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5, 2011

蕭友梅(1884-1940),Seow Yew Mei

蕭友梅(1884年-1940年),字思鶴,又字雪明,廣東省中山縣人,著名中國音樂教育家及作曲家。 有中國近代音樂教育之父之稱。

自小在澳門接觸西樂。1899年,就讀於廣州時敏學堂。 1901年,留學日本,攻讀教育學、鋼琴及聲樂。1906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回國後響應清政府留學畢業會考,獲得文科舉人。不久,又留學德國,往萊比錫大學及萊比錫音樂學院(Leipzig Conservatory of Music),攻讀哲學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17世紀以前中國管絃樂團的歷史研究》(1916)。同年10月,入柏林大學哲學系,及斯特恩音樂學院繼續研修。是中國第一位以外文取得博士。 1920年,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編審員。1921年,擔任國立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導師。1922年,經蕭友梅提議,"音樂研究會"正式改建為"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簡稱:北大傳習所),並擔任此該所教務主任。

1927年,蔡元培支持他籌建中國第一所專業高等音樂教育機構:國立音樂院。1929年9月,他把音樂院改組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1949年改"上海音樂院"),並且擔任校長,直至病逝。 親自設了"舊樂研革"課程(即中國古代音樂史),並自行編寫教材。上海音乐学院(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前身是由蔡元培和萧友梅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创建的国立音乐院;于1956年改现名.

1927年11月27日 国立音乐院
1929年9月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1941年 国立上海音乐院
1945年 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
1950年 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
1956年 上海音乐学院


蕭友梅亦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並進行創作的作曲家之一。一生作了100多首歌曲:《今樂初集》、《新樂初集》等。 尚有鋼琴曲、管絃樂曲、大提琴、弦樂四重奏、合唱曲等。 在過去多年,著名中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林聲翕曾跟從他學習和聲,而他也曾出版很多教材:《風琴教科書》(1924)、《鋼琴教科書》(1925)、《小提琴教科書》(1927)、《和聲學》(1927)、《普通樂學》(1928)等,還發表了超過50篇音樂論文。






Dr Seow Yew Mei/Xiao Youmei

Seow Yew Mei: Founder of Shanghai Academy of Music The founder of the Shanghai Academy of Music, Seow Yew Mei (1884–1940) was born in Xiangshan. He was Chin’s earliest well-known musician and composer. He obtained the rank of xiucai, an imperial title during Manchu dynasty. After studied classic and English in Macau, he went to Japan for further study, and came into contact with Dr Sun Yat-sen and joined the Tongmenhui. Once, Dr Sun had to hide in Seow”s apartment because the Japanese special branch want to arrest him by order of Qing administration.
In 1909, after graduated from Imperial University, he returned to China and served in the civil service for a short while.

In 1910, he did a post graduate studies in music in Europe and returned to China in 1920. He composed China first national anthem with the help of Cai Yuan Pei, the first princip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a prominent educator, he opened the Academy of Music in Shanghai. There were only 20 students, but he persisted saying that London Music Academy started, it had only 20 students.


Further reference:
1. 上海音乐学院官方网站,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ficial website; http://shcmusic.edu.cn/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汕头"萧广丰泰”长春酒。

为了“老字号”长青不衰

访萧氏香谷园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萧广丰泰”第四代传人萧有治中医师
林海莘


提起全聚德的烤鸭、同仁堂的药、东来顺的涮羊肉、六必居的酱菜,大家都知道这是京城的老字号招牌,你可知道,在我们汕头也有一个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这就是“萧广丰泰”长春酒。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也孕育了浓浓的酒文化,无论是品酒之道还是养生之道,人们的生活和酒总是密不可分的。药酒应用于防治疾病,在我国医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剂型之一,至今在国内外医疗保健事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中国的药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的,其中驰名中外的有八种,其中就有“萧广丰泰”长春酒。

近日,我们走访了“萧广丰泰”第四代传人萧有治中医师。聊起了“萧广丰泰”的起源,萧医师兴致勃勃,侃侃而谈。据萧医师介绍,清代道光年间,其高祖父萧介夫与曾祖父萧香谷游宦齐鲁,诗礼传家,文武兼修,深研岐黄,亦官亦医。萧香谷为官清廉,为人忠肃,乐善好施,济人燃眉之急,救人危厄之中,诲人改邪归正,在圣人故里颇有政声。任官期间,先后获道教异人传授秘方、秘法多项;又得改邪归正之江湖人士报恩赠献“贼方”。致仕还乡后,于家乡潮汕和平中寨米市内开创“萧广丰泰”祖店,制售长春酒系列产品,距今已170余年。由于萧家长春酒药香饱满、诸味谐调、风味独特、功效

明显,很快便行销潮汕大地,成为广大潮人的滋补佳品。

随着汕头开埠,萧氏酒业迎来了第一个全盛时期,长春酒由于功效显著名闻海外,产品远销南洋诸国,从而使得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26年萧广丰泰在汕头埠商平路、德兴路增设两个工厂,酿酒工艺不断改进,酒的品种不断增加。萧家先人顺应形势,先后将商标于英国、法国、暹罗等地政府注册,成为最早开拓国际市场的民族产品之一。当其全盛之时,甚至在东南亚形成了一种习俗,但凡家中有待产孕妇,家翁或家婆务必到集镇上购买若干瓶萧家“紫金龙酒”,供媳妇坐月饮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萧广丰泰”商标为国营酒厂注册使用。萧医师父亲萧振慈老先生遂重拾祖传秘方,于永平路祖宅悬壶济世,同时根据祖法在家中泡制少量药酒,供亲朋戚友饮用,其功效得到饮者普遍称誉。萧有治中医师自幼跟着父亲在药房配药,耳濡目染,对医学具有浓厚兴趣,长大后一直跟随父亲行医。萧医师动情地说:“我家的长春酒品牌自曾祖父萧香谷创办至今,已有170余年历史,几十年的从医过程中,我一直没有停止过制作和研究长春酒,深知长春酒的处方是祖国中医药文化的遗产。如果我没有想办法把这份珍贵遗产传承下去,而是在我辈人手上失传,我将永远不能心安!”

萧医师的儿子、萧氏香谷园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萧翰跟我们说,在他印象中,他父亲从来没有享受的概念,白天行医,晚上就在狭小的阁楼上捣鼓瓶瓶罐罐,好像永远不知疲倦。几年前,他们兄弟姐妹几人都劝父母亲不要再操劳了,干脆到东区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住下,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父亲反复坚持一句话:“什么时候我们萧家的长春酒能够再生产出来,你们再来劝我退休!”萧翰说,从他父亲身上,他真正学懂了什么叫执着、什么叫信念。

在香谷园酒业,我们看到了二面截然不同而又意味深远的招牌。一面招牌上的黑漆已经泛白,依稀可见“萧广丰泰”四个字以及“华世奎题”的字眼,落款的印章已经非常模糊。同行中有懂书法者直呼“文物”!原来这是天津“八大家”之一、晚清内阁阁丞华世奎的手迹。萧医师介绍,这是华世奎在品赏萧家长春酒后题下的牌匾,由于华世奎的推崇,使长春酒扬名京津,自此“萧广丰泰”牌长春药酒更加声名大震。另一面招牌是原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朱良所题的“萧氏香谷园酒业有限公司”。萧翰总经理介绍,朱部长闻悉萧家后人重新注册“萧氏香谷园慈记”商标并创办“萧氏香谷园酒业有限公司”后,很是感慨,欣然命笔为该公司题写牌匾。

萧医师饶有兴致地跟我们聊起了长春酒的制作,他说,现在有些制造药酒的厂家采用新型的蒸气高压制法,就是用药物与酒精蒸气高压而得。但萧氏香谷园一系列药酒都是保持传统的“冷浸提法”,严格按照古方,采用优质中药材,配以优质高梁酒浸泡后提取酒剂而成。故而,这些酒暖肾益精、祛风湿、强壮筋骨、调和气血、消除疲劳的功效比用蒸气高压制法的更加明显。萧医师说:“祖传制作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有效保持了药酒的纯正,我相信,随着我们的产品进一步推向市场,广大潮汕人民品尝之后,会对我们的药酒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这就是原来的萧氏长春药酒。”

一滴酒,足以映照出中华民族千年文化轨迹。萧医师说:“我愿做个传递手,把老一辈保留下来的长春系列酒传承下去,在用祖传的制酒技法虔制高品质酒的同时,把百多年萧家酒文化一并奉献给世人。”让我们祝愿这位年过花甲的创业者,必定能凭他的真诚、执着,带来长春酒的又一个春天。

(source: http://cs.dahuawang.com/view.asp?newsno=569)

Friday, October 7, 2011

萧佛成(1862-1940)

同盟会暹罗分会会长-萧佛成(1862-1940)

萧佛成(1862-1940年)字铁桥,祖籍南靖书洋乡,生于暹罗(泰国)曼谷。萧青少年时在曼谷读书,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他的老师高百传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逃往暹罗,以教书为业,萧受其革命思想的熏陶,养成急公好义爱国的思想。27岁时参加当地华侨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团体“三合会”。“光复会”在上海成立后,萧佛成等进步青年就与该组织取得联系,成立“光复会暹罗分会”,进行反清活动。1902年萧在曼谷创办《晨钟日报》,1904年与因反清逃亡海外的陈景华创办《华南日报》,后易名《湄南日报》,因报纸落入“立憲派”手中,肖佛成与陈景华于1905年另创办《华暹日报》,萧任社长,主编中文版,陈主笔政,肖的女儿主编泰文版。

《华暹日报》宣扬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抨击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宣传改善华侨境遇;主张华侨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介绍欧美资产阶级进步学说等。报纸竭力支持革命者同保皇的《启南日报》、《中华民报》展开论战。《华暹日报》在南洋华侨和当地人民中产生很大影响。

大力宣传、支持革命的《华暹日报》,引起孙中山的关注,1908年11月,孙中山为壮大同盟会力量,偕胡汉民到暹罗开展活动,萧佛成与陈景华组织数百名华侨在中华会馆集会欢迎并举行演讲会,孙中山在会上宣传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受到华侨的热烈支持与拥护。在孙中山指导下,暹罗成立了“同盟会暹罗分会”,萧佛成被公推为会长,陈景华为书记,会址设在华暹日报社。当时暹罗不准进行公开政治活动,华暹日报社成为孙中山指导、组织革命活动的临时秘密地点。暹罗趋向支持革命的华侨日多,同盟会会员发展到2000多人,暹罗各埠相继成立同盟会分会。


辛亥革命侨领肖佛成


肖佛成(1862—1939),字铁桥,生于曼谷。祖籍南靖县书洋,为明永乐年间从江西奉旨任福建督学的肖日种状元之后裔。肖氏祖上于明末因反清复明失败而逃往台湾。台湾归清后移居马六甲。至十九世纪初,祖辈再由马六甲迁暹罗(即今泰国),并在那里经商致富。

童年的肖佛成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其塾师高传百曾任太平天国军师,失败后逃往暹罗。年轻的肖佛成在老师的熏陶下,富于民族革命思想。既长,又获得当地律师资格。

清末,肖氏为中国同盟会暹罗分会会长,以宣传革命为宗旨,在曼谷创办《华暹新报》。民国初期,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

创办报刊 兴革命舆论

1888年,肖佛成27岁时参加暹罗“三合会"。为了使三合会成为具有战斗力的反清组织,肖氏和另一部份进步分子筹建“光复会”暹罗分会。1899年,光复会在香港出版第一份反清报纸《中国日报》,这对肖佛成起很大影响,肖即与《中国日报》人员联系,计划在曼谷筹办一份革命报纸。公元19魄年,《精光绪卅年),在一位得罪两广总督岑春煊而逃亡海外的广西知县陈景华的协助下,在曼谷创办《华南日报》。后因经济问题,该报改组为《湄南日报》。不久,清保皇派入暹活动,《湄南日报》内部分裂为革命与保皇两派。肖佛成、陈景华警蕈命派,遂于1907年集中力量创办《华暹新报》,肖氏任弛长,陈景华主笔政,肖氏女儿主编暹文版,致力弘扬巾华文化,宣传革命和改善华侨境遇,成为暹华的重要喉舌。该撤创刊后,即与保皇派《启南报》及民国元年刘茂新创办的反国民党为宗旨的《中华民报》对阵。1925年6月,广州发生“沙基惨窠”,《华暹新报》因刊载反对英国言论,被暹罗当局强令停刊,肖佛成亦被拘捕监禁。肖氏获释后经多方活动,、该报才子1926年9月15日获准复刊。迨至1929年,由熊文阶主办的《华侨日报》,言论与《华暹新报》相近,但其内容力求改革,《华暹新报》因而逊色,加上内部分裂,便于1932年停刊。《华逞新报》在创办25年中,不遗余力地宣传民主革命,成为推动辛亥革命和光复后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暹华社会影响很深。《华暹新报》停刊后,由该报主要成员陈暑木等接办《晨钟日报》.

追随总理革命之中坚

20世纪初,中国让会政治急剧变化,海外华人社会亦受到冲击,暹华社会尤为直接而显著。辛亥革命前夕,南洋各地积极参与革命的中坚人物,在暹罗当推肖佛成。

据《国父年谱》记载:“孙中山先生1902年到1903年间,游越南因曾由西贡来曼谷得识肖佛成,王杏洲、沈荇思,何少禧等。”肖佛成备受鼓舞,从此一直效忠孙中山先生。1908年11月,孙中讪和胡汉民等由新加坡到达逞罗访问期间,就是利用肖佛成的《华退新报》社址,作为对外联络、指挥工作的机关。孙中山先生抵遇后假中华会馆,对革命党人及爱国华侨数百人作公开演讲。遇罗当局则禁止孙进行公开政治活动,后经孙中山据理力争和肖佛成四出周旋,当局才同意孙等于12月14日离遣返回新加坡。就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成立“中国同盟会暹罗分会”。会址设在《华逗新报》楼上,公举肖佛成为分会长,陈景华为书记。肖佛成并与胡汉民结下友谊,积极开展革命工作,筹集革命活动经费。肖佛成自称: “总理虽然离开暹罗。但趋向革命白人日多一日,初期人数大约二干人。”此时各埠都设立同盟会分会。

暹罗同盟会员对革命提供捐款援助。1907年一1908年4月,孙中山在西南六次起义中所用去的20多万港元,其中由遏罗和安侑华人合捐的即达6万港元之多。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川去18万余元,其中六分之一来自遇岁和越南。民国建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暹罗华人在曼谷中华会馆筹款,数日之间筹集40余万元支持南京临时政府。

坚定不移讨袁反军阀

民国初期(1912—1924年),国内政局多变,派系林立,反复无常。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所进行的第二次革命,先是讨伐袁世凯专制,继以反对军阀刈据。在这情况下,过去参与反清的革命党人继续奋斗者有、消极疏远者有、反叛者亦有。暹罗华人社会受国内影响亦分裂为“拥孙”(孙中山)和“拥陈"(陈炯明)两个壁垒,肖佛成坚定不移地支持孙中山讨袁和反军阀的立场。肖氏云:“总理让政权与袁世凯,首先反对的是驻暹本党同盟会。到总理第二次革命失败,本党改为“中华革命党”(1914年7月问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成立>,凡讨袁讨陈(陈炯明)诸役,暹罗同志源源筹款接济不绝……”1915年2月,负责暹罗党务工作的陈逸川和冯熙周上书孙中山,要求委派肖佛成主持暹罗方面的中华革命党。孙接信后毫不迟疑地委派肖佛成为该地区的支部长。

肖佛成为孙中山的讨袁护国斗争而积极筹款。肖氏曾一次亲手筹寄一万二干九百多元巨款给孙中山,同时艰辛地往返于国内及亚洲各地,做反袁联络工作。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据暹罗总支部代表王斧等向广州的报告称:“其援助广州省港罢工的经费约十万元。”当时暹罗政府禁止汇寄,是派专人冒险携带回国的。1926年广州北伐军兴时,他们又捐资购买飞机一架;、为数亦万元。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暹罗党务在肖佛成主持下,蓬勃发展,党员达三万余人,国民党中央把暹罗地区的党部提升为总支部,相当于国内省级党部,辖廿一个支部,九十多个分部。同年,国民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肖佛成当选为暹罗地区代表出席大会。

1926年肖佛成参加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届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他在会上要求政府采取保护华侨的有力措施。1928年6月8日,肖佛成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侨务部常务委员时(之后曾一度任侨务部长),曾返回暹罗,参加因“济南惨案”而激起的华侨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暹罗当局对此政治括动严加取缔,并要追查责任。肖佛成亲自出面,与暹当局交涉,才得以息事。曼谷华侨还为“五卅惨案”受害同胞捐助一笔巨款慰问。

公开弹劾蒋介石

1929年,南京召开国民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肖佛成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因为他在国民党内具有元老地位和海外发言权威,便代表国民党政府和暹罗政府谈判,签订了改善华侨处境的条约。

1931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长胡汉民因与蒋介石政见分歧而被拘押。4月30日,肖佛成、林森、邓泽如、古应芬以中央监察委员身份提议弹劾蒋介石“陷害同志以树立个人权势”。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当时掌握广东军权的陈济棠、汪精卫、孙科、陈友仁、唐绍仪等人的支持。于是国民党第一,二、三届中央委员的全体成员在广州召开特别会议,公开倒蒋,在广州另行成立国民政府。肖佛成成为两广倒蒋集团的重要成员。

同年9月,日军侵袭沈阳,开始向东北大举进军,为应付国难,国民党双方言和,一触即发的内战因而得到避免。日本入侵促使国民党领导人的团结、宁穗分裂得以缓解。国民党政府于是在年底改组,肖佛成当选为国民党政府委员。

1934,1939年上半年,邓泽如、胡汉民先后逝世、肖氏是国民党在广州的仅存元老。但是他没有实权,而且身体日益衰退,他以奕棋为消遣,经常招待一些职业棋手。1937年夏,中日战争爆发,他返暹罗第二故乡。1939年6月卒于曼谷,享年七十七岁,安息在福建会馆开辟的“闽山亭”。

肖佛成幼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并与国内知识分子交往,由关心祖国而至于参加孙中山先生之革命运动。暹罗华人众多,在他的领导影响下,清末民初,始终成为国内革命的重要支援力量。肖佛成在辛亥革命与民初革命中,有着重要贡献.

(source: unknown)

Wednesday, October 5, 2011

潮阳历代萧氏进士列表

潮阳历代萧氏进士列表

原潮阳县历代文进士95人,其中唐朝1人,后唐1人,宋朝正奏35人(不含许申一门八进士)、特奏3人、赐同进士1人,元朝4人,明朝31人(不含现属惠来县的林逊),清朝19人。萧氏 7人.

1. 咸淳四年戊辰科 萧规 1208年 1274年 容州文学 正奏第五甲,汝潮萧氏始祖萧洵之孙

2. 宣德二年丁未科 萧銮 字景和 县廓都(今潮阳区文光街道) 山西副使 萧德俊曾孙

3. 成化二年丙戌科 萧龙 字宜中 1434年 1512年 县廓都(今潮阳区文光街道) 南京户科给事中,后谪戍万全,10年还授指挥佥事。 萧德俊玄孙

4.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 萧与成 字宗乐,号铁峰 1494年 1579年 县廓都(今潮阳区文光街道) 翰林院修撰

5. 嘉靖二十年辛丑科 萧端蒙 字曰启,号同野 1521年 1554年 县廓都(今潮阳区文光街道) 巡按贵州、江西 萧与成之子
6.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 萧定 字彦得 1562年 县廓都(今潮阳区文光街道) 后移居澄海,为澄海萧氏开基人

7.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萧重光 字碧波 1718年? 1798年 南桂坊 定襄县知县

萧与成(1494年-1579年),字宗乐,号铁峰。广东潮阳县(今属潮阳区)人,长子为萧端蒙。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进士,授以翰林院国史检讨 [参 1],参与预修《明武宗实录》,后升为修撰承务郎。两年后以“丁外艰”告老返乡。乡居期间,时值倭寇扰乱中国沿海地区的高峰期,曾组织抗击倭寇。

潮州城牌坊街有四进士坊,为他与明正德十二年丁丑科同是潮州府进士陈大器、薛侃、苏信所建。

江西宁都萧氏

江西(Jiangxi Province)

View Larger Map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2008年底人口4400.10万人。省会为南昌

据全国萧姓人口分布资料显示,江西是全国萧姓最多的省份之一。《中华名门才俊萧氏名门》中说萧姓人口尤以湖南、江西、四川、湖北、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为最.



红军祠堂萧氏大宗祠



江西萧氏(Jiangxi Xiao)

东晋永嘉之乱,萧嘏领族人百余口南迁江西,留居于豫章郡(今南昌),建昌邑庐陵郡(辖今吉安与赣州)。宋代时萧梅轩携全家40余口由江西泰和入福建,留居于汀州宁化石壁。子孙复分迁长汀、上杭、永定。宋末,又南迁广东梅州、兴宁、大埔。后裔分迁饶平、肇庆、阳春、阳江、平远、五华等县。后代萧伯成、萧觉回迁江西庐陵、泰和。一系萧调元宋代任汀州太守,为入汀州始祖,子萧三十一郎留居汀州府,后分迁温家畲。《兰陵肖三一公九修族谱》载,晋咸和间(约330年),避逆贼乱,济阴太守裔公孙百余人徙豫章建昌。

据肖坊继龙墓碑载,肖继龙(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生),由乐安山湾徙居宁都肖田肖坊。萧(肖)氏后裔分居宁都赖村、田埠、肖田、会同等地。南宋之后迁汀州、宁化、兴宁、南雄等县。《兰陵肖氏九修族谱》值南唐时变,于宋开宝八年(975年)迁永丰螺溪白沙。萧(肖)姓经南迁1700余年的发展,成人才济济的很有影响的客家大姓。

肖田乡(Xiaotianxiang)
江西省宁都县肖田乡(Xiaotianxiang)肖田街河西有一座“萧氏大宗祠”,宁都大部分萧氏族群,均属此祠分衍开族于全县各地。据族谱记载:肖田萧氏始发祖继珑公;曾孙世杰公(字行君十二)生友诚,友彬,友进,友定,友明五子,从北宋末年至元、明、清各个时期陆续向全国各地及海外分流徙居,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总人口5-6万人左右。 宗祠建于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0年),总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

赖村镇(Laicunzhan)
铜锣丘萧氏宗祠位于宁都县赖村镇(Laicunzhen)铜锣丘(Tongluoqiu),铜锣丘萧氏发源于宁都县肖田乡萧氏,归宗于兰陵堂,肖田萧氏源远流长,宗亲遍布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江西赣州宁都县肖田乡(Ningdu County, Xiaotianxiang)

赣州市(Ganzhou prefecture-level city),简称虔,常称为赣南地区,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赣州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2005年,赣州市辖1区、2县级市、15县、138镇、145乡、8街道办事处。另有5个管理区,10个营林林场。

市辖区(District):章贡区(Zhanggong District)。
县级市(County level city):南康市(Nankang)、瑞金市(Ruijin)。
县(County):赣县(Gan)、兴国(Xingguo)、于都(Yudu)、宁都(Ningdu)、石城(Shicheng)、会昌(Huichang)、寻乌(Xunwu) 、安远(Anyuan)、定南(Dingnan)、龙南(Longnan)、全南(Quannan)、信丰(Xinfeng)、大余(Dayu)、崇义(Chongyi)、上犹(Shangyou)

Ganzhou(赣州市) also contains the largest Hakka community in Jiangxi. Almost all the people in Ganzhou speak Hakka except the urban area (Zhanggong District),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Southwestern-Mandarin-speaking "dialect island".

宁都县(Ningdu County)在中国江西省东南部、贡水支流梅江上游,是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宁都县现辖12镇12乡:

镇:梅江镇、青塘镇、长胜镇、黄陂镇、赖村镇、固村镇、洛口镇、东山坝镇、石上镇、小布镇、田头镇、黄石镇
乡:大沽乡、东韶乡、肖田乡、对坊乡、钓峰乡、安福乡、蔡江乡、湛田乡、会同乡、田埠乡、竹笮乡、固厚乡



View Larger Map

肖田乡(Xiaotianxiang)

一、肖田乡概况

肖田乡位于宁都县北面,北纬27o02′,东经116o05′,距县城75公里,东邻南丰、广昌县,南邻洛口,西接东韶乡,北连宜黄、乐安县,系四县交界处,总面积228.86平方公里,山林覆盖面积258405亩,占山地面积的83%,林木蓄量达91.2万立方米,非林用地面积53040亩,占总面积的17.03%。现辖八个村委会(在2003年前辖九个村委会),83个村小组,149个自然村,现有农业人口7755人,1883户。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15631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乡人民政府驻肖田墟镇。乡内有肖田、吴村两个墟场,肖田墟逢农历二、五、八为墟日,吴村逢农历三、六、九为墟日。

   乡办企业有竹木加工厂、电站等,肖田历史悠久,在带源屋背山上,发现西周——春秋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出土古代石器和残陶片等。名胜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朗际村的“贞节牌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带源村的“尚义牌坊”和美佳山村的“赖氏祠堂”,大龙山古寺,美佳山的热水温泉等。

   二、历史沿革和地形气候
   1、“肖田”名称由来:据当地老年人及古墓碑文记载元朝本月年间肖氏在此开拓并建村因以肖姓定名为肖田。
   2、历史沿革:肖田在解放前夕本为乡,隶属洛口区,解放后成立肖田乡政府属洛口区政府,1951年为属第十区(吴村),1952年春成立互助组,1953年冬成立高级社,均属第十区管辖。1955年8月,肖田与带源、朗际、柏树合并为乡,属洛口区。1958年起,改为大队,属吴村公社,1968年公社自吴村迁驻肖田,成立肖田公社。1984年间,公社进行建乡换届选举工作,在6月18、19日召开了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将肖田公社改称为肖田乡人民政府至今。
   3、地形:肖田河自北向南流往洛口,沿河两岸崇山峻岭,全乡南部属丘陵地,东西北部山地,海拔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面的大龙山,其海拔1252米,朗际王陂章主峰高达1266.8米。
   4、气候:气候偏冷,常年气温15℃,最低气温为摄氏零度以下,最高气温为39℃,全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3-6月份雨量为全年的50-55%,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

Xiao-Li Meng - Professor of Statistics and Department Chair, Harvard University

Xiao-Li Meng

Xiao-Li Meng is an award-winning Chinese-American statistician, and the Whipple V. N. Jones Professor of Statist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 received the COPSS Presidents' Award in 2001. He has written numerous research papers about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algorithms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Since 2001 Meng has been Chair of Harvard's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where he has helped create innovative new statistics courses designed to give students a more positive impression of the subject. He edited the journals Bayesian Analysis from 2003 to 2005 and Statistica Sinica from 2005 to 2008.

Meng received his B.Sc. from 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 in 1982 and his Ph.D. in statistic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90. He was elected a 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n 1997 and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in 2004.5]

Whipple V. N. Jones Professor of Statistics and Department Chair

Research Interests
• Statistical inference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data, pre-processed data, and simulated data.
• Quantifying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in scientific studies, particularly for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Statistical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al issues, such as multi-party inferences, the theory of ignorance, 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Bayesian and frequentist perspectives.
• Effective 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algorithms for Bayesian and likelihood computation;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especially perfect sampling.
• Bayesian inference, ranking and mapping.
• Multi-resolution modelling for signal and image data.
• Statistical issues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Modelling and imputation in health and medical studies.
• Elegan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ducation
• 1990: Ph.D. in Statistics - Harvard University
• 1987: M.A. in Statistics - Harvard University
• 1986: Diploma in Graduate Study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P.R. China
• 1982: B.S. in Mathematics -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P.R. China
Experience
• 2001 - prese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Harvard University
• 2001 - 2005: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and the Colleg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91 - 2001: Assistant/Associate/Full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and the Colleg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93 - present: Faculty Research Associate, Population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NORC),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82 - 1984: Instructor of Mathematics, Department of Basic Science,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Shanghai, P.R. China
Sample Publications
• Nicolae, D., Meng, X.L., and Kong, A. (2008) Quantifying the Fraction of Missing Information for Hypothesis Testing in Statistical and Genetic Studies (with discussion). Statistical Science 23, 287-331. Main paper (287-312) and Rejoinder (325-331).
• Kong, A., McCullagh, P. Meng, X.L., Nicolae, D. and Tan, Z. (2003). A Theory of Statistical Models for Monte Carlo Integration (with discuss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B 65, 585-618; JSTOR.
• van Dyk, D.A. and Meng, X.L. (2001). The Art of Data Augmentation (with discussio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Graphical Statistics 10, 1-111. Main paper (1-50) and Rejoinder (98-111).
• Meng, X.L. and van Dyk, D.A. (1997). The EM Algorithm - An Old Folk Song Sung to a Fast New Tune (with discuss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B 59, 511 - 567; JSTOR.
• Gelman, A.E., Meng, X.L. and Stern, H. (1996). Posterior Predictive Assessment of Model Fitness via Realized Discrepancies (with discussion). Statistica Sinica 6, 733-807.
• Meng, X.L. (1994). Multiple-Imputation Inference with Uncongenial Sources of Input (with discussion). Statistical Science 9, 538-573. Main paper (538-558) and Rejoinder (566-573).
Curriculum Vitae (contains links to some lecture videos and articles)
http://www.stat.harvard.edu/faculty_page.php?page=meng.html

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大馬惠州蕭氏 - 蕭觀姐 & 蕭邦榮

大馬惠州先驅人物選錄-蕭觀姐


蕭觀姐來自廣東惠州龍崗坪地縣四方埔村,20多歲隨親人南來,于1892年抵達馬六甲,最初在彭亨務農,兩年后移居芙蓉。后來得知日叻縣內的知知港錫礦豐富,又是惠州客家聚居的新天地,于是決定遷至知知港。

在教會協助下,他成功申請到一大片土地來開采錫礦及種植香蕉、木薯、蔬菜等作物。

知知港的历史要追溯到130多年前。当时,坪地四方埔村的萧观姐从家乡来到马来西亚谋生,与萧谭、萧风三位宗亲在知知港开采锡矿。在積蓄一筆本錢后,他回到中國祖居地招募一大批同鄉(超過1千戶家庭)到知 知港從事采礦工作,因此蕭觀姐對知知港客家族群的發展有貢獻。后来,萧观姐动员坪地乡亲到马来西亚谋生,得到了广大坪地乡亲的热烈响应。当时,坪地的几十个村庄,村村都有人到马来西亚谋生。于是,在萧观姐开办的矿山附近,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坪地乡亲聚居在那里,并逐渐形成了坪地人的村落。这个村落就是现在被当地人称为“马来西亚的坪地”的知知港。

由于同鄉主要來自同一村落,因此姓蕭的村民特別多。據說只要鄉人皈依天主教,蕭姓族人將獲得 船票,到了知知港的每戶人家可獲5百元開墾費及5英畝工地種樹膠,有關費用等族人有錢才歸還。

随后,他在森美兰州芙蓉市买下了大片的土地,又到香港、上海开办了橡胶厂、鞋厂。

蕭觀姐發財致富后不忘傳教,發展教育及社會福利事業,曾出資在知知港聖堂凹興建天主教堂,開辦育才學校及老人院。凡是鄉人願信仰天主教者,均可向他先貸款來開芭及從事種植業。

上个世纪20年代,萧观姐投资在坪地四方埔建立三德学校;二十世纪30年代,40多名知知港华侨又捐款在坪地建立了兰陵学校,推动了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后来,去马来西亚谋生的坪地乡亲越来越多,使知知港的坪地乡亲越来越兴旺。至今,知知港现有人口与坪地家乡的原住居民人数居然不分上下。

后來他志圖別業,赴芙蓉及吉隆坡謀求發展,投資屋業,并定居芙蓉。1929年5月4日,他走完人生之路,遺體安葬于芙蓉天主教墳場。

蕭邦榮

雪隆惠州會館創立於一八六四年,其時,先賢甲必丹葉亞來創設“惠州公司”於今之吉隆坡羅爺街吧生河畔,供南來拓荒之同鄉歇息。一八六八年後遷至吉隆坡茨廠街現址。
由於南來同鄉日眾,而年幼子弟須受教育,乃於一八八四年附設私塾於會館內,并從惠州家鄉聘請舉人葉樹綱先生負責教學工作。
一八八五年四月,甲必丹葉亞來公不幸病逝後,乃由先賢葉致英公繼任華人甲必丹。葉公與其女婿蕭邦榮公、先賢葉傑良公等領導本會,將本會原有之簡陋會所改建為富麗堂皇,雕梁畫楝,美奐美侖之中國式館宇,并邀得北京御史先賢鄧承修公書贈牌匾“惠州會館”四字懸於會館門上。

Wednesday, August 17, 2011

Dato Siew Ka Wei(萧家伟)

Dato Siew Ka Wei(萧家伟)

Siew Ka Wei(萧家伟), as the meaning of his Chinese name ka-wei(家伟), which means the family's great, he is not only the great son of his father Siew Nim Chee, another famous Xiao in Malaysia. He is the top corporate man in Malaysia from the surname of Xiao family.

Dato Siew Ka Wei is the only son of late Siew Nim Chee(b 1923-d 2008)and Lim Cheng Yoke. Dato' Siew Nim Chee, is the first Malaysian to get into Cornell, a prominent academic, civil servant and corporate figure, who held positions in University Malaya, Bank Negara, Esso Malaysia Bhd, Magnum Corp Bhd and Genting Bhd.

Dato’ Siew Ka Wei graduated with a Bachelor of Science (Hons) degre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from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London, United Kingdom.

He has extensive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petrochemicals lo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for more than 30 years.

He was the Chairman of the Malaysian Chapter of the Young Presidents Organisation (“YPO”), an international grouping of more than 10,500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and leaders of major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over the world. He became a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Board of Directors of YPO in 2000 and served until 2003 during which he was the Chairman of YPO’s Global Leadership Congress held in Beijing, China.

Dato’ Siew is currently the Group Managing Director of Ancom Berhad(from 30-7-2003) Dato' Siew joined the Board on 23 October 1985. and the Deputy Chairman of Ancom Logistics Berhad (formerly known as Tamco Corporate Holdings Berhad).

Dato’ Siew is a substantial shareholder of the Nylex Malaysia Berhad. Joined the Board on 12 October 1999. He became the Group Managing Director on 29 January 2002.

Siew is also a partner at Redberry and Meru Utama, two firms involved in outdoor advertising. Redberry is a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group that owns and operates some of Malaysia’s most respected and relevant media properties, delivering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solutions across multiple media platforms, from TV to out-of-home, retail, print and more. Operators of Bernama TV, Malaysia’s only 24-hour news channel which reaches 3 Million households, Redberry also owns the country’s oldest newspaper, The Malay Mail and the country’s most influential all-business daily, The Malaysian Reserve. As the exclusive concession holder for Malaysia’s major highways and its airports, the out-of-home solutions business, which includes Focus Media, Pointcast and Meru Utama reaches over 900,000 people every day along with millions of visitors to Malaysia every year.( http://www.redberry.com.my/about.html)

He was mentioned in the Edge Daily as Newsmaker of the year 2009

Corporate Background

He serves as Deputy Chairman of Tamco Shanghai Switchgear Co. Ltd. He serves as Vice Chairman of Ancom Logistics Berhad and served as its Deputy Chairman since August 20, 2004. He has been a Director of Ancom Logistics Berhad since October 17, 2011. He has been Non-Independent Non-Executive Director of Nylex (Malaysia) Berhad since October 12, 1999. He has been a Director of Ancom Bhd since October 23, 1985. He served as Director of Pato Chemical Industry Public Co., Ltd. since 1998. He served as Non-Independent Non-Executive Director of E&O Property Development Bhd (Previously, Kamunting Corporation Berhad) from November 7, 2001 to August 2, 2004 and Eastern & Oriental Berhad since May 28, 1999. From 1998 to 2000, he served as Director of Acron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I am not able to obtain his Xiao family ancestry background, I only known the father Siew Nim Chee is from Guangzhou, China. Maybe, Huizhou Hakka Xiao, like the one from Titi, Negeri Sembilan.

Sources:

1. Annual Report of Ancom Berhad
2. Annual Report of Nylex Malaysia Berhad
3. Official website of Redberry; http://www.redberry.com.my/about.html)
4. The Star,http://biz.thestar.com.my/news/story.asp?file=/2008/2/5/business/20239943&sec=business
5. Victoria Institution; http://viweb.freehosting.net/vir_SiewNC.htm)

Sunday, August 14, 2011

Ricky Xiao Huang-Chi(蕭煌奇)

Ricky Xiao and Tiger Huan Live In Penang

Wednesday, 10 August 2011 23:33

Event: Ricky Xiao and Tiger Huan Live In Penang

Date: 10 September 2011

Venue: PISA Penang , Indoor Stadium

Time: 8.00 pm onwards

Star Planet brings you two of Taiwan’s popular artists, Tiger Huang Xiao Hu and Ricky Xiao Huang Chi to our beloved Penang Island. Don’t forget to catch both of them in action on the 10th of September 2011 at PISA indoor stadium!

Acclaimed one of the top live entertainers in Taiwan, Tiger’s deep voice and soulful style is unique, and over the years has attracted many fans. Tiger has won outstanding music awards as the Best New Idol and the Best Recording in Taiwan. Between 1993 and 1994 Tiger Huang released three English albums 'The Rose', 'Over the Rainbow' and 'All By Myself' which garnered her many new fans in Taiwan and also in the overseas market. Her song “Not that simple” which is composed by Xiao, defeated alls and won the Best Top 10 KTV songs 2010. This year, Tiger Huang is back with her latest Mandarin album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which also hit the street with a big bang.

Ricky Xiao Huang-Chi was born blind due to congenital cataracts but he never viewed his eyesight as a handicap and he started explore life and express himself through music. Xiao started out his music career with his first personal album entitled "You are My Eyes in 2002 and was nominated the “Best Composer” i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 He became better known after winning the Best Tai-pop male artist 2008 award i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Xiao has released 5 albums namely “You are my Eyes”, “Black Guitar”, “Our Story”, “True Love” and “I am Ricky Xiao”. His song “Last Train” released in his new 2011 album has also become a top Karaoke hit.

Jointly organized by Star Planet and Warner Music, tickets will be open for sale from June 25 2011 with a 10% discount on the first 500 tickets sold. For tickets, call Star Planet 03-92233667 / Ticket Charge 03-92228811 / Genting 03-27181118 or visit www.starplanet.com.my

(source: http://visitpenang.gov.my/portal3/penang-tourism-news/1381-ricky-xiao-and-tiger-huan-live-in-penang.html)


Sunday, August 7, 2011

David H Xiao

David H Xiao (born November 17, 1960) is a Canadian politician and current Member of the Legislative Assembly of Alberta, representing the constituency of Edmonton-McClung as a 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Xiao was born in Guizhou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 His father was an accountant in the coal mining industry and his mother was a teacher. After graduating with a Bachelor of Arts i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the Beijing Second Language Institute, Xiao began working as a translator and eventually got into business, which gave him the opportunity to travel to Canada. He moved his family to Edmonton during the Tiananmen protests in China, seeking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In Canada, Xiao was a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before entering public life, working in consul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ublishing, commercial real estate and marketing. As a business consultant, Xiao worked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biggest companies, including Nortel, Bombardier, Motorola, and various Canadian publishing companies. In addition to the BA in English literature, Xiao has a diploma in geological science from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Mining. He has also studied business through NAIT and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Mr.Xiao has spent a great deal of time trying to get elected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e sought the Conservative Party nomination in several ridings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Having been unsuccessful in all his federal attempts, and barred from competing for a federal nomination again, Mr. Xiao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provincial politics. Xiao first sought public office in the 2008 provincial election in the constituency of Edmonton-McClung. In that election, Xiao defeated first-term Liberal incumbent Mo Elsalhy by 1216 votes to win the riding. After the election, he was named Parliamentary Assistant to the Minister of Employment and Immigration, Hector Goudreau. Politically, Xiao has been a member of the federal Reform and Canadian Alliance parties, and served on the Edmonton-Leduc board of directors for the 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

Xiao is married to Alice and together they have two sons, Allen and Andrew. He also considers himself a tea connoisseur. He collects tea pots and enjoys cook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Xiao)

Saturday, July 16, 2011

Seow Keng Lin, Siam

Seow Keng Lin (b 1862 Singapore – d 1933 Bangkok)

Mr. Seow Keng Lin, the son of Mr. Seow Teck Boo, was born in Singapore in 1862, and after receiving an English education at Raffles Institution, he entered the service of Messrs. Guthrie & Co., a wellknown firm in Singapore, where he remained for five years. Arriving in Bangkok in 1885, he joined the firm of Messrs. Windsor & Co. three years later as an assistant. Subsequently he was promoted to the responsible position of compradore, and now controls the whole of the firm's buying business in rice.

In many other directions also Mr. Seow Keng Lin's business enterprise has manifested itself. He holds the post of compradore to the firm of Messrs. Steel Bros., and is a large rice and general broker, handling a great deal of the rice output of many of the mills in Bangkok. He is a member of the committees of the local Chinese club, of the Chinese hospital, and also of the new Chinese
school which is now being established.

(source: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Siam: its history, people, commerce,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by Arnold Wright, Oliver T. Breakspear)

MR. SEOW KENG LIN. Death In Bangkok At Age Of 70. The death has taken place, says the Bangkok Times, of Mr. Seow Keng Lin, who was over 70 years of age and came to Siam from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some 50 years ago. Although a senior member of the Strait born Chinese, he led a quiet life. He was well known to influential rice millers, and served as rice compradore for Windsor & Co, before joining Steel Brothers & Co Ltd, also as rice compradore. He was with this firm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The Straits Times, 4 July 1933, Page 12)

Tuesday, July 12, 2011

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

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于2010年4月21-22日在潮阳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萧氏宗亲共2000多人出席。

21日晚,在汕头帝豪大酒店举行隆重欢迎晚宴。

22日上午,在潮阳四序堂举行隆重的祭奠萧氏始祖萧何公及潮阳萧氏祖。

下午,在帝豪大酒店举行学术研讨会,主要内容有:1,密切两岸萧氏宗亲联系,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共同发展;2,认真贯彻国家实施推广标准简化汉字的通知,萧姓不能简作“肖”的问题;3,关于中华萧氏统谱相关问题;4,齐梁文化与萧氏家族的关系。整个会议隆重而热烈。大埔派出兰陵福利会和萧氏文史研究会两个代表团,共二十多人出席会议。)

由于历届大会参会的不乏商界精英,各地政府看准商机都争着要举办下届大会,下届(第8届)举办单位为台湾萧氏宗亲总会



附:各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

第一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香港萧氏宗亲总会。时间:1993年3月28日。地点:尖沙咀海洋皇宫大酒店。主席:萧承忠,
第二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泰国萧氏宗亲总会。时间:1995年6月25日。地点:曼谷大皇宫大酒店。主席:萧英
第三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新加坡萧氏宗亲总会。时间:1996年6月30日。地点:新达城国际会议厅。主席:萧诚源
第四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台湾萧氏宗亲总会。时间:2004年2月28日。地点:高雄圆山饭店。主席萧登波
第五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马来西亚萧氏总会。时间:2006年6月10日。地点:巴生福建会馆。主席:萧楚钗
第六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福建萧氏宗亲联谊会。时间:2008年3月25日。地点:晋江市宝龙大酒店。主席:萧清伦
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广东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会。时间:2010年4月22日。地点:汕头市帝豪大酒店。主席:萧锡水
第八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 举办单位:台湾萧氏宗亲总会. 时间: 2012225()26(). 地点:台湾彰化体育馆. 主席:义明

第九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举办单位:泰国萧氏宗亲会.时间:2014年. 地点: 泰国. 主席:?

潮阳萧氏四序堂大事(2)

1912年 民国1年

邑人萧锣建“澹园”竣工。澹园位于广东潮阳棉城中心、察院巷中段。是一座书斋式与园林相衔接的建筑。园的南端是假山,由假山石垒成。园林中段是花圃。其后便是书斋。整个园林约2亩地,假山和书斋占一半左右。晚清状元夏同和为“澹园”题匾:“海滨邹鲁,城市山林”。

1919年 民国八年

萧德宣(1897-1973),讳学梅,乳名登波,名亮开,字寒松。民国8年(1919)德宣于北京大学求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后深深认识到如不振兴教育,国家难以富强。于是北大毕业后,即返原籍任潮阳县立中学校长(址在东山)。任职期间,锐意兴革,亲往南洋募捐,建筑校舍大楼,开辟运动场,复建“望仙桥”及构造“水仙宫”,以为校园景点。在校五年,绩效斐然。民国16年德宣应汕头市市长萧冠英之聘任市府秘书。民国20年德宣赴上海,任上海潮州同乡会救国委员会交际主任兼编辑主任,襄助十九路军抗战。

民国21年(1932),德宣襄理福建诏安县二世祖昭元公墓迁葬事。后应潮阳县长方瑞麟之力聘,出任潮阳县立师范学校校长(校址东山)兼任东山兴建中山公园总务主任。民国25年,再任汕头市政府教育科长,民国27年,出任潮阳县立第一中学校长。日军攻占潮城,带第一中学迁入贵屿。后携眷住两英圩。民国34年日军投降,德宣率眷回潮城修理萧氏始祖祠,二房祖祠及修整住宅。民国36年,出任潮阳县教育会理事长及县参议员。民国38年德宣只身转道兴宁至广州达香港,于香港任教文化中学。越二年,赴台于基隆高级水产学校任教,直至退休。1973年逝,享寿77。

1923-1925年 民国12年至14年

萧锡三在法国里昂大学留学,周恩来任共产党留法总支部书记,萧锡三任总支部执监委员,同时任国民党里昂大学支部委员。萧锡三,别名韵庭,县廓都人。民国18年回国,历任民国政府广东省建设厅高级技正、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代理校长等职。民国20年被选为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专门委员、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1952年由中山大学调往华南师范学院(后改为华南师范大学)任化学系教授,一度代理化学系系主任。1978年10月离休,1985年逝世,享寿88岁。

1924年 民国13年

萧英出生于泰国黄魂,祖籍广东峡山东沟。少跟随其父经商,后自营地产业务及印务业,是扶轮贸易有限公司及灿华丽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历任泰国萧叶钟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泰国萧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永远名誉理事长、泰国潮阳同乡会名誉顾问,泰国黄魂学校校董会永远名誉会长。

1927年 民国16年

广东潮安县龙湖乡院巷人萧可亭南渡新加坡当店员。几年后,自创商业。后又与许崇德合资在印尼巨港经营橡胶生意。旋改行经营木材,曾任巨港木材公司及木材出口公司董事长。1999年逝世,享年89岁。

1929年 民国18年

萧开周出生广东棉城新宫乡。1943年投身革命,参加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华北战役、武汉渡江战役、解放广州。1951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停战后,回国。尔后在中南局、湖南省工作,累官至副省级离休。

是年萧吉珊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长、当选为国民党南京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兼党务委员。萧吉珊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广东黄陇都东沟(今属峡山)人,父日初,是暹罗侨商。民国20年,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常委、当选国民党“四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海外委员会委员。民国21年任宣慰华侨专员。民国24年,当选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民国27年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副部长兼南洋研究所所长,曾赴美洲发动华侨捐抗日军饷。民国34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民国35年、37年先后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后曾任台湾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56年由泰国赴柬埔寨时因车祸去世,享寿64岁。

1931年 民国20年

萧汉龙出生于广东汕头。累任汕头市金沙区区长、区委副书记,汕头市综治办副总指挥。

1933年 民国22年

位于福建诏安深桥镇的萧叶钟始祖、潮阳二世祖萧昭元墓因汾水关拓宽道路,将原墓按原型、规格、分金,上移修建。1983年对墓周围进行修缮。2000年因汾漳高速公路从墓后经过,原有“棉阳亭”被拆毁。昭元公墓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现墓保存清代维修后的原状。2004年3月,海内外萧、叶、钟氏裔孙云集于此,拜谒萧昭元墓。2005年2月,福建省诏安县人民政府列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1941年 民国30年

萧毓材任广东潮阳海岸警备指挥及潮阳海门区区长。率地方团队奋勇抗击日军海、陆空军登陆海门港口,战绩昭著,获国民政府颁发光华乙种一等勋章一座及奖状,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陈克华,为之记文。

是年 萧建波出生于暹罗,祖籍广东普宁梅塘石鸟村。幼时家境清贫,奋发图强。最初于水门地区创立泰祥兴大金行,继创办探玛洛波匿建筑有限公司,其房地产事业如日中天。他不忘回报社会,被誉为“泰华救济贫苦大慈善家”。历任泰国萧氏宗亲总会理事长、天华医院副董事长、大光佛教社理事长等职。在祖籍捐资兴建石鸟华侨学校,为潮阳 “四序堂”徙建捐资10万元。

1946年 民国35年

萧炎坤出生广东潮阳达濠,幼随父定居香港。取得台湾、美国学位。历任大中华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大中华证券有限公司主席、宏安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变靓D控股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有光华公益基金会主席、香港跆拳道协会主席、世界华人协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兼职。先后荣获相关政府机构颁发奖状及桂林市、吉安市、南宁市、宝鸡市荣誉市民称号,英国圣约翰五级勋衔,世界杰出华人奖及香港公益金最高荣誉奖。

是年 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海外部副部长、制宪、行宪国大代表萧吉珊,于萧氏吉珊家族兴建的永祚堂(建于民国时期,祠旁及祠后建有7座“大夫第”四点金厝),为95岁高龄的其母亲举行“百岁”寿诞大庆。是日,广东省政府及潮汕各县市要员,士绅、名流暨萧氏族亲应邀参加大庆。送贺联、贺词的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孙科、陈诚、顾祝同、胡宗南、陈布雷、邵力子、胡适等。

1948年 民国37年

萧立声从广东潮安县龙湖乡移居香港,专攻泼墨画。1962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新亚艺术系导师。曾出版《国画梯格一、二集》、《萧立声画集》,多次在香港及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举办画展。1979年到美国21所大学(学院)巡回讲学。1980年4月,应我国中央美术院邀请,作学术交流。1983年12月逝世,享寿70岁。

是年 广东潮阳县廓都人萧遥天徙香港。1953年定居马来亚槟城。曾任马来亚联邦教育部课程委员、马来亚师范学院讲师、钟灵中学华文部主任。20世纪60年代创办《教与学》(月刊),举办过3次马来西亚全国小说比赛,编辑出版《马来西亚短篇小说比赛精品特辑》、《马来西亚第二次全国短篇小说比赛特辑》,著有《潮州戏剧音乐志》、《潮州语言声韵之研究》、《潮州文化丛谈》和《潮州先贤与民间传说》4部著作,有长篇小说《冬虫夏草》、中篇小说《夜莺曲》、短篇小说《春雷》、散文集《东西谈》、诗集《食风楼诗存》、评论集《读艺录》、研究考据集《中国姓氏的研究》等600万言,集“文、诗、书、画”一身的学者。有《萧遥天全集》40卷行世。1990年卒于写作中,享寿78岁。

是年 广东铜盂宅美人萧明华,女中共党员,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即由组织派往台湾师范学院任助教、《国语时报》社编辑。1950年2月被捕,同年11月8日于台北市马场町英勇就义,年仅29岁。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今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革命纪念馆《无名的丰碑》、延北中共中央社会部旧址展出她的简要事迹。

1949年

聂荣臻元帅派人挽留萧棣信于广州,后任广东省参事室参事。萧棣信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棉城涂库人。曾任国民党军上海空军站少将站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武汉空战,率机队英勇抗击日

军战机。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代表国民党空军于上海接受日空军投降,是受降者之一。晚年移居香港。1998年逝世。

是年 萧承忠出生于广东潮阳棉城。五岁随父母移居香港。经数十年来在商界拼搏,事业有成。历任中药港有限公司主席、恒基兆荣顾问、香港萧氏宗亲会主席、香港篮球协会副会长。1993年3月主持召开第一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任大会主席。

1952年

广东潮阳四序堂学校收归公办,改名为镇五小学。越10年改为贸易货栈,后改为南门餐室。进而把祠前的大池塘“开化池”填平开辟为南门市场,祠前的木制华表亭(该亭宽面与四序堂宽面同)也被拆毁。

是年 萧振国出生于广东潮阳棉城。现任汕头市建安总公司第十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所承建国家、地方重点建筑工程多次被评为省、部级建筑工程优良质量奖。2002年献巨资修建潮阳萧氏四序堂教学楼和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

1954年6月

萧俊铭毕业于华南农学院,留校教学,后任副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州市学联副主席、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农机学会常务理事、教育与普及委员会主任。1990年退休。发表过专业论文36篇,其中2篇分别获国家农业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省科协的优秀计策奖。

1955年

广东潮安知名的古建筑设计师萧唯忠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56年获广东省建筑业劳动模范称号。萧唯忠,潮州磷溪顶厝州人。1958年5月,被任命为潮州市第一位八级建筑工程师。曾任潮安县水利电力局副局长、潮安县建工局副局长、任潮安县科技人员技术职称考评委员会主任、科协副主席。

是年 萧宏宇出生于广东潮阳棉城。现任广州市房产开发第四建筑公司工程队董事长、总经理。其开发及承建地方、国家工程项目多次荣获省、部级建筑工程优良质量奖,其中承建广州市广汇大厦荣获国家建设部“鲁班奖”。曾为故乡兴建萧氏四序教学楼和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的徙建合家献巨资。

1956年

萧培山出生于广东潮阳棉城。后旅居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开拓国际贸易,事业一帆风顺。被聘任汕头市政法委“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2002年献巨资参与兴建萧氏四序教学楼和徙建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

1957年

泰国萧智生创办钦和发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代理欧洲及美、日各国名厂机械设备。1977年续创钦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萧智生,祖籍广东沙陇珠埕。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会董、泰国潮州会馆执委、三山慈善院副董事长、新声剧艺研究会副董事长、同心善堂名誉董事长、泰国萧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等职。曾荣获泰皇御刚白象大绶勋章。2002年逝世,享年68岁。

1958年7月

萧作声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被分配到铁道兵第一军独立桥梁团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直接参与“包兰线”、“杭长线”、“向乐线”、“成昆线”、“襄渝线”、“沙通线”等新线建设。至1976年,曾获三级先进工作者一次、三等功七次。1980年主编《国外施工机械选编》(上、下册);1984年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液压起拨道器”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发明人);1998年参编《高速铁路土木工程》一书。2000年参编国家行业标准《Tblo02-2001—J338-200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1996年退休。

是年 广东省潮阳县农业局农艺师萧增达获“广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享受省人民政府荣誉津贴。1988年被选为汕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6年以《潮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规划》第一完成人项目,获国家农业部资源区划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

1971年

萧增效从一机部信阳“五七”干校调到一机部从北京搬迁到桂林的电器科学研究所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1980年调回北京,任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处长。1983年,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兼任振华机械技术咨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机械工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萧增效,民国19年(1930年)出生于广东潮阳棉城。1948年参加广州地下党秘密刊物《广州文摘》的油印和派送工作。1991年离休。

是年 广东潮阳教育界知名人士萧子云逝世,享寿72岁。他在民国时期曾历任潮阳县二小学、棉城四序学校、和平养元学校、铜盂溪西、胜前学校、峡山华桥学校等多所小学校长,是教育界推选的县参议员。抗战期间极力宣传抗日,受日、伪悬相通缉。日本投降后,又用话剧揭露国民党政权贪污腐败丑恶行径,深受市民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参加潮阳县第一届军烈属代表会议。

1973年

少将萧亮开(又名萧克勒兹,广东潮阳人)逝世。他出生于清代(1807年),侨居新加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第六期毕业。1940年任国民政府军运输总司令部川滇线区曲靖车站司令、陆军辎重兵汽车第五团中校团副。1944年任辎重兵汽车第八团副团长、第十四团少将团长。1949年任联勤总司令部运输署汽车一级保养厂厂长。

1974年9月

旅居泰国萧氏宗亲由萧汉清、萧伟民、萧华山等组团回祖居地寻根谒祖,此是泰国萧氏宗亲总会成立前首次回祖国寻根,是时政治环境严肃,宗亲联谊未能实现,仅凭一颗海外赤子之心回乡观光。

1975年5月

广东潮阳棉城人萧镇江被选为汕头市全国劳模、省劳模协会副会长。他在20世纪70年代曾连续几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1976年

萧炳钦任新加坡萧氏总会会长,历10年,后受委为新加坡萧氏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兼会务顾问。萧炳钦,祖籍广东潮阳,1935年出生,于2006年逝世。

1978年

泰国萧汉清于佛历2522年(公元1978)发起筹组泰国萧氏宗亲总会并出任筹备委员会主席。翌年,宗亲会经政府批准成立后,任第一、二届理事长,永远名誉理事长。萧汉清,生于民国5年(1916年),祖籍广东潮阳。数十年来,从事商业金融的拓展,成为泰华金融界的知名人士。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顾问,是潮州会馆建馆发起人之一。

是年 广东潮阳已高中毕业4年的萧智川与应届高中毕业的弟弟萧智远一起参加高考并同时考上大学,轰动潮阳,有人将其美誉为“一门双进士”。

1979年

萧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铁道兵学院任政治委员。1985年被批准离休,享受正军级和老红军待遇。萧戈,民国4年(1915年)出生于县廓都。1935年初,南渡马来亚投奔姐夫姐姐。1936年10月,回归祖国直奔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进抗日军政大学。1940年3月被分配到八路军总医院任院部秘书。曾任吉林省伊通县人民政府县长兼公安局长。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渡江战役胜利后,任四十三军一五六师四六八团副政治委员、重炮二十五团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人事处处长。1960年,任铁道兵团第十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6年,任铁道兵团第五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是年 北京钢铁学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萧植道调国家冶金工业部任冶金部干部司处长,累任副司长,高级工程师,研究员。1997年退休。

1979-1983年

泰国萧俊杰荣获泰皇御赐五等皇冠、四等白象、三等皇冠勋章。2003年荣获泰皇授予泰国国家模范父亲称号。萧俊杰,1936年出生于暹罗,祖籍广东揭阳登岗萧畔。硕士学位。早期协助双亲创办萧绍发颜料行,继之开设华商法律事务所,几年后扩组泰京企业有限公司,代理欧美各国电器,与友人组步华联财务企业有限公司、康泰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历任暹罗揭阳会馆副理事长、泰国萧叶钟氏宗亲总会名誉理事长、泰国萧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泰国瑶宝亭念佛社理事长、泰国法律会计会副理事长、泰国孔堤碧龙宫互助社副理事长、国际昭拍耶狮子会会长、泰国国家童子军副总巡。

1980年

萧亮智创办泰国第一家引进国际高科技及先进设备的大福化学有限公司和大信堆栈有限公司,为泰国发展化学工业开辟新前景。1990年开始与台湾“声宝”合作,创办新宝电子有限公司,其中黑白电视机销量占全泰国总销量30%。萧亮智,1936年出生于暹罗,祖籍中国广东峡山东沟。1961年开始创办企业。历任泰国萧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光华佛教社副理事长等职,他对泰国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荣获泰皇御赐皇冠勋章。

是年 国家一级美术师萧映川从总政治部解放军文艺社美术编辑转业到广东汕头画院为专业画师。其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览银奖、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金奖。历任汕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潮汕版画会会长、汕头画院副院长。

是年萧和松从部队复员回乡从事建筑行业。现任广州市润铧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云浮浩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2年曾为故乡徙建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及举办环球七届恳亲会献巨资。

是年 萧英豪任广东惠州市市长。1984年由广东省派驻香港粤海公司任主要负责人。萧英豪,民国19年(1930年)出生于潮阳棉城,1952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退休。

1981年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发表《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在国内学术界最早提出国有企业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理论。1989年,在《商品经济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等文稿中,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必须突破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不是商品”的理论。1991年,提出了《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并对市场经济的特征、功能作了详尽的论述。为此他荣获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全国改革与发展“金三角”奖、北京市改革十年优秀论文奖等。是中央政治局经济决策专家之一。

1982年4月

萧汉钦当选为马来西亚槟城大山区国会议员。历任槟马华联委会华联社联谊理事会主席、北马汽车司机公会名誉主席、槟榔屿韩江校友会名誉主席。萧汉钦,1937年出生于马来亚槟威省,祖籍广东潮阳。

是年 6月,萧洽龙获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并分配到广东省博物馆工作。现任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1983年5月

泰国萧氏宗亲总会在萧汉清会长率领下,第二次组团回国谒祖并献资参与修缮列祖墓园,此是1980年后潮阳萧氏裔孙开始修缮列祖墓园,期间组团回乡谒祖。当时,秘书长为萧华山。

是年萧明礼任广东省肇庆林产化工厂厂长、高级工程师。其后经奋力拼搏,企业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曾获广东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是年萧汉强任中国出席“亚洲及远东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查协调委员会”(CCOP)政府代表团副代表,出席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第20届年会。1984年任地矿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地质处处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毗连区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两个海洋国家基本法起草小组成员。1984-1997年,连续14年受地矿部委派,以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或代表身份,出席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筹委会和国际海底管理局共14届年会。1990年任地矿部海洋地质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副秘书长。在组织开展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地质勘查、中国大陆架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太平洋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和南极及南大洋地质科学考察中,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一等奖或地质矿产部找矿奖。1998年退休。现为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局名誉研究员。

1984年

北京大学授予萧灼基为“首届优秀教师”称号。1985年8月晋升为教授。1986年7月被国家学位委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萧灼基,民国22年(1933年)出生于广东潮阳棉城。195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先后兼任北京市、云南省、吉林省、成都市、武汉市等省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咨询委员。1994-1998年,担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现任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是年 1975年出生于广东潮阳谷饶溪美村的萧芬琪旅居香港。后获香港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艺术学系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艺苑集团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国际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艺苑研究学会副主席,并被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委任为“公共事务论坛”成员。著有《王一亭》、《孙星阁》、《形采风流》(合著)。

是年 萧适浓逝世,棉城新宫人,生于1903年,适浓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奋发学习,在逆境中奋力拼搏,终于成长为一个知识渊博,诲人不倦的知名老师,历任潮阳四序小学、中华小学、滋德学校等十多所学校的老师或校长,数十年辛勤耕耘,门下桃李芬芳。

适浓师德高尚,除精心教学外,还喜欢赋诗吟咏,有诗作多篇。曾参加潮州八景诗吟咏赛,获冠军,诗作曾在《岭东民国日报》上刊登。

是年 画家、广东省潮阳人萧晖荣旅居香港。其作品曾入选第六至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3年4月应邀为钓鱼台国宾馆作画,12月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历任香港中国艺苑集团董事长、香港艺苑出版社社长、中国艺苑研究学会主席、香港书画文玩学会主席。

1985年3月

萧穆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主持筹划《巍巍昆仑》和《大决战》(含《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上部8集军事历史巨片的摄制工作,该片分别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萧穆,原名萧宏志,祖籍潮阳铜盂宅美村。民国18年(1929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1930年随父母迁居河南省开封市。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文艺新闻大队。1952年7月调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解放军电影制片厂筹备处,历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科副科长等职。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西南荣誉纪念章。1981年荣立三等功一次。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7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9月离休,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副主席,获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荣誉章。

是年 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联合授予萧如琴“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化工部颁发“为化工事业作出贡献的老专家”荣誉证书。萧如琴,女,笔名陶涛,民国6年(191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潮阳和平。1936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毕业,12月到苏北参加新四军。曾任山东省人民政府财政厅任会计科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计划处副处长兼兵工局计划处处长。1954年赴苏联,先后任乌克兰鲁别什诺也染料厂和莫斯科染料厂实习生产副厂长。1955年回国,任苏联援建的吉林染料厂副厂长。1956年任化学工业部有机化学工业局副局长、生产司副局长。1961年曾作为中国政府经济代表团团员,参加中苏经济科学技术协作项目的谈判,还被派往阿尔巴尼亚任中国化工专家组组长,负责援阿项目的谈判及选厂工作。1975年任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1978年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退居二线,任化工部技术委员会主任、常务委员。1994年离休。是第三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主编《当代中国的化学工业》一书。

是年 上海萧成基任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担任国家科委化学工程学科组成员、中国化工专业学会副理事长、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主任、顾问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1985)、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1985)、化工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1992)、化工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1993-1997)。1992年享受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退休。编写有《化工单元操作设计资料》、《化工基础数据》、《蒸馏》、《气液传质设备设计》等书;主持编写《化学工程手册》;主编《化工单元操作设计手册》;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

1986年10月

泰国萧氏宗亲总会第三次组团回国谒祖,并到已修复列祖墓园进行祭祖仪式。潮阳萧氏宗亲、族老给予热情接待。

1987年

萧喜荣任广东省惠来县人民政府县长,后任县委书记。1993年任汕头市经委主任。

是年 萧作贤,1934年出生于潮阳棉城,洵公二十四世孙。1940年因战乱和灾荒,辗转到山东省青岛市。同年入学,1952年在北京高中毕业。毕业后回青岛在青联工作。1953年至1956年春,参与组建青岛市市南青年中学,任总务主任兼教师。1956年至1964年春,调青岛纺织机械学校,担任教学工作。

1987年1月任青岛出版社外宣旅游编辑部主任。1993年经山东省出版专业职务高评委评审为教授级副编审。1994年3月为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1994年10月退休。在青岛出版社工作期间,担任责任编辑,出版的图书有20余种在全国和省级以上图书评比中获奖。

退休后,继续参与社会工作,任青岛海外联谊会理事,青岛潮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88年5月

广东潮阳棉城小盐巷人、潮州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萧南槐被广东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其26万字专著《大系统论》获1991年全国优秀学术著作奖,被誉为“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后续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

是年 广州萧曦应美国纽约某证券公司之聘,赴美国任电脑工程师,并举家迁美国。萧曦,1962年9月生于广州,祖籍潮阳棉城。20岁于中国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考取华南工学院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22岁毕业后分配华南师院微电子研究所工作。1986年以“可关电脑系统设计”一文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后转墨尔本大学攻读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为墨尔本某公司聘为电脑工程师。

1989年

马来西亚萧楚钗荣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PJK。2000年再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拿督DSSA勋衔。萧楚钗,194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铜盂宅美村。现任巴生中路五里马华支会主席和加埔马革区会的委员。20世纪70年代创办车行,80年代涉足建筑业,公司集团已兴建数以万计的房屋、公寓和商店。现任马来西亚萧氏总会会长,第五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主席,房屋发展商公会(HDA)巴生/沙亚南分会副会长、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长、巴生滨海德教会紫生阁副阁长、巴生滨海潮州会馆副会长、巴生中华小学副董事长、巴生中华独中副董事长兼副财政、巴生中华国中副董事长兼建校委员会主席等职。

1990年11月

广东江门市郊区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萧祥初(潮阳棉城五响乡人)被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第一个五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称号。1993年任江门市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7年被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

1992年7月

暨南大学中国书画副教授、广州五山诗社社长萧思齐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派,赴加拿大多伦多等四城市作中国书画讲学,并在温哥华出席第五届加拿大华文教育会议上宣读论文《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其作品为美、英、日、德、印尼、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友好人士收藏。著有《中国书画ABC》。

是年 广东普宁旅居泰国裔孙萧建波捐资在普宁梅塘兴建“石乌华侨学校”竣工。有教学楼三幢、礼堂一座,分别以二至三层钢筋混凝土构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构建资金400多万元。就读学生1000多人。礼堂以建波故考甲贤命名“甲贤堂”。

是年 10月16日泰国萧氏宗亲总会由萧亮智理事长率领回国谒祖团,受到潮阳宗亲热情接待。

1993年3月28日

香港举办第一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主席萧承忠,广东潮阳棉城人,潮阳萧氏宗亲多人前往参加。

1994年3月

广东潮阳金浦镇党政办副主萧立永在是年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工作中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第三产业普查“先进工作者”,荣获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晋升工资一级。

是年 春季广东普宁旅居泰国裔孙萧连发等捐资在普宁大坝兴建“仙耘华侨学校”落成。学校分金戌辰兼乾巽。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设有大礼堂一个、校务室二个、教师房20间、教室22间,配套体育室,大操场,食堂等设施。1992年秋动工兴建。1994年春竣工落成交付使用。

是年 6月9日旅台同胞萧侠生暨海外宗亲等,向中共广东省潮阳市委书记林桂清、潮阳市人民政府市长许慈生发出“要求复修四序堂的申请信”。信中阐明萧洵等列祖爱国爱民青史,在萧洵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将四序堂定为国家文物保护重点,请求准予复修自宋至今七百多年历史古建筑物,作为海外赤子及海峡两岸宗亲联谊枢纽,并表示自筹资金复修。同年9月2日,潮阳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批函:同意“四序堂”进行改建,由萧氏宗亲自行解决资金、基建问题,修建计划、设计图纸,报市审批:新修的“四序堂”应作为华侨、港澳台胞回乡联谊的中心,作为老人文化活动场所。

是年 10月16日泰国萧氏宗亲总会由萧英会长率领回国谒祖观光团。此是第四次组团谒祖,受到萧氏四序堂隆重接待,组织仪仗队、英歌队、大锣鼓队予以热烈欢迎。

是年 11月16日接待以萧衍良为团长的新加坡总会回国谒祖观光团。四序堂组织英歌队、鼓乐队、彩旗队迎接嘉宾,盛况空前。

是年 11月20日以相同迎接规模,接待香港萧氏宗亲总会回潮谒祖观光团。

是年 12月潮阳萧氏四序堂组织世鸿、鉴湖、梓铭、锡水、庆宇五位宗亲出访香港,承蒙香港萧氏宗亲总会主席承忠、名誉会长仕达等宗亲热情接待,增进宗谊。

是年 旅港宗亲萧长庚捐资人民币250多万元,在广东潮安江东柚杭兴建“世英学校”,1995年落成。学校占地八亩八分,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

是年 广东省潮阳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萧汉雄获最高人民法院“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再获此称号。2001年获中共广东委、省人民政府此称号。

是年 1971年出生于广州的萧真(女)赴美国留学。2002年获美国生物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博士后出站,被该院聘为二级科学家。主要研究成果有前列腺癌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复制,癌症早期检测,相关研究成果被认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1年和2003年获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优秀青年学者奖。

1995年4月11日

广东潮阳旅泰侨胞、泰国萧氏宗亲总会会长萧伟民及侨胞萧银水、萧和兴、萧光扬、萧俊英、萧金波等捐资615万元,在潮阳建成“沙陇珠埕华侨学校”一所。工程于1993年11月9日奠基兴建。全校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学校建筑格局分主楼、附楼和后楼构建,主楼命名“俊英楼”、附楼“银水楼”、“和兴楼”,后楼命名“萧马赛银楼”、“师长楼”。

是年6月25日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组成以萧熹枬为团长,鉴湖、宋仁、锡水、梓铭、庆宇、慈武等一行,应邀参加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二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宗亲畅谈聚会。

是年 萧熹枬倡导成立广东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被推选为首任会长。萧熹枬,民国24年(1935年)出生于潮阳棉城定襄县大厅。后旅居香港。于20世纪90年代,力主收回萧氏始祖祠“四序堂”业权,并申办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四序堂重建期间,多次往返香港,通联海内外广大宗亲,共成大事。

1995年

萧灼基主持“七五”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股份经济研究》和“八五”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证券市场研究》的研究,主编《股份经济学》,是我国最早介绍股份经济的著作之一。主编的《中国证券全书》(500万字),是迄今为止有关证券市场最全面、最系统的工具书。1999年初《证券法》公布后,他又组织一批专家主编《中国证券法实务指南》(370万字)。

是年 广东省潮阳市棉城镇六小学生萧一凡,获国家教委、中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全国生物百项目探索奖”。

1996年

香港青年实业家萧辉文在广东潮阳投资3亿港元,创办金城科技有限公司,潮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潮阳市荣誉市民”称号。其前的1993年被邀请为潮阳市政协委员。2002年献巨资修建潮阳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及参与萧氏四序教学楼的兴建。

是年 萧吉潘,1946年3月生于广东汕头市,书画艺术名家。是当代书画艺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江南书画院成员、1996年9月被吉林省辰星文化艺术中心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萧吉潘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赛展出,荣获金、银、铜奖,并被收藏。作品入编《铜城杯书画艺术大观》、《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作品集》、《当代书画家福寿作品大观》,《中华古今书画家吉祥福寿作品大典》、《东方书画长城巨卷》、《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获奖作品集》等多部大辞典。

是年 萧诚源出任新加坡萧氏宗亲总会,96年至99年第四十至四十一届会长。萧诚源出生1946年,广东潮安溪底人,从事产业发展。自幼家境清贫,却自强不息,终于成为白手起家的实业家。本人历来热心宗亲事务,敬祖睦族。1995年与萧炳钦会长组织出资兴建潮阳六世祖萧德俊墓之景陵亭。因为他很早在社会上谋事,往来于大中华地区,建立起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为新加坡总会与东南亚各地宗亲会的交往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91年在马来西亚发起组织成立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并在香港举行第一届恳亲会。1996年出任新加坡总会会长后,于当年6月30日成功举办第三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现任新加坡萧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并任新加坡总会产业信托人。

是年 6月30日在新加坡圣淘沙,萧氏总会主办第三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及总会成立五十周年之庆。潮阳萧氏四序堂以萧熹枬为团长等一行前往参加,会后“杯定由四序堂”主办第四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但因当时大陆政治环境未成熟及诸多原因,故未能承办,转由台湾萧氏宗亲总会举办。

1997年8月16日

广东潮阳旅泰乡亲萧金波、萧鸿洽、萧毓侨、萧妈全等叔侄捐资人民币70多万元,在潮阳建成“沙陇珠埕师长幼儿园”一所。占地1100平方米,于1997年2月14日奠基,同年8月16日落成。为纪念其先祖师长公,命名“师长幼儿园”。

是年 10月广东潮阳棉城人、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小学组组长萧桂林(特级教师)的研究成果《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推广至省内外和港澳地区,被评为广东省首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香港《明报》、《镜报》均有其相关成果的报道。

1998年1月

旅港萧洵裔孙萧辉文独资100多万元人民币,在广东棉城潮海路新宫建“新辉园”。建筑格式以钢筋混凝土构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四层1280平方米,园内配套有音乐、图书、活动、健身等居室,是老年人活动、居住的优越场所。萧辉文热爱桑梓,是该市政协委员。

是年 10月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阳市委员会召开有关单位协调会议,将萧氏“四序堂”使用权交还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决定由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筹款人民币80万元,其中60万元归市房管局易地购买房产,解决市饮服公司属下“四序堂”餐室经营场地问题,余下20万元作为市饮服公司购房、搬迁的补偿金。款项金额到位之日起15日内,市房管局向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发出“四序堂”房产证,市饮服公司属下“四序堂”餐室完成搬迁工作,由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履行“四序堂”使用权。“四序堂”作为学堂,历数百年,会议希望萧氏“四序堂”海内外宗亲,弘扬先贤爱国爱乡、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筹资改建镇五学校。学校建设用地由城南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建设资金首期500万元由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负责筹集。

是年 10月26日广东省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四序堂”为该市文物保护单位。通知说,经城南街道办事处申报,市文管办调查、考证,于1996年1月12日市文管会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由该文物所在地城南街道办事处实施保护。

是年 萧成财荣获香港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2004年获颁发荣誉勋章。萧成财,祖籍广东潮阳棉城。身兼乐声牌专卖店连锁集团董事长、八度空间Cyber8集团主席、新华联产业顾问公司董事长及香港商业商会会董、香港萧氏宗亲总会副会长等职务。

是年 著名古筝音乐家萧韵阁逝世,享寿94岁。萧韵阁,原名萧棣萼,生于天津市,祖籍潮阳。毕业于广东大学数学系。从小嗜好古筝、琵琶。20世纪40年代被上海“韩江丝竹社”聘为音乐指导,并参加上海市“丝竹国乐社”,被人誉之为“南国筝王”。1961年应邀到潮阳搜集整理古曲,写成《潮阳筝套古乐》和《说五声调》及宫廷古乐近百首。同年被大埔县汉剧团聘为音乐顾问。1963年又任广东汕头戏校音乐顾问。1979年夏以80高龄被聘到广州音乐学院为客座教授,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搜集整理稀有古谱《拍舟操》、《和秋月》、《音乐什俎》、《问声知情》;著有名曲《雨打芭蕉》等流传国内外。

是年 萧桂宣当选中共广东省潮阳市第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共汕头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汕头市第十届人大代表。1998年被国家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9年9月

广东潮阳萧寅光捐巨资兴建“致和园”落成。园址在棉城平东八公池东侧,占地2200平方米。园内主要建筑有立德楼、雅音台、流芳亭等,园中广植花木,蝶舞花香,清新宁静。流芳亭石碑刻《致和园记》。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题写“致和园”匾额。

2000年4月18日

广东省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广东潮阳萧氏六世祖萧德俊墓列为潮阳市城南街道文物保护单位。萧德俊生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授程乡县教谕,卒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墓址在新宫三角埠(今潮阳城南街道),俗称“风吹罗带”。墓身立有库钱石八面,别具匠心的古墓葬。1995年,旅居新加坡、香港裔孙回乡谒祖,在墓两侧建景陵亭、仰祖亭。

是年 萧永岳任中国石化集团属下一职工医院院长。1993年有《巯甲丙脯酸与硝苯吡啶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94例疗效观察》(《天津药学》1993年第二期)被评为卫生部优秀论文。

是年 国家计生委授予萧汉义“全国村(居)委会优秀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萧汉义1958年生,普宁大坝镇仙耘村人,洵公二十六世孙。现任村党总支书记。原仙耘村经济、交通落后,凝聚力差。1990年萧汉义任职以来,团结广大乡亲,清廉执政,以身作则,勇于开拓,凝聚各方力量,争取上级政府部门及海内外宗亲献资支持村政建设。相继兴建华侨学校、村委办公楼,建成仙耘大桥、仙耘水泥村道,兴建水利设施与发展工业园,使原来落后乡村旧貌换了新颜,取得显著政绩,历年来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嘉奖。

2001年10月

广东潮阳棉城人萧祥雄任广东省韶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曾任广东省始兴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2年2月19日

广东潮阳举行新建“萧氏四序教学楼”落成暨开学典礼。参加庆典的有香港萧承忠会长率领之萧氏宗亲总会代表团、广州萧戈将军、潮阳市政协主席连少如、副市长郭为民以及当地镇政府、居委会领导等2000多人。四序堂始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原为乡民感时为潮阳县县令萧洵德政所建的生祠,而萧洵将其作为培育学子的学堂。1949年潮阳解放,“四序堂”连同祠右之萧氏长房祠一直被作为校舍之用,校名改为“棉城镇第五小学”。2000年,“四序堂”以保存较为完好的宋代校舍获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因旧城改造,需要整座后移重建。2001年10月由旅港裔孙萧辉文、旅澳大利亚裔孙萧培山以及萧振国、萧宏宇、萧寅光捐资340万元人民币先兴建萧氏四序教学楼。该楼以钢筋混凝土构建,建筑面积六层4500平方米,拥有教室36间,配套有语音教室等教学设备,可容纳2000多名学生就读。环球萧氏宗亲恳亲总会、旅居泰国、新加坡、香港、美国、菲律宾、台湾、加拿大、印尼、澳洲、马来西亚等宗亲会致贺匾“兰陵之光”。

是年 3月萧亮平被广东省石油企业集团公司任命为南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萧亮平,1963年出生于广东潮阳棉城,1984年从部队转业,2005年进清华大学卓越企业CE0(总裁)高级研修班进修。2005年公司经营量从2001年的6.3万吨增加到230万吨,销售额从1.1亿元增加到66亿元。在珠三角地区建立10个区域销售中心,建成10座水上加油站。并成功地构建了综合性的国际资源网络平台,实现从单一性国内渠道向国内外全方位复合型网络的转变。与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韩国鲜京、韩国韩华、韩国三星、韩国双龙、VITAL、三井物产和GLENCORE新加坡公司第一批实力雄厚的跨国石化公司建立了稳固的产品供应关系。组建起并控股的联营公司和子公司共10家,组建“华创石化运输公司”,成立“南方石化新加坡有限公司”,把南方石化品牌推向世界。

是年 3月4日,广东潮阳萧氏“四序堂”全面修建。其前于2001年2月21日兴建萧氏四序堂教学楼一座。此次徙建祖祠,为适旧城改造乃将原相邻长房祠拆合为一。在有关部门及文物专家的指导下,主堂按原规格、造型、分金方向全座以三壁联、三进厅、宫殿庙堂式、配龙虎天井二个、前天井一个,左右厢包各具厅房,通连穿堂格式建筑,保留宋代建筑风貌,把现存历代石刻、石构件全部按原部位安装,按原建筑风格装饰,使“四序堂”内雕梁画栋风貌依旧。今祠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堂广且崇,海内外集资2000多万元,其中有萧辉文、萧振国、萧培山、萧寅光、萧亮平5人为徙建祖祠“四序堂”各捐资160万元。萧师贤、萧宏智、萧宏宇、萧寅钦合捐160万元。历4年竣工,于2006年岁次丙戌菊月列祖神位升龛。这是潮阳唯一主体建筑保存较完好、十分珍贵的宋代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被有关部门列为潮阳文物保护单位。原堂址作为萧氏宗亲联谊总会及四序堂文物保护管理处办公地址。现“四序堂”被批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晋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是年 4月萧明任广东潮阳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徙建工程总指挥。历三年多竣工,深受社会各界好评。萧明,1952年出生于潮阳棉城,建筑工程师,从事房产开发建筑,事业有成。

同月被骋为四序堂永远名誉会长。“四序堂”徙建成功后,受广大宗亲信任、推举主持“四序堂”重光庆典隆重仪式,享誉海内外。在任期间,主持对潮阳萧氏列祖墓园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四序堂”晋级为省文物单位。克尽职责,于2009年6月9日选举为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筹委会主席。

是年 4月萧智辉担任四序堂徙建工程总工程师,担任全程现场施工,直至竣工。萧智辉生于1954年,广东潮阳棉城人,就职于潮阳建筑工程第二总公司。40多年来,从制作传统家具、木雕工艺、大木作业、楼房、桥梁等工程作业的施工。对设计、布局、制作安装各种传统古民居、祠堂、庙宇建筑工程的形体结构,有独特的专长。成为古建筑设计师和首席大司头。多年来,协助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台湾等地古建筑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对古建筑的研究提供实践工作经验并给予帮助。1982年被评为工程技术员、1993年被评为建筑施工员、2004年被评为工程师、2008年被评为建筑工程、园林工程高级工程师,同年,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授予“中国民族建筑事业优秀人物”称号并颁发证书。2009年7月在中国营造学社民族建筑、营造技术的保护更新学术论坛上,经专家评审,授予“中国营造木作技术名师称号”并颁发证书。

是年 6月19日广东省潮阳市人民政府批复2002年5月20日城南“四序堂”文物管理处《关于城南“四序堂”后移修建的请示》,同意“四序堂”后移修建。请示报告称,鉴于旧城改造,路面拓宽,造成四序堂低于路面1.5米,严重影响交通和市容整体规划,要求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主堂向东后移18.3米,向北移动5.9米进行迁移复建。市政府批复要求按规定清理国有房产关系、“四序堂”面前道路及配套设施一并列入施工、按规定办理基建手续。

是年 12月16日泰国萧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萧英、会长萧俊杰、理事长萧建波率团回国谒祖,对徙建中的四序堂进行考察、献资,并到萧洵公墓园进行祭祀,和四序堂部分理事合影留念。

是年 萧辉盛,1966年出生于沙陇镇敦灶村。1981年考入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1987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工作,被分配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改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完成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并继续深造。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内分泌教授。

萧辉盛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1998年到北京参加中华医学会举办的骨质疏松学习班,期间先后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和国内的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及骨质疏松等内分泌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参与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医科攻关项目《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警及干预》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3年

汕大医学院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萧壮伟所主持研究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人类和恒河猴海洛因成瘾的FMRI研究》和《恒河猴海洛因成瘾脑功能区的FMRI定位和病理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80万元资助和霍英东教育基金1.5万美元的资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医学影像唯一获得立项的课题。壮伟潜心研究海洛因的成瘾机制和根治办法,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支持与合作。他曾获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汕头市十佳青年科技带头人”等称号。

是年 9月14日,福建省漳州市萧氏宗亲于龙文区书都村“追远堂”成立漳州市萧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萧德发。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由秘书萧秉豪组团30多人前往祝贺。体现两地同是状元国梁公裔孙的深厚情谊。

是年 12月泰国萧、叶、钟氏宗亲总会会长,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华总商会主席钟源泉率领萧、叶、钟氏回国谒祖观光团。到四序堂祭祖访问。受到萧氏四序堂宗亲总会及当地党政有关领导的热烈欢迎,并合影留念。同时到萧洵公墓园、诏安昭元公墓、叶氏祖母墓进行祭祀。

2004年2月28日

第四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因某种意想不到的因素,加上台湾大地震及“非典”时期的影响,恳亲大会的举办数度延缓,历时八年。终于在台湾高雄召开,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总会以萧熹枬为团长,团员萧锡水、萧明、萧秉豪、萧智辉、萧开祥、萧植鸿、萧李美照八人组团参加。

是年 11月萧辉林荣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主编金牛奖”。萧辉林,1984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年6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3年9月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学博士。长期担任广东省生态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学术期刊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2002年6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工作者”。

是年 12月冬至日恢复了中断半个世纪祭祀“漳潮祖坟”即国梁公墓的祭祀活动。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墓曾被掩埋,面目皆非,改革开放后,经漳潮萧氏广大裔孙的努力,向市政府、市文管办呈书修复萧状元墓报告。于1998年被市政府列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保护。期间,为保护状元墓,台北萧良松宗亲竭尽全力,身体力行。修复后的状元墓,墓祭日定为每年冬至前一个星期六。是日,闽、粤两地状元公裔孙云集墓前进行祭祀。

是年 马来西亚槟威(即槟榔屿州)萧耿树,祖籍潮阳棉城人。出任槟威州萧氏宗亲会会长。2004年组团参加台湾第四届恳亲会。2006年组团参加四序堂重光庆典及后多次组团回国谒祖。

2005年2月2日

福建省诏安县人民政府公布“萧昭元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古墓葬;地址:诏安县深桥镇(靠汾水关)324线国道边:年代:清;保护范围:墓址所属范围。

是年 2月萧智远任广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曾任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省经济动物科技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参加有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得奖科研活动,其中1991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

是年 5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萧鹏,被选为广东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并先后选为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是年 9月18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的萧洪达在北京逝世,享年87年。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其举行隆重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前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等前往致祭。萧洪达,广东潮阳人。民国27年(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东北军政干校秘书科长、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民运科长、四野政治部民运科长、秘书处长、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参加了天津战役。1955年,任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办公室主任。转业后,曾任沈阳112厂党委副书记、中南局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军工局长、广东省常委兼办公厅主任。1975年,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军委办公会议成员。1985年,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正兵团职)。

是年 10月香港录像太奇青年艺术家、二维动画课程导师、博士萧子文(广东潮阳棉城人)的录像短片《溜·红绿蓝》送波兰WRO媒体艺术中心主办的WRO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在46个国家(地区)1200多件参赛作品中,被评审团评为9件优秀之作之一而获奖。另有创意作品短片《建设》,于2002年夺得第八届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的优异奖。

是年 10月广东清远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五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萧伟民(潮阳棉城人)任副院长。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有专长并对预防呼吸道感染传播病毒取得很大成果,备受接受推广。

是年 11月萧再雄,潮阳棉城人,1967年生,任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二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长期以来对治疗糖尿病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取得了突出成绩,是糖尿病治疗专家。其治疗糖尿病及肾科治疗成果学术论文多次获得评审专家的肯定和推介。

2006年3月18日

香港萧氏宗亲总会由萧承忠主席率领谒祖观光团到四序堂祭祖,并与四序堂理事领导班子合影留念。

是年 6月10日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暨汕头市萧氏宗亲联谊会组团前往参加,团长萧熹枬和秘书长萧秉豪等40多人。会后,于6月12日前往新加坡参加60周年庆典。

是年 8月18日广东潮阳萧氏肇基祖萧洵墓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前于1986年恢复为潮阳县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址在西胪镇内岩前村春臼林山,清光绪甲申《潮阳县志》有载。洵公墓建筑格局宏伟壮观,既威严开阔又朴素大方。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800多年,虽几经修缮,仍保留原来历史风貌。尤其是石刻祭床和墓道碑石更具时代特色。墓葬建筑面积大约250平方米,连同周边延伸附属范围约1000平方米。

是日 广东潮阳萧氏三世祖萧规墓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萧规是潮阳萧姓始祖、知县萧洵之孙。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咸淳丁卯(1267年)举解元进士,授迪功郎容州文学。卒于南宋咸淳十年甲戌(1274年),葬于举练都鼎盖山白石牛角坑,即今金浦梅西村前陇猫山。墓的构筑气势壮观、明亮开阔,三连拜埕、墓台高筑,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连同周边管理范围约占地2400平方米。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近800年,仍保留原来的历史风貌,尤其是二进拜埕两侧的柱手,是潮阳仅有的宋墓建筑特有制色。墓台祭床和拜石保存完好。

是日 广东潮阳萧氏五世萧东海墓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萧东海(讳唐福、字尧甫)是潮阳知县萧洵的第五代孙,生于南宋咸淳十年甲戌(1274年),卒于元至正元年辛巳(1341年),葬于三角埠,俗称“二龙争珠”,时梅州知州郑时中为其撰写墓志,后迁葬于棉城西岩凤髻山。东海墓结构严紧,玲珑沉肃,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连同周边管理范围近800平方米。

是年 10月广东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整理出《四序堂家训》,收在其《萧氏族谱》中。文曰:巍巍中华,历史悠久;文明昌盛,可爱祖国,地大物博,和谐繁荣;爱我中华,建设祖国;宗庙祖祠,先灵所居;保护祖祠,人人有责;供奉祖灵,永享蒸尝;祚胤之责,聚族合祀;定时不迭,百世不迁;祖苎兆域,先祖归骸;一草一木,寸土寸泥,切莫荒湮,定时扫祭;勤加修葺,有利祭燔;以寄永思,家乘谱牒;一姓之史,继世传承;明序昭穆,衍派有源;祖德宗功,先列勋业;世代科甲,宜范宜式;修身齐家,孝悌先行;尊尊亲亲,长幼有序;奉养父母,既虔且诚;夫倡妇随,家道必兴;兄弟手足,骨肉至亲;妯娌姐妹,互助互敬;敬老尊贤,睦族和邻;子孙虽愚,诗书必读;教育子女,学海唯勤;刻苦攻读,成材成人;待人接物,谦虚谨慎;助人为乐,见义必行;除暴安良,扶贫济困;士农工商,业精于勤;助学兴教,培育精英;婚丧喜庆,删繁就简;戒怠戒懒,禁赌禁淫;国家法纪,模范执行;税赋规费,及时完成;宦海仕途,清正廉明;为恶莫作,唯善是行;防火防盗,确保安宁;相信科学,提倡文明;讲究卫生,振奋精神;社会公德,恪守不违;移风易俗,与时俱进;遵规守训,百世其昌。


是年 10月广东潮阳萧氏宗亲联谊总会编纂《萧氏族谱》150万多万字(上中下册),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始启动于2004年初夏,以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续修的谱为基础,其中县城部分从十四世续起;铜盂宅美、浦溪东、峡山东溪、揭阳萧畔均从七世续起;洵公裔孙聚居的其他镇、村(居),以现行的行政建置续谱(或修谱)。先后调查省内外100多个镇、村(居),现场考察(祖居迹地、祖祠、墓碑),搜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经去伪存真,形成初稿,上下反复核实后付梓。主编萧秉豪、副主编萧增沐、萧永声、萧志远、萧智辉;名誉顾问萧绍兴等11人;顾问萧文豹等15人;编委萧熹枬、萧明、萧锡水等48人。原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萧洪达、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铁道兵学院政委萧戈、原国家化工部副部长萧如琴、北京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常委萧灼基、原台湾行政院院长萧万长、原台湾法务部长萧天赞、泰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钟源泉、泰国萧叶钟氏宗亲总会名誉主席叶炎鸿、泰国萧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萧英、萧俊杰、萧亮智、泰国萧氏宗亲总会理事长萧建波、香港萧氏宗亲总会会长萧百成、香港萧氏宗亲会有限公司主席萧承忠、新加坡萧氏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萧炳钦、新加坡萧氏总会会长萧永煌、新加坡萧氏总会名誉会长萧诚源、马来西亚萧氏总会会长拿督萧楚钗、台湾萧氏宗亲总会理事长萧添枝、萧家彦、原国家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萧增效、原潮阳县县长吴至锐等题辞。

2007年3月10日

第五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主席、拿督萧楚钗致函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暨侨务办公室,要求妥善保护好福建省漳州市九龙公园状元萧国梁公墓。此前,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萧明带队协助漳州萧氏宗亲联谊总会保护国梁公墓,并出资修复状元墓。萧氏四序堂秘书长萧秉豪等宗亲为保护状元墓多次往返漳州。

是年 12月12日福建省诏安县宝桥叶氏家庙“追远堂”,原奉祀叶氏始初祖母牌位,自史以来,萧、叶、钟氏裔孙每年进行祭祀。因政治历史原因,中止祭祀半个多世纪。2006年列为诏安县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进行修缮。2007年8月竣工。12月12日重光庆典。萧氏四序堂应邀组团前往庆贺,并赠锦旗:“宗谊永笃”以作永久留念。庆典仪式中,萧秉豪代表萧氏四序堂致词。

2008年3月25日

  第六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在中国福建省晋江市举办。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由永远名誉会长萧明、副会长萧锡水、秘书长萧秉豪带队,全团40多人,宗贤萧宏宇、萧亮雄在百忙中前往参加。

是年 3月27日广东潮阳“四序堂”萧氏宗亲会,按照恳亲大会国际惯例,从福建晋江恭迎萧何金身驻跸“四序堂”。何公金身登乘八抬神轿,香炉移上横抬大。前有花水火朝牌、执事牌列队开道,八音笛套锣鼓队相迎,环球萧氏宗亲恳亲会会旗和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由广东潮阳四序堂举办等旗帜高高举起,80名族老身着礼服护驾相随。到祖祠时,鸣炮三响,何公驻跸,祭过门神,参拜当地洵公列祖之后,族老拥何公金身进祠,扶往龙畔后厅登殿,同时进行隆重祭祀仪式。及后一直奉祀至2010年第七届恳亲会召开。

是年 5月10日汕头日报载,广东汕头知名画家萧若雄国画作品《红珠》在北京举办的奥林匹克之旅书画艺术展获金奖。萧若雄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奥林匹克书画院荣誉院长、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国际IS0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副主席。

是年 5月24日,四川省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主办单位,广东潮阳四序堂广大宗亲的心情难以平静。他们深知,在不幸罹难的数万民众中,肯定有我们萧氏族亲,大家不仅以极其悲切之情,向包括吾宗亲在内的遇难者致以哀悼,向亲属表示慰问,还慷慨献资,为国分忧。连日来,在帮助灾民族亲早日重建家园中尽绵薄之力,共捐资52250元。其中,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率先捐资3万元,潮阳棉城南门和西门两个萧氏福利会各捐资5000元,四序堂全体工作人员也捐资12250元,仅萧锦彬宗亲一人就捐资5000元。当地民政局慈善机构收款后立即在电视台公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是年 6月9日广东潮阳四序堂成立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席萧明,下设财务组、特刊组、祭典组、文娱组、接待组、后勤组、会场组、保安组8个理事机构;推选出第七届恳亲大会主席萧锡水,秘书长萧秉豪。

是年 6月9日萧锡水在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筹委会上,被选举为七届恳亲大会主席。萧锡水1949年生,原任潮阳棉城桃园社区领导工作,同时从事建筑产业,取得一定成效。现任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历来热心公益及宗族事务。1980后,为修复潮阳萧氏列祖墓园,保护、参与“四序堂”徙建领导工作。在申办为文保单位工作中,尽责尽力,为宗亲总会事务身体力行,获得崇高声誉。

是年 6月萧哲应邀前往德国讲学。萧哲,祖籍潮阳棉城,1962年生。医学博士。医学造诣高深,专长脑和脊肿瘤及创伤,脑出血,脑积水,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术。多次应邀前往欧、美等国考察、讲学。现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权威专家教授,主责附属一医院外八区主任医师。是广东省创伤学会学组委员;是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客座教授;是《广东医学》特药审稿专家;《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是年 9月22日台湾萧氏宗亲总会秘书长萧茂荣暨夫人、深圳萧植政律师、中华萧氏报一行五人前来萧氏四序堂观光联谊,了解七届恳亲会筹备情况。受到萧氏四序堂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萧明等盛情宴请并合影留念。此前9月17日,福建省南平市《华夏萧氏志》总编萧志善一行前来萧氏四序堂观光,联系事务。受到萧氏四序堂的热情接待。

是年 11月福建省长乐县漳港镇萧氏娱乐中心大礼堂落成剪彩,萧氏四序堂萧增沐、萧志远、萧永声、萧智辉、萧秉豪应邀前往参加,萧秉豪参加剪彩仪式。会后与各地及漳州族亲合影留念。

是年 12月萧氏四序堂应邀组团前往福建省韶安县西潭镇钟氏美营村参加“南捷大桥通车”、“以御西天越王大庙”落成典礼,会上萧秉豪代表萧氏四序堂致祝贺词,体现萧、叶、钟一家亲。

2009年1月28日

是日 为农历正月初三日,四序堂按例举行春节团拜茶会,来自创居粤东各县市乡村的萧氏裔孙代表800多人欢聚萧氏四序堂。会议由永远名誉会长萧明作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副会长萧锡水布置新年工作任务,秘书长萧秉豪主持会议。自2002年新春团拜茶会开始,已举办八次聚会。八次聚会见证了萧氏四序堂旧貌换新颜,一年一个进步。见证了萧氏四序堂子孙的兴旺发达。

是年 2月9日,是日正月十五日萧氏四序堂自2006年重光庆典后,于元宵节前后五天连续三年举办大型元宵灯会及烟火晚会。晚会盛况空前,观赏者人山人海。潮阳自史以来未曾有过此盛会,汕头电视台“视线栏目组”予以连续报道。三年盛会由萧寅光宗贤合家出资举办。

7月23日至26日,由泰国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和泰国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简为东盟加四各姓氏宗联首长宗亲代表联谊大会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400多人,泰国本地64个姓氏宗亲机构代表360多人,特邀代表200多人共有近千人欢聚一堂。

中国大陆代表团由广东潮汕(14姓氏26人)和江苏常州市(12姓氏12人)组成,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萧锡水和3名理事加入潮汕团队,是唯一参加会议的中国萧氏宗亲会。

23日晚,会议在泰国潮州会馆设欢迎宴。24日,大会在五星级湄南大酒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泰国各姓氏宗亲联合会主席黄汉良主持大会,泰国旅游体育部部长春蓬·信拉巴阿差致欢迎词。泰国国务院总理阿披实·域差棲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管木,东盟秘书长素辇·匹素旺先后在大会上讲话,并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他们的讲话,阐述了泰华两国人民有着深远的血缘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两国人民一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关系密切,十分友好,华裔泰民在繁荣泰国经济,推动国家建设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备受世人称赞。但愿大家充分利用宗亲联谊活动这一平台,为增进友好,携手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实现东盟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目标而共同努力。

会议还就进一步发展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各姓氏宗亲联谊存在问题展开讨论,成立了秘书联络处,暂时设在泰华各姓氏宗亲联合会内,并决定2010年东南亚国家地区各姓氏宗亲联谊大会在印度尼西亚由印尼百家姓宗亲协会主办。

大会期间,还由国家旅游局安排参观“玫瑰园”,观看了泰国民俗文化表演,登上游艇游览湄南河市区段的灿烂夜景,汕头金凤青少年艺术团也应邀为本次联谊大会献演。

潮阳四序堂主办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

2008年3月27日,参加在福建晋江举行的第六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广东潮阳“四序堂”38位萧氏宗亲,按照恳亲大会国际惯例,从福建晋江恭迎萧何金身驻跸“四序堂”。当恭请汽车来到潮阳城区北关路口时,“四序堂”早已组织了宠大的仪仗队伍在此迎候。何公金身登乘八抬神轿,香炉移上横抬大轿。前有花水巡牌开道,八音笛套锣鼓队相迎,环球萧氏宗亲恳亲会“会旗”和“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由广东潮阳四序堂举办”等旗帜高高举起,大红灯笼和各类旌旗分列两傍,80名族老身着礼服护驾相随。到祖祠时,鸣炮三响,何公驻跸,祭过门神,参拜当地洵公列祖之后,族老拥何公金身进祠,扶往龙畔后厅登殿,同时进行隆重祭祀仪式。

6月9日,第七届环球萧氏宗亲恳亲大会筹备委员会在潮阳“四序堂”宣告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员会议。筹委会主席萧谨明,副主席萧智辉,下设财务组、特刊组、祭典组、文娱组、接待组、后勤组、会场组、保安组8个理事机构。筹委会推选出本届恳亲大会主席萧锡水,副主席萧亮平等8人,秘书长萧秉豪,成立大会办公室。筹委会聘请了最高顾问、荣誉顾问、大会顾问若干人。

潮阳萧氏四序堂大事(1)

潮阳萧氏四序堂大事

作者:潮阳四序堂 萧秉豪

1195年
南宋庆元元年

福建漳州太守国梁之孙、吏部郎中煜之次子萧洵举明经任广东潮阳知县。萧洵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字仲川,号启祥,在任清廉勤谨,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多做对百姓有利的事。任满离职时,县民恳切挽留,遂定居于县城的南桥(今棉城涂库内),成为潮阳萧氏的始祖。于景定十四年(1221年)逝世,享年70岁。

1204年
南宋嘉泰四年

广东潮阳乡民集资建生祠“四序堂”,以感福建漳州籍知县萧洵(南宋庆元元年即1195年举明经,连三任潮阳令)德政,永为纪念。开禧三年(1207年),洵公连四任任满归故里,县民恳切挽留,遂定居于县治之南桥(即今城南涂库),以生祠办学堂,躬耕执教,颜其名“四序堂”,涵泳着与天地同德,与日月同光,与君子同仁,与四时同序之意蕴,从文化、道德、伦理、气质诸方面模铸学子,型范英才。嘉定十四年(1221年),萧洵逝世后,祠亦为潮萧氏始祖祠,奉供萧洵。其后,曾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民国时期数次修葺,增供奉萧洵以下列祖。

1206年
南宋开禧二年

广东潮阳知县萧洵遣子昭元(为漳州郡守萧国梁曾孙)回漳州省亲侍祖,行至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之诏安汾水关染病滞留客栈。店主人叶公十分怜惜,延医问药,得以康复。萧昭元感恩遂与叶公之女结为夫妻,生三子:规、真、植。昭元因思尽孝双亲,又不能辜负叶公父女情义而忧郁成疾病卒。萧洵任期届满,落籍潮阳。得悉儿子昭元并未返福建漳州侍祖,遂与家人沿途寻访,路经汾水关投宿,偶见店中三儿嬉戏,所玩扇子有传家宝鸳鸯玉坠一对系昭元旧物,因持扇询问店主人叶公。叶公说明缘由后对萧洵说:“此舍原是钟公产业,钟公无男,故吾赘于钟氏,独生一女,招昭元为婿。”洵公悲痛丧子,但看了爱子墓葬地乃天赐吉穴,地名“乌鸦落洋”,遂为儿子墓葬竖碑。洵公与叶公商定,三孙分嗣三姓,规归萧、真嗣叶、植嗣钟。这就是潮阳诏安一带萧、叶、钟同为萧氏骨肉的来由。至今800多年,萧、叶、钟在闽粤两地蕃衍生息,皆成巨族。

1274年
南宋咸淳十年

容州文学萧规卒。萧规系县廓都人(今广东潮阳棉城),邑宰萧洵之孙。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性慷慨,有直节。当宋理宗(1225-1260)诏求直言时,规适肄业国雍,乃与太学生叶李上书,诋贾似道专权误国。似道衔之,嗾其党林德夫讦李斋扁饰金,规连坐配汀州。宋度宗改元(1265年)事白得还。宋咸淳三年(1267年)领乡荐第一,明年成进士,官容州文学。享寿67岁。

1404年
明永乐二年

广东潮阳知县萧洵七世裔孙萧忞斋在其祖萧洵落籍潮阳197年之后倡修潮阳《萧氏族谱》,由柳州府教授欧阳初编修并作序,是年完成。其后多次续修。第一次续谱为洵公八世裔孙、忞斋祖之四子义民正四公倡修,于明正统七年壬戌(1442)完成,前兵部主事刘圮作序。第二次续谱为洵公九世裔孙、忞斋祖之孙正初公子、山西副使銮公倡修,于明成化四年戊子(1468)完成。銮公作序。第三次续谱为洵公十世裔孙、忞斋祖曾孙正壬公之孙鋹公三子、南京户科给事中兼管湖事龙公倡修,于明弘治八年乙卯(1495)完成,龙公、柳州府马平县知县作序(上四次修谱均没有刻本)。第四次续谱为洵公十世裔孙、忞斋祖曾孙正四公之孙铃公长子、贵州安顺州知州泰公倡修,于明正德七年壬申(1512)完成,泰公、罗城县教谕赵日新作序(族内刊行)。第五次续谱为洵公十二世裔孙、忞斋祖之云孙、正庚公之曾孙、昆公之孙、淀公之子、翰林院修撰与成公倡修,于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完成,与成公作序并刊印,流传至今。

1459年
明天顺三年

饥荒,县廓都人(今广东省潮阳棉城,下同)萧铃,赈饥米800斛,诏赐七品秩承事郎。萧铃,字景锵,号毅庵。其父正四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出粟1000石赈饥,奉覆巡谕义民。铃承父志,凡亲戚朋友、乡人生活有困者皆全力资助。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逝世,享寿64岁。


是年
萧龙中举。萧龙,字宜中,县廓都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登进士,选翰林,改任南京户科给事中兼管湖事。因弹劾失职大臣而遭权贵陷害,被贬戊边万全县(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后赖兵部尚书马文升辩屈,才官复原职。任满回乡后,倡建东山大忠祠,在城西筑草堂,自号“湖山逸叟”,著有《湖山类稿》行世。明正德七年(1512年)逝世,享寿79岁。

1464年
明天顺八年

萧鼎登进士。萧鼎,字伯铉,洵公裔孙,初任工部主事,后改户部主事,出知温州。为民兴利除害,民德之。逾年乞归,行囊萧然,与耕牧为伍。


是年
县廓都人萧清,甲申岁贡,授湖北武昌府江夏县县丞。

1473年
明成化九年

山西副使萧銮卒。萧銮,字景和,县廓都人,生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明宣德元年(1426年)中举人,次年登进士。初授哈密(今新疆哈密市)宣慰使,后迁江西道监察御史、广西提学佥事、湖广佥事、福建佥事、山西副使。为政廉洁能干,官民称颂。离任时,当地百姓士绅沿途泣别。享寿70岁。

1474年
明成化十年

萧泰中举。萧泰,字宜安,县廓都人。成化十五年入太学。及后任贵州省安顺州知州。明弘治三年(1490年)告老归家,倡建祖祠并捐祠租60石。明嘉靖六年(1527年)逝世,享寿82岁。

1477年
明成化十三年

萧瓒中举。萧瓒,字宜瑄,县廓都人。孝道友爱,胞兄给事中萧龙遭诬害,被贬戍边万全县(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瓒中举后不赴吏部而先探望其兄,萧龙获释复职后,瓒才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出任贵州荔波县知县。弘治十二年(1499年)逝世,享寿61岁。

1507年
明正德二年

饥荒,县廓都人萧东冈,倾其家产百金助赈。为潮阳县丞林富升所赞赏。后林富升任两广总督,亲笔题书“尚义”二字貤赠,并申报朝廷,奉旨赐义官,乡里感到无尚荣耀。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逝世,享寿75岁。

1511年
明正德六年

县廓都人萧大和,辛未岁贡,授河北深州判官。

1513年
明正德八年

萧廷达中举。萧廷达,名泗,号西庄,县廓都人,萧洵十一世孙。生于明天顺七年(1476年)。初授安徽省歙县教谕,聘典福建文衡,不久升潜江县知县。因捐资筑堤为障,乡民免受水患之苦,遂立专祠祝之。

是年
萧与成中解元(举人第一名)。正德十二年登进士,选入翰林院授国史检讨。明嘉靖二年(1523年)预修武宗实录,钦赐金绮,晋官修撰。萧与成,字宗乐,号铁峰,县廓都人。嘉靖四年父逝,回乡服丧3年后,为侍母不再回朝复职。明万历七年(1579年)逝世,享寿87。著有《铁峰集》行世。

1522年
明嘉靖元年

县廓都人萧宏化,中举,授浙江开化县知县。

1525年
明嘉靖四年

县廓都人萧善登中举,授江西赣县知县,后升广信府通判。

1536年
明嘉靖十五年

县廓都人萧大继,丙申例贡,授京城兵马司副指挥。

1540年
明嘉靖十九年

萧端蒙中举。翌年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萧端蒙,字曰启,号同野,县廓都人,系翰林院修撰萧与成长子,人称“父子翰林”。嘉靖二十二年出任山东道御史。嘉靖二十四年,贵州发生骚乱,端蒙奉旨巡按。后调任浙江道御史。嘉靖三十二年,保卫京城有功,皇帝赏赐金绮。嗣后奉旨巡按江西,时江西藩王骄横,端蒙上疏弹劾藩王,深得人心。嘉靖三十三年奉诏回京,将晋升廷尉,病逝途中,年仅34岁。江西父老建祠奉祀。著有《同野集》等20多篇。现江西龙虎山保存其手书石刻。

1543年
明嘉靖二十五年

县廓都人萧敬德,中伦文榜经魁(第三名),授陕西商州知州,后升韩府左长史。

1546年
明嘉靖二十五年

萧端贲与三弟萧端昇同中举人,授广西省灵川县知县。萧端贲,字曰质,县廓都人。后迁福建延平府同知,代理知府。明万历十年(1582)逝世。享年59岁。著有《广韵府》和《梅花百咏》。

是年
萧端昇与其二兄端贲同榜中举人。萧端昇,字曰阶,号自麓,县廓都人。朝廷授予广西省罗城知县未去,改任广东省新会县教谕。升琼州府教授,考订朱文公家礼、邱文庄仪节,辑成《谕琼礼要》一书。享年83岁。

1550年
明嘉靖二十九年

县廓都归厚坊人萧与洁,庚戌岁贡,授光禄寺署丞正。

1591年
明万历十九年

萧廷玉登进士。萧廷玉,字子颖,号砥瑕,海阳县人(今广东潮安)。任福建汀州府归化知县(今福建省明溪县)。在任爱民如子。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享寿84岁。

1593年
明万历二十一年

萧贻朔举恩贡,授平阳府(今属山西省)通判。萧贻朔,字次倩,号海印,县廓都人,明翰林院修撰萧与成之孙。历代理清军同知及隰州、翼城(今均属山西省临汾地区)等县知县、左州(今广西区崇左县)知州。在左州,捐资修学宫、禁火葬,请求上级获准优待免行“一条鞭”法等,百姓感激,立生祠奉祀。著有《三晋山居诸草》。享寿80余。

1597年
明万历二十五年

广东揭阳榕城萧誉中举,授浙江仙居知县。

1610年
明万历三十八年

萧定,字彦得,澄海人,祖籍潮阳。由选贡中万历甲午(1594)乡试;登庚戌(1610)进士。以母年老八十余为由,疏乞归养。建郡西延寿寺,又六年,母逝,襄事山中,哀号如孺子云。家居食贫,不啻诸生,时不仕卒。现子孙衍居澄海东陇、塘拍等地。

1612年
明万历四十年

萧时丰中举。萧时丰,字运中,号稚德,广东汕头舵浦溪东人。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历任福建莆田知县、漳州府学教授、京兆国子监、户部清吏司郎中、浙江计曹蓟密粮储道。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陷北京,被大顺军所执,酷挟迫降,信其穷官,释囚。清顺治二年(1645年)二月十七日逝于客邸叶医生家,享寿68岁。

1630年
明崇祯三年

萧引龙,字次圭,县廓都人。明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母病,刲股和药,人称孝子。自身保侍廉洁,从不涉足公庭。时时以革除地方陋俗为己任。卒后祀普邑忠义孝悌祠。

1644年
明崇祯十七年

萧乔木,1644年生,字参云,澄邑人,轩公十一世孙,洵公十六世孙。考授州佐,事亲至孝。康熙初(元年为1662),经迁界,家业中落。奉甘旨如平时,父年逾八十,乔木年亦六旬,依依孺慕,人以老莱目之。性忠厚,不谈人过失,扶危济困,尤多厚德矣。事迹载《澄海府县志孝友传》。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逝世,享寿69。

1705年
清康熙四十四年

县廓都人萧敩中举,授内阁中书。

1720年
清康熙五十九年

萧昆产,字君晖,县廓都人。县诸生,素重名节。曾捐修文庙庭墀,济助贫困,帮助赎回穷困卖女,乡人称赞其仁德。以子敩贵,封征书郎内阁中书。

1723年 清雍正元年

县廓都人萧雯岁贡,诰授昭信校尉、京城巡捕,西门守备。

1729年
清雍正七年

萧肇泰,字哲勋,揭阳桃山都(登岡)萧畔德盛公十四世孙,洵公十九世孙。性勤朴,笃友爱,少承家训,熟读经史。清雍正七年(1729)举孝廉,时年已五十七。因家贫,壮志益昂,其志弥坚,终于中举人。其后选进县事,肇泰因年老不愿奔波仕途,退而家居,尽力为族人办事,曾爰书八字,以正辈序。清乾隆十二年(1747)逝世,享寿76。

1735年
清雍正十三年

萧之祐,县廓都人。乐善好施,置塔馆后祠租供双忠祀事。清雍正十三年(1735)捐资赈饥,县令吴廷翰给予表彰。升匾“乐善好施”。

1736年
清乾隆元年

萧重光中举。萧重光,字邦清,号碧波,县廓都人。乾隆十三年登进士,乾隆十五年出任定襄县(今属山西省忻州地区)知县。曾于乾隆二十四年和乾隆二十七年两次参加校阅山西南省乡试试卷。乾隆三十五年因病归家。

乾隆六十年九月,是重光中举60周年,按清代科举制度,属四品以上官员由省抚院将“重逢蕊榜”者上报礼部,并邀请重光参加本届乙卯科新举人的鹿鸣宴,称“重宴鹿鸣”,时属非常荣耀与罕遇的大喜事。时广东巡抚朱圭作《贺同年萧君重光重宴鹿鸣》诗祝贺,赠“重宴鹿鸣”匾。潮阳县在南门桥建“重逢蕊榜”牌坊以示庆贺与纪念。于嘉庆三年(1798)逝世,享寿82岁。

1739年
清乾隆元年
广东县廓都人萧光日,中武进士,授台湾南路营守备,升龙固营都司、署本营游击。

1745年
清乾隆十年
萧步云14岁应揭阳试,名列前茅。生于雍正十年(1732年),幼有“神童”之称。乾隆三十五年(1770),晋省入围领荐,历任陵水县教谕、兴化县知县、署理天长县事,升直隶州正堂。

1756年
清乾隆二十一年
广东县廓都人萧邦炽,年120岁,请旌恩赐修职郎,建坊于东山半路亭,邑令陈九叙升额曰“昇平人瑞”。

1768年
清乾隆三十三年
县廓都人萧斯,膺副贡,授翁源县教谕。教德高尚,广为传播。

1770年
清乾隆三十五年
解元玉电、进士光日、重光、举人光晖、贡生之蓉等为广东潮阳四世祖萧御疾墓立石旗杆夹20多副。萧御疾生于宋端平三年(1236年),授从政郎海阳县主簿,历修职郎巡海宪佥,效忠勤王殉难,卒于宋景炎元年(1276年)。葬于惠州鹅埔乡狮地(今海丰县小漠镇香坑村),俗称“望海狮”。有宋末丞相陆秀夫刻石题诗碑。


1776年
清乾隆四十一年
县廓都人萧豹变,字振灼,以军功累升京城巡捕,西门守备。


1780年
清乾隆四十五年

萧凤来庚子科乡试中武举人。萧凤来,字缙开,号梧栖,归善县
黄狮村(今广东惠东县多祝镇黄狮村)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参加甲辰科会试,再中武进士。初任新太协副将,历广西左、右江镇。乾隆五十五年,诰授武德骑尉(正五品)。嘉庆元年(1796年),诰授武翼都尉(正三品)。嘉庆十五年,升广西左江镇总兵,诰授武显将军,钦赐戴花翎,官居一品。道光十年(1830年)卒,享寿71岁。

1835年 清道光十五年
县廓都人萧飞翔,中武进士,授浔州府前卫清军绿营同知。

1854年 清咸丰四年
县廓都人,清军把总萧良芳,在高唐州作战殉难,荫封云骑尉,袭恩骑尉。


1881年 清光绪七年
县廓都人萧焕新,中武进士,授广东韶州守备。

1885年 清光绪十一年

邑人萧钦建“西园”。位于广东潮阳棉城西隅,故名。园林包括住宅及假山,构思设计,极尽能工巧匠之能。耗资纹银38万两、历时15年竣工。西园门顶通幅石匾,镌刻“西园”两大字,是晚清贵州籍状元夏同和题书。门之右侧,距离数步,有一圆顶石框小扉门,额镌“房山山房”四个篆书。进门,迎面是一荷池大庭院,院中靠圃墙处有六角亭。庭院右边,是一排红彤彤书房,从左边门进入“房山山房”假山。依景布局,因势结构,千姿百态,各尽奇妙。其模型曾于光绪末年送北京全国博览会展出,获得最高奖。现“西园”属文物保护单位。

是年 县廓都人萧国光,中武举人,授潮州镇中营把总。

1886年 清光绪十二年
广东惠东县黄狮村人萧敬开,官武功将军,戴二品花翎,敕建翰林第。

1890年 清光绪十六年
县廓都人萧国琛,中武进士,授浙江清军绿营同知。

1892年 清光绪十八年

萧钦斥资纹银5万两,购置客轮8艘,成立广东汕(头)潮(阳)揭(阳)轮船公司。萧钦,号鸣琴,又号挥五,人称钦太,县廓都人,萧洵二十二世孙。幼年家贫,学木匠,因承建英国商人土木结构 “番仔楼”成功,而深得英商赞赏,被聘为怡和洋行买办,跻身汕头实业界。嗣后,创办捷盛营造厂,成为全县早期买办资本家。又与族人合资,开设汕头、潮阳怡和庄银号,发行钞票;开办船务行、华资卷烟厂、榨油厂等。独资纹银20万两,购得汕头基督教浸信会礼拜堂左右海滩地,成为汕头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他热心公益事业,忧国济民。光绪五年诰封文林郎同知衔,光绪十年加恩赐赏戴花翎三品衔、江苏道,光绪二十五年诰封荣禄大夫、赏戴花翎一品衔,子孙世袭。曾耗资纹银38万两、历时15年,建成府第与园林相结合的西园。于光绪未逝世,终年52岁。

1894年 清光绪二十年

萧永康中举人。授分部主事,福建补用知府,袭三品衔礼部郎中,江西乡道,世袭荣禄大夫、赏戴花翎一品衔。萧永康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字朝颐,号寿臣,县廓都人。热爱公益事业。清光绪二十六年向东山书院捐学田。光绪三十三年倡办五都高等小学堂,被推选为学堂董事长。光绪三十四年,潮阳县成立由有名望的士绅组成的保安总局,萧永康为协理。民国改元(1912年),当选潮阳县议员。民国13年,出资帮助清理城河两侧违规搭建。民国16年,主持筹建双忠行祠。民国30年3月25日潮阳县城沦陷,家居受到日军和汉奸多次侵扰和掠夺,悲愤成疾,于民国32年逝世,享寿72岁。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

萧凤翥中恩科举人。萧凤翥,号仙渠,县廓都人。光绪三十年首倡将东山书院改办为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并奋力附办“师范传习所”。光绪三十一年出任县学务公所所长。民国2年(1913年),被选为潮阳县议会议长。民国4年(1915年)主持将东山高等小学堂改办为东山中学,诞生了潮阳第一所中学,任首任校长。民国6年,当选为国会议员。民国9年逝世,享寿64岁。


是年 萧眉仙为广东潮阳棉城富绅萧钦设计建设园林西园、历时15年告成。其建筑风格独特,技艺巧夺天工,光绪末(1908年),园林模型参加北京全国博览会展出,曾获得最高奖。其后,又设计潮阳另一座著名萧氏园林——磊园耐轩,该园于宣统元年(1909)建成,现该园为文物保护单位。萧眉仙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号树人,县廓都人。从小天资聪颖,酷爱绘画、雕刻、种花。民国11年(1922年)逝世,享寿81岁。


是年 县廓都归厚坊人萧永声中举。曾捐巨额军饷助左宗棠讨新疆阿古柏叛乱,委充江西省视学,诰授三品衔兵部郎中、花翎四品衔荣禄大夫、江西补用知州,湖北选用道、晋授荣禄大夫一品衔、民国北京众议院议员,后任汕头总商会会长。

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

县廓都人萧兰如,捐银万两修淮河堤,封儒林郎。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新加坡萧竹漪在“晚晴园”晤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萧竹漪,字奕华,广东潮安县庵埠镇复兴街道人,少年随父(萧任顺)经商于南洋,目击外人欺凌侨胞,常忧国下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归国,随黄乃裳在闽、粤的汀州、漳州和潮属各县联络秘密会党。光绪三十三年,饶平浮山之役失败后,他变卖田产把所得数千元捐作秘密经费。同年四月十一日黄岗起义,萧竹漪出助余既成、冻涌波等组织军政府。起义失败,于十六日逃抵香港转新加坡致力宣传革命。清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失败,闻之悲伤过度而得病。后闻武昌起义广东相继光复,乃归汕头治病,不幸于民国元年(1912年)逝世,年仅29岁。

1908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广东汕头成立自治会,萧鸿逵被推举为自治会议长。萧鸿逵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字奕梁,号秋南,又潜夫,江溪东人。惠潮嘉道沈传义初委鸿逵为保商局董,继委为警察局董。与高绳之、萧墀珊创办汕埠自来水工程公司。之后粤督委为澄海县劝业所所长,任职四年。民国5年(1916年),鸿逵与胞弟鸿业合资兴建“敬德堂祖祠”。民国20年逝世,享寿73岁。

1909年 清宣统元年

邑人萧凤翥建“磊园(耐轩)”竣工。磊园耐轩,坐落于广东潮阳棉城中心亭脚路,是一座别墅式的府第与园林相衔接的建筑。亭脚路口大门顶镌刻石匾额,东面为“带流芳”四字,西面为“龙门汲浪”四字。过关门数步,便有横石匾,浮雕着“耐轩”两个金大字。进入耐轩门,是一片大庭院的府第,右边是外书房,左边是楼座。外书房左面,是一特大荷缸。左边路旁,又辟一荷池。从假山向右有一奇特的大榕树(俗称大头松)。向右边,一座“磊园楼”,与左边楼座,遥遥相望。楼上挂一帧明代著名才子唐寅长约五尺、宽约三尺的仙翁鹤鹿绢画。步出石洞,翻过假山,石径崎岖,奇花异卉,芬芳扑鼻。花卉、木石、假山、楼阁,互相搭配,足见主人营建此园林之深厚毅力。

是年 萧介珊南渡暹罗经商,遂定居泰国。萧介珊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广东黄陇都东沟(今属峡山)人。先后在曼谷创办厚安公司、诗炎基辟有限公司及兴业银行等。曾投资支持陈守明创办的华文《华侨日报》,支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后转为国民党党员),是国民党暹罗支部的骨干。参予发起组织暹罗潮州会馆、潮阳同乡会,并历任第一、二、七届理事长、第八届监事长。1960年逝世,享寿74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5 22:16:55编辑过]

Friday, June 17, 2011

Seow Poh Leng (萧保龄)

Seow Poh Leng (萧保龄 1883 - 1942), one of the first few Peranakan Babas[1] at Emerald Hill,[2] was a prominent and successful Singaporean banker, founding member of the Ho Hong Bank,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 (Settlement of Singapore),[3] philanthropist and benefactor of public development works. He was a strong advocate of limited liability trading and promot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ystem.

Background
Seow Poh Leng, the second son of Seow Chye Watt,[10] came from humble beginnings. He spent two years in a Chinese school and completed his schooling at the Anglo-Chinese School. After passing his Senior Cambridge examinations, he decided to become a teacher. He competed for the Queen's Scholarships in 1902. He failed to win the much-coveted prize, and attributed his failure to the fact that he had to divide his time between his duties as a pupil teacher and preparing for the examinations.[10][11]

In order to help support his family, he was forced to take up additional work. After school each day he would sell nonya cakes and nasi lemak cooked by his mother and sisters. One day, when he saw some of his pupils in the distance, he threw all of his food away fearing they would see him and lose respect for him. He was punished when he returned home.

Later, Seow moved on from teaching to become the manager of the Ho Hong Bank. He was also a cashier at John Little & Co for many years, before he entered the rice business. His chequered career included stints as a chemist's assistant, schoolmaster, lawyer's clerk, stock-broker, insurance agent and company liquidator.[10][11][12]

He was one of the promoters of the Eastern United Assurance Corporation Ltd. (EUA),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CCB) and Ho Hong Bank (HHB). He founded HHB in January 1917[13] together with Lim Peng Siang, Dr Lim Boon Keng and others, and served as its secretary and general manager. HHB was the first Straits Chinese institution to enter the field of worldwide banking and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with London, New York, Hong Kong, Shanghai, Batavia and many other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direct trade between the Chinese in Malaya and peop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Later, HHB was amalgamated with CCB and 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Ltd (OCBC).[10][11][14][15][16]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archives, Seow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row of nine terrace houses along Cairnhill Road. The same records show that he owned bungalows in Emerald Hill Road and Lorong 20 Geylang Road, and had additions and alterations done to them

Public life
Seow Poh Leng was concerned with public welfare and engaged in many different roles and activities in this area. He suggested constructing a short connection road between Emerald Hill Road and Cairnhill Circle.[18] He was also involved with the Singapore and South Malaya Boy Scouts Association since its inauguration, holding the position of secretary and treasurer, and did much to interest parents in the movement. Other activities included organising charity and social concerts and entertainment.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Straits Chinese Magazine dealt with such subjects as education and social reform.[10]

A love of theatre ran in the family. According to Sir Song Ong Siang, Seow took part in amateur theatricals in the 1930s. He was a lover of Shakespeare and named his seaside bungalow in Siglap “Titania” and his house on Emerald Hill Road, “Oberon.”[19] He was considered modern and loved artistic activities such as acting and singing, and served as the Hon. Secretary to the Straits Chinese Recreation Club in 1905.[10][20]

Seow was a keen sportsman on the football field and in club sports, a tennis player and a chess player. He was one of the early members of Tanjong Katong Swimming Party, now the Chinese Swimming Club, where he once held the office of vice-president.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 volunteer movement, he served in its ranks.[10]

In 1936 His Excellency The Governor appointed him to be a member of the Council of Raffles College.[21]

In 1937 he was elected to membership of the Council of the 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22]

Apart from The Hawker Bill, in which he played a major role, he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other subjects he believed to be of importance to the common man like championing pedal rickshaws[23] and the abolition of water meter rents[

Hawker Bill
Hawkers had been considered by some people to be a nuisance. In 1903, a bill was drafted by the Chinese Protectorate to provide licensing of hawkers and setting aside spaces where hawking was allowed. In 1905, Municipal Commissioners asked that the Municipal Ordinance be amended to provide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powers to register hawkers and bring them under control, but this was refused by the Governor. There were numerous other activities through the years intended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number and activities of hawkers. The view among some people was that the evils of hawking were becoming more serious year on year.[25]

In 1931, the Governor of Singapore appointed a committee "to investigate the hawker question in Singapore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as to any change in policy in this respect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advisable", consulting and taking evidence from the Municipal Health Officer, the police, Superintendent of Town Cleansing,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Clerical Union, Teo Chew guilds, Indo-Ceylon Club and the Straits Chinese-British Association.[25]

Seow championed the plight of hawkers who he felt were being treated callously and without any regard for the social benefits they were bringing, or for their own precarious economic situation. Through articles in the newspaper, including a self-composed poem, depositions and meetings with the committee. He sought to achieve a fair and balanced outcome that w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eeds of the masses who were not European, and who relied on the lower-priced food and non-food merchandise provided by the street hawkers of Singapore, exposing in the process the constant brutality hawkers faced from the authorities and bribery hawkers often had to resort to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operate.

Personal life
Seow's family lived in a shop house along Emerald Hill Road opposite Dr Lim Boon Keng, whom he had worked for on a part-time basis. When Lim heard that Lilian LuckNeo Tan's family were looking for a groom for her, he recommended Seow to them. Lilian's family wanted a kind and good man for her and it did not matter to them if he was from a poor or rich family. Lilian was the great grand daughter of famous philanthropist Tan Tock Seng. Her father was Tan Soon Toh and her mother was Lin Neo (Jambol) Seow. Tan Soon Toh's father was Tan Kim Ching, Siamese Consul General in Singapore and the person who introduced the schoolteacher, Anna Hariette Leonowens, to the King of Siam.[26][27][28] Tan Kim Ching was the son of Tan Tock Seng.[2][29]

Lilian Tan was a refined lady, spared from having to do household chores. Her family lived in a three-storey house along River Valley Road. When the time came for her to be bethrothed, her parents decided the groom should marry into their family which was a common practice at the time. This meant that her husband would come and set up home in her family's house. Their marriage produced three children - (Duke Seow Sieu Jin, Amy Seow Guat Cheng and Betty Seow Guat being - later Mrs Betty Lim Koon Teck).[29]

One evening, Lilian was out riding in the family's horse carriage and happened to pass by Bidadari, the Christian cemetery. She noted how peaceful it looked and mentioned that she would like to be buried there when her time came. When the first influenza epidemic hit Singapore, Lillian succumbed to the virus. She died at the age of 32. In accordance with her wish for a Christian burial, Seow asked a pastor to baptise her and she was buried at Bidadari. Lilian's mother later converted to Christianity.[29]

Seow remarried a few years after Lilian's death. His new wife, Polly Tan Poh Li (daughter of Tan Boo Liat) was his niece. Lilian's mother thought it would not be a bad thing for Seow to marry her.[2][29][30] His children by Polly were Eugene Seow Eu Jin and Rosie Seow Guat Kheng.[31]

Seow Poh Leng medal
An alumnus of the Anglo Chinese School, Seow instituted a medal in 1936 to be awarded to the top ACS boy at the Senior Cambridge/GCE “O” Level Examinations.

(source: wikipdia)

Recommend reading/websites:
1. Stella Kon: A Child of Emerald Hill, http://emilyemerald.tripod.com/writer.htm
2. Seow Sieu Jin,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ow_Sieu_Jin
3. Ho Hong Bank,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_Hong_Bank

Francis Seow (萧添寿)

Francis Seow, Francis T Seow(Chinese: 萧添寿;born 1928) is a Singapore-born political dissident who is in exile from Singapore after lawsuits by the former Prime Minister Lee Kwan Yew. He was educated at Saint Joseph's Institution in Singapore and at the Middle Temple in London. Seow is currently a United States citizen residing in Massachusetts, and was a Visiting Fellow at Harvard Law School.

Seow joined the Singapore Legal Service in 1956 and rose through the ranks to become Solicitor-General in 1969, a position he held until 1971. During his career he served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n Prime Minister Lee Kuan Yew and was appointed senior counsel to a Commission of Inquiry in the Secondary IV examination boycott by Chinese students in 1963 prior to Singapore's entry into Malaysia. For his work, Seow was awarded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ld) Medal. He eventually left public service and entered into private law practice in 1972.

He was later suspended from law practice for 12 months by Chief Justice Wee Chong Jin for breach of an undertaking given on behalf of his junior law partner to the Attorney-General while in private practice. Nonetheless, he was later elected a member of the Council of the Law Society in 1976 and eventually became its President in 1986.

His new appointment led to a falling out with Lee Kuan Yew after he became embroiled in the politics surrounding the role of the Law Society. He had envisaged a restor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Law Society to, inter alia, comment on legislation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then churning out without any meaningful parliamentary debate, a role which Prime Minister Lee took especial exception to. In the result, Prime Minister Lee caused special legislation to be passed depriving the Law Society, inter alia, of any powers to comment on any legislation unless the government specifically asks the Law Society for its comments. He ran for the Parliament of Singapore as part of the Workers' Party team that contested the Eunos 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 in the 1988 Singapore general election. However, his team managed to secure 49.11% of valid votes, "losing marginally" to the PAP stronghold.

Macabre political intrigues followed the post-election excitement. Just before the election, he was detained without trial under the Internal Security Act for 72 days, accused of having received fun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advice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democracy in Singapore. According to his account, he was subjected to torture, including sleep deprivation and intense cold air-conditioning. During the elections, he was criticised as being an American stooge. Later, while awaiting trial for alleged tax evasion, he left the country and was convicted in absentia. These events are alleged by many to have been politically motivated, and part of a pattern of lawsuits and criminal proceedings against dissenters in Singapore. Despite his exile he has spoken at events organized by Singapore student societies in universities outside of Singapore.

Seow has a son and a daughter.

Francis Seow tells his story in the semi-autobiographical To Catch a Tartar: A Dissident in Lee Kuan Yew's prison. In the book, Seow recounts his career in the legal service, opposition politics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being detained by the Internal Security Department. He also accuses th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human rights abuses under then Prime Minister Lee Kuan Yew. The book also contains a foreword by former Singapore President Devan Nair that is equally critical of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Since then Seow has written another book, The Media Enthralled, which describes how he believes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undermined freedom of the media and turned them into pro-government mouthpieces. He is also author of Beyond Suspicion? - The Singapore Judiciary.

(source: wikipedia)

Suggested websites/books/
1. YouTube - Francis Seow : The Interview

Thursday, April 28, 2011

Dato’ Siew Nim Chee(1923-2008)

Dato’ Siew Nim Chee(1923-2008)

To thousands of Victorians, Dato’ Siew occupies a special place in their memory. The ever generous benefactor, he has contribut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towards different school projects such as helping the Band fund its overseas trips, contributing towards developing the school library and also underwriting the magnum opus of V.I. history, "Victoria Institution, The First Century: 1893-1993" written by Mr John Doraisamy. Dato’ Siew was a student of the V.I.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his tenure was interrupted by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he only finished his studies after the war and left the school in 1947. He was a member of the Second Selangor Group (the Victorian 1940 notes he was a member of Lion patrol). Dato’ Siew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with a Bachelor of Arts (1950) and Bachelor of Economics (1951) and then joined Cornell University in the USA where he graduated with a Master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He became a lecturer and Head of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in 1957 and later joined Bank Negara. At Bank Negara, he was eventually promoted to the post of Head of the Economic Research Department. Now retired from Bank Negara, he still manages his own company. As well, he has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V.I.O.B.A. from 1989 to 1993, and was a member of the V.I. Centenary Celebrations Executive Committee. Presently, he is the patron of the V.I.O.B.A.

http://www.viweb.freehosting.net/sct-greats.htm

Datuk Siew Nim Chee

PETALING JAYA: Datuk Siew Nim Chee, a prominent academic, civil servant and corporate figure, who held positions in Esso Malaysia Bhd, Magnum Corp Bhd and Genting Bhd, passed away on Sunday at the age of 86 after a short illness.

He leaves behind wife Lim Cheng Yoke, three children – Datuk Siew Ka Wei, Siew Foong Khwan and Siew Ka Keong – and two grandchildren.

In his time, Siew, who was born in a village on the outskirts of Guangzhou, China, was the first Malayan to enrol in Cornell University, where he obtained a postgraduate degree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1953, after obtaining degrees in arts and economics from University of Malaya at Singapore.

Siew was an assistant lecturer at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i Malaya, in the 1950s and rose to head the department until 1959.

He returned to the fledgling nation of Malaya then and became an economist and later headed Bank Negara'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Research.

Siew was a founder of the Persatuan Ekonomi Malaysia and held various positions in it between 1962 and 1987.

His involvement with the corporate sector began in 1965 when he was appointed treasurer of Esso Malaysia.

From 1969 to the late 1970s, Siew held various positions in Magnum and was an advisor/consultant to Genting until 1985.

He was named Victorian of the Year by his alma mater, Victoria Institution, in 2002.

(source: http://biz.thestar.com.my/news/story.asp?file=/2008/2/5/business/20239943&sec=business)

Dato' Siew Nim Chee, the first Malaysian to get into Cornell, passed away peacefully on 3rd February 2008

Dato' Siew has also endowed The Milton L. Barnett Scholarship Endowment to promote Malaysian studies at Cornell, the endowment provides support for Cornell students, either Malaysians enrolled in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or other students whose focus is on Malaysia. A portion of this fund is also used to purchase books related to Malaysia.

Related websites/articles

1.
The Milton L. Barnett Scholarship Endowmenthttp://www.einaudi.cornell.edu/SoutheastAsia/funding/index.asp?section=barnett
2. Siew Nim Chee dies at 86, The Star, http://biz.thestar.com.my/news/story.asp?file=/2008/2/5/business/20239943&sec=business
3. The Reminiscences of Dato' Siew Nim Chee; Victoria Institution; http://viweb.freehosting.net/vir_SiewN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