了他急切为朝廷尽忠的心情:"愿驰至京师,面陈方略!"

可惜的是,还未等皇上知道萧注的谋略,广西就发生了申绍泰叛乱。嘉禧五年(1060),交趾谅州牧申绍泰借口追捕逃犯,领兵入侵,抓走宋指挥使杨保材及其士兵、牛马,还杀了五名巡检。朝廷暴怒,朝中谏官就弹劾萧注,认为他治理地方不利,以至于造成今天的局势。萧注像以前的官吏一样被罢官免职,贬为荆南钤辖、提点刑狱。从此萧注的命运就急转直下。

早在嘉裙四年(1059),交趾多次侵犯思望、占森、贴浪等洞,"掠十九村人畜不可胜数"。当时还任广西安抚都监的萧注立即上报朝廷。宋遣使前往李朝责问,但李氏王朝廷拒不归还人畜。宋仁宗无奈,只好诏广西安抚使萧固、转运使宋咸、提点刑狱李师中和萧注联合发兵讨伐。正是在这次讨伐的过程中,李师中发现萧注有许多经济问题,并且大肆征集洞丁等。于是,李师中趁萧注被贬的机会,上书参奏萧注,指出他在广西作威作福,笼络钱财。其中包括:把侬智高以前的阉民掠为自己的奴隶;征发洞丁开金矿,却不作记录,不向中央交税等。朝廷派使臣来调查,发现确有此事,于是又贬萧注为泰州团练副使。

可是萧注的厄运并没有到头。不久,淮南转运使又弹劾萧注道:"萧注整日无所事事,不是屠牛就是杀狗。他还召集了一批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将他们武装起来,教给他们骑射,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兵卒。为了安全起见,请求朝廷把他调到大州以方便约束他。"萧注于是又被调为镇南军节度副使。

多年后,有人记起萧注当初歼灭依智高的功劳,请求为其升职。可是萧注经受了从前的多次打击后,已经是"哀莫大于心死"。朝廷曾恢复他的上阁门使一职,因为他曾经爱好谈兵,令他掌管干麟府兵马。萧注推辞说:"身本书生,参长拊纳,不闲战斗,惧无以集事。"后来,有人在朝廷上说,现在交趾兵不过万,正是攻打的好时候。朝廷就派萧注到桂州。

神宗召见萧注,问他到桂州后,用什么计策来攻打交趾,萧注回答说:"从前我的确曾说过我可以保证不用朝廷的兵马,自己就能攻打下交趾。那时,溪洞的士兵,大都是我招募的壮士、死士,一可当十,并且兵甲武器无一不精。如今,这两个优势都已经不存在了。况且交趾经营数十年,说他们'兵不满万'是谎言。" 神宗听后满心沮丧,又很感慨萧注的英雄迟暮。萧注到桂州后,各洞的首领都来拜访,纷叙旧情。萧注也是沿着曲折的山路,挨着探访自己曾经结交的故友,问询全族老幼的安好与否。同时,他也探听到关于交趾最近的真实情况,果然如他所料,交趾依然强盛,不是现在可以轻易攻破的。萧注身边总有人向他建议攻打交趾,并献上计策,萧注一概不听。

朝廷对萧注的举动甚为不满,就又免了他的官,令沈起代替他。召萧注回京城,他在回京城的路上去世,卒年六十一岁。

萧注一生光明磊落,胸有韬略,并且颇具胆气,豪放不拘。但是正因为他不拘小节,颇为世俗所不容,致使命运多舛,壮志未酬,最终默默离世。

萧伯英,萧注的弟弟,他也是谨遵父命,努力治学以求光大家门。仁宗年问,萧伯英考中进士,后来任秘书丞。他一生比较稳定,平素不与人争,不像萧注那样大起大落,名扬一时,但是,也可算是不违父愿,把家门发扬光大了。

萧元五兄弟萧陟的孙子有五个,他们分别是:萧元、萧充、萧兖、萧几、萧允。其中,萧元、萧充、萧兖三兄弟都因恩例被授予太庙郊社斋郎。萧几和萧允资料不详。

(四) 萧谔家族

萧谔是萧处钧的孙子辈,萧谔家族也是萧处钧家族的一支。因为所得资料有限,萧谔的父亲不可考。萧谔同萧世则、萧质一样,谨遵父命,为避乱世闲赋在家,但是,萧谔从没有放弃过读书学习,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要求特别严格,同时,也因为教子有方,他的四个儿子全中了进士,萧谔一家也因"四子登科"而传为佳话。虽然萧谔本人没有考取功名,更无政绩地位可言,但是因他笃子情深、教子有方,才促成四子登科的壮举,他对整个家族的兴盛可谓功不可没,因此,我们就用萧谔的名字给这个家族命名--萧谔家族。

1.世系

因为萧谔的父亲不可考,因此我们把萧谔作为这个家族的肇始者。第一代:萧谔。儒学不仕。

第二代:萧贺、萧贯、萧贲、萧实。他们都是萧谔的儿子,四子登科。

2.主要成员

萧谔、萧贺萧谔,闲赋在家,虽然无心考取功名,但是他从未放松过自己,一直兢兢业业,刻苦读书。并且严格教子,不许他们懈怠。

平日萧谔在乡里教书,以《诗》、《书》教授子孙。除萧谔自己的四个儿子外,估计当时同时就学的会有萧谔的从子萧固、萧陟,以及从孙萧洵、萧洞、萧注、萧伯英等人。如果说,萧家的深厚家学基础为萧氏子孙后来的崛起做了铺垫的话,那么萧谔这个直接的教授者,更是功不可没。他不仅对自己的四个儿子产生了深厚影响,对后来做了大官的从子从孙们的思 想和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萧谔不仅是自己这一支,而且是整个萧处钧家族的大功臣。

萧贺是萧谔的长子,咸平年间考中进士,累任京东转运使、御史,官终职方员外郎。其他资料不祥。

萧贯萧贯,字贯之,萧谔的第二个儿子,大中祥符年间考中进士,为甲科,宋史有传。萧贯不仅是个英俊豪迈、气势凛然的人,他还是个文采奕奕、倚马千言的才子。

萧贯历任大理评事、太子中允等职,仁宗即位,迁太常丞、开封府推官、京东转运使,知洪州、饶州,后迁兵部员外郎。

在他任京东转运使时,当时有个捉贼能手刘舜卿,这个人有个外号叫"刘铁弹"。为什么有这样的外号呢?有两个原因:首先,作为捉贼能手,刘舜卿特别擅长捕捉盗贼,盗贼们对他闻风丧胆,任是本领再大,也不敢碰触刘舜卿这个铁弹一般的人物。其次,刘舜卿屡立大功,不免产生骄傲情绪。仗着自己功大位高,平素对人呼来喝去,任意指挥,稍有不顺自己的意愿,就对人大打出手,可谓凶悍至极,大家都很害怕他,因此,一般人也叫他"刘铁弹"。刘铁弹不仅自己作恶,还怂恿自己的一批手下为所欲为,弄得人人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刘铁弹更加肆无忌惮,不时做些违法害民的事情。有些人因为太害怕他的势力,不敢上告,吃哑巴亏。有的人虽然上告,但是官府里的官员要么与刘铁弹有故交,要么惧怕他的势力,都不敢整治刘铁弹,最后还是百姓吃亏。一时间,人人谈"刘铁弹"而色变。

萧贯到任后,听说了这一大祸患,决心加以整治。他认为,刘舜卿团伙不过是小势力,擒住刘舜卿,其他人肯定会伏法的。于是,他逮捕刘铁弹,审问他的罪责,最后把他废为平民,发配到外地。果然,刘铁弹一倒,他的势力也随之倒下了。萧贯为民除了一大害,百姓都深感其恩,竞相传颂清官萧贯正直无私、不畏权贵的事迹。

后来,萧贯又被调到洪州和饶州,清官萧贯的美名也一路传播开来。当时出现了一个很凄惨的案件,即孙奇为情妇而杀子案。

孙奇,婚配杜氏。因为孙奇熟知法律条令,后被提拔为官员,派到四任职。孙奇一直嫌弃自己的结发妻子,又垂涎女色,他把杜氏一人留在家中,独自一人去四川赴任。到四川后,孙奇隐瞒了自己已经结婚的事实,向周氏求婚,很快就迎娶了周氏。性情刚烈的周氏后来发现了孙奇的秘密,决不甘心与其他女人共侍一夫,要到官府上告孙奇。初踏上仕途的孙奇很害怕因名声不好而被罢官,于是孙奇当场断发,表示立即休了家里的结发妻子杜氏,周氏才不再闹下去。

后来,孙奇又被升职到抚州任司法参军。孙奇见自己官运亨通,老毛病又犯了,把周氏一人丢在家里,带着与周氏生的儿子去抚州上任。不久孙奇在抚州又娶陈氏。几个月后,周氏得到孙奇另娶的消息,火速赶到抚州找孙奇理论。而此时,官运亨通又另结新欢的孙奇再不把周氏放在眼里,他一把把周氏推到屋外,揪住她给她看一张伪造的卖身券,还威胁她说:"你只不过是我的一个女奴,还敢扬言告我!"周氏不服,真到官府上告。孙奇为了消灭"证据",就把与周氏所生的儿子杀了。周氏悲愤异常,四处上告。可是因为孙奇有所打点,官府都以证据不足,不予受理。

周氏在绝望之际,有人告诉她:"你没有听说过清官萧贯大人的名声吗?他现在在饶州任职,你去他那里,或许可得伸冤。"周氏身无分文,把自己的遭遇写在布衣上,一路乞讨着赶往饶州,求萧贯为她伸冤。萧贯虽然明白抚州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他还是决定为周氏破例查办此案。最后,萧贯将孙奇逮捕归案,依法惩治。当时正值大赦天下,可是鉴于孙奇品行太过恶劣,萧贯还是革去孙奇的官职,发配到濠州。

后来,朝廷命萧贯营建皇太后陵,还未动工,就感染疾病。在病中他梦见,有个穿绿衣服的宫中人把他带到皇帝住处,因此做了《禁中晓寒歌》,这部作品文辞清丽,当时人将他比作李贺。不久后,萧贯就去世了。萧贯一生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临事敢为,不苟合于时,品德高尚,令人钦佩。

萧贲、萧实兄弟 萧贲,大中祥符八年(1016)进士;萧实,也中进士,二人生平资料不详。

(五) 家族风貌

临江萧氏家族,从整体看应该算是个开阖有度的大家族。他们从萧处钧开始,有三代人隐才不仕,后来又及时抓住机遇,给家族创造了发展的契机。

回顾这个家族数代人的作为,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家族有几点可圈可点的优良遗风:

第一、刻苦读书,以求上进。不管是在五代乱世隐才时期,还是在宋代彰显才识时期,他们家族的人几乎全都是自幼读经学文,颇富学识。并且他们家在宋朝为官的几代人,几乎每代都出过进士,甚至有"四子登科"的佳话流传。

第二、悖厚做人,清廉为官。不管是萧固还是萧燧、萧逵、萧贯,他们在人品上可称得上是高风亮节,不管正史野史都不曾记载过他们的不良事迹。并且他们在为官期间,不争不讼,正直无私,始终没有一人坠了临江萧氏的清名。

第三、社稷为重,个人为轻。正是这种品德使得萧固赢得了"有智谋、有气度"的赞誉;使得萧燧赢得了孝宗的"议论鲠切,不求名誉,纠正奸邪,不恤仇怨,全护善类,诚实不欺"的衷心称赞;萧逵也因此而被赞为"善知人";萧注也可以算是为国谋事不成的失败的英雄。

第四、以仁治狱,扶植良善。萧陟在为官期间,通宵达旦为人平反申冤,治狱以明恕著称;萧贯更是不畏权贵,不苟于时,救弱扶孤,成为佳话。萧燧在地方任职期间,也是秉守家训全力扶植良善。

(source: hi.baidu.com/桂林历史/blog/.../3ba84113e24535ddf7039ed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