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Muhammad Yussof Xiao

Hui Hui (回回族)

The word Huihui (回回), which was the usual generic term for China's Muslim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thought to have its origin in the earlier Huihe (回纥) or Huihu (回纥), which was the name for the Uyghur State of the 8th and 9th century. Although the ancient Uyghurs were neither Muslims nor were very directly related to today's Uyghur people, the name Huihui came to refer to all Muslims, regardless of language or origin, by the time of the Yuan (1271–1368) and Ming Dynasties (1368–1644).

While Huihui or Hui remained a generic name for all Muslims in Imperial China, specific terms were sometimes used to refer to particular groups - e.g. Chantou Hui ("turbaned Hui") for Uyghurs, Dongxiang Hui and Sala Hui for Dongxiang and Salar people, and sometimes even Han Hui ("Chinese Hui") for the (presumably Chinese-speaking) Muslims more assimilated into the Chinese mainstream society.

Under the aegi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1930s the term Hui was defined to indicate only Sinophone Muslims. In 1941, this was clarified by a Communist Party committee comprising ethnic policy researchers in a treatise entitled "On the question of Huihui Ethnicity" (Huihui minzu wenti). This treatise def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i nationality as follows: the Hui or Huihui constitute an ethnic group associated with, but not defined by, the Islamic religion and they are descended primarily from Muslims who migrated to China during the Mongol-founded Yuan dynasty (1271–1368), as distinct from the Uyghur and other Turkic-speaking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The Hui Chinese have diverse origins. Some in the southeast coast (Guangdong, Fujian) and in major trade centers elsewhere in China are of mixed local and foreign descent. The foreign element, although greatly diluted, came from Arab (Dashi) and Persian (Bosi) traders, who brought Islam to China. These foreigners settled in China and gradually intermarried into the surrounding population while converting them to Islam, while they in turn assimilated in all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keeping only their distinctive religion
The Hui are originally from China, where they comprise the largest of China's Muslim nationalities, numbering over 10 million.

History
The Hui trace their ancestry back to Muslim traders, soldiers, and officials who came to China during the seventh through the fourteenth centuries. The Muslims settled and married local Han Chinese women.

There were two later major Hui immigrations, the first during the mid-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second during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China in 1949. Many Hui, however, may have moved to Malaysia with the hope of establishing overseas branches of Chinese businesses.

Today,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number as the largest immigrant group. Many are Buddhists who have had difficulty fitting into Malay society; the Hui have been more easily accepted because the Malay and the Hui share the Muslim faith.

What Are Their Lives Like?
At one time, the Hui may have been farmers and estate laborers, but today they have begun to work more in commerce, industry, and the service sector. Nearly all Hui live in or around the cities and many work in restaurants, butcheries, industry, mining, and trade.

The life of the Hui generally revolves around the mosque and its activities. Malay law defines a Malay as "a person belonging to any Malay race who habitually speaks the Malay language and professes the Muslim religion." Even the bonds of common religion cannot stretch beyond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Muslims, their differences of origin persist.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inforced through their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by the formal institution of the Chinese Muslim Association.

In general, the Hui are energetic, aggressive, self-confident, and very business-minded. They have certain customs which distinguish them from other Chinese populations in Malaysia. For example, they are forbidden to eat pork or the meat of horses, donkeys, mules, or any wild animal. Also, according to Muslim custom, Hui women are forbidden to marry non-Hui men; yet Hui men may marry non-Hui women who are willing to convert to Islamic practices. Family descent is traced through the father's line and families also are structured according the father's lineage.

Hui Hui in Trengganu
This is the story of the 7 Hui Hui (Chinese Muslim) who came from Guangdong and settled in Terengganu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s told in the foreword of the family book published by the ‘Keluarga Al-Yunani’ (The Al-Yunani Family) in Terengganu. Keluarga Al-Yunani is a sort of a clan association of which today, Mohd. Yacob bin Hj. Abdullah is the Chairman, and Abdul Majid bin Hassan is the Secretary. The book gives an extensive picture of the family trees of the 7 Chinese Muslims of Hui descent who first settled down in Terengganu. First Musa Li [李務初], Ali Zhang bin Idris [張連福], and Abdullah Dong bin Sulaiman [董盛泉], and later his brother Daud Dong and Hassan Liu [劉] bin Salleh came to Terengganu during the reign of DYMM Sultan Zainal Abidin III (1881-1918). In the second or third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two relatives of the Dong family, Muhammad Yussof Xiao [蕭] bin Salleh and Haji Ibrahim Fu [傅守志] bin Muhammad came to Terengganu and also settled down during the reign of DYMM Sultan Sulaiman Badrul Alam Syah (1921-1942).

he 7 Hui Hui mentioned at the start of this article came to Terengganu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Between the 7 of them, they had 52 children and hundreds of grand and great-grand children. Today there are the 4th generation for all families, and 5th generation for some. For Ali Idris Zhang’s family, there are even the 6th generation, as the pioneers who first came to Terengganu were Ali’s parents-in-law, Haji Mohammed Ali and wife Hajjah Maryam. The Al-Yunani family, as they are called, collectively number around 800 to 900 today. Many of them still live in Terengganu, and others have settled in various states in Malaysia, and overseas.

From these seven Hui Muslim ancestors, today there is this large Al-Yunani Family, related by blood and / or marriage, who wish to retain a common bond of kinship. This clan association and the book with names and addresses of the family members could materialize probably because there still are 5 or 6 people (out of the 52) from the second generation who are alive, and at least two are still active. From the third generation, amounting to more than 200, only a few have passed away until today. There are not many pure Chinese Muslim intermarriage among this third generation, which means that most have intermarried with Malays. But they still hear Chinese (mainly Cantonese) spoken by relatives of their parents’ generation, and they remember the Chinese grandparents. This means that they still have some kind of firsthand Chinese connection. Therefore the forming of this association, and the publishing of the Al-Yunani Family book. Looking at many of the 4th and 5th generations today, the common Chinese Muslim heritage may not be a bonding factor anymore, mainly because the children are not told much about it.

However for most of the families, assimilation with the Malays started as early as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In fact, out of the 7 pioneers, Pak Musa, Pak Lah, and Pak Hassan had already married Malay women as second wives or when their Chinese wife had passed away. Mohd. Yusoff’s Chinese Muslim wife Aminah (Daud Dong’s daughter) married a Malay husband after her husband passed away.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ourse many married Malays, and in many of these mixed familie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mmediately took a back seat. Many of them still spoke some Cantonese, their home dialect; but it was Malay that became the foremost communication language. Some of the children were taught Mandarin at home in the evenings, while going to Arab religious schools in the mor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learning Malay and English as well. There were also children from the Yunnan families who attended the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Tan Chee Beng describes the assimilation of these Hui Hui in these following steps:“Identification with the Malays is not merely because of the small size of the community. The absence of religious boundary ensures their greater interaction and eventu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Malays who are Muslim too.” So, if at first “Islam and acculturation have pushed them towar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Malays, yet they still know their Chinese origin.” Later, with “the los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not giving Chinese names to younger generation, …….. by the fourth generation, assimilation is almost complete.”18 If at first there were still some kind of acknowledgement that there is a common bond between these people resulting from a common origin different from the Malays, with each passing generation, “the increasing assimilation by the Malays is fast breaking the boundary.”

(Extract from Chinese Muslims in Malaysia, by by Rosey Wang Ma)

One of them is Muhammad Yussof Xiao [蕭] bin Salleh. There are 5 families descended from Yusoff Salleh Xiao. We did not know his name, his descents may not be using the surname of Xiao anymore like Hui Hui family in China; and may not even know the great great grandpa's actual name. Anyhow it is gland to know that he is from Xiao family.

回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回回一词初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主要指葱岭西、黑海以东诸胡人。回回是回纥的转音,民间也有将回回称为回纥,两者与回鹘三名可以通用。

Friday, January 8, 2010

萧克(1908—2008)

萧克简历

萧克(1908—2008)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湖南嘉禾人。出生于书香门第。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营长、纵队参谋长、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中南军区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晚年致力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发表多篇文章。1937年他在战火纷飞中创作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经过半个世纪的波折才得以出版,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责任编辑:安世者) (本文来源:新华网 )


新华网10月24日报道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萧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同志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常州和丹阳展开齐梁故里之争

萧姓人诞生以后,在以后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几大郡望(即本姓氏的几大望族),萧姓最为有名的郡望主分布在山东的兰陵,江苏的南兰陵,河南郡等,大族当以南朝齐梁的南兰陵箫氏皇族为最。兰陵最早为战国楚邑,故地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因为在汉宣帝、元帝两朝出了位名臣萧望之,他是东海兰陵人,在历史上以志气高洁著称,汉元帝临终时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其家族兴旺后辈多出才俊,在当时已经是萧氏重要的聚居地。东汉、西晋末年,为避战乱,北方士族大局南迁,山东兰陵郡也渡江迁居江南。东晋出在江南侨置北方郡县,在今江苏常州附近即南兰陵。南兰陵是齐梁故地,是齐梁两朝开国皇帝萧道成和萧衍的故乡。南迁的萧氏在随后的五百多年中,人才辈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不断涌现,各类人物应有尽有,场景热闹非凡,兰陵遂成为萧氏最重要也最知名的郡望。河南郡是萧氏的又一重要郡望,河南洛阳是当时北魏的都城,当时,萧氏家族有子孙移居河南,唐朝开国宰相萧瑀的后人唐穆宗的宰相也定居洛都(今)洛阳,见于史书和唐代墓志的河南籍萧氏家族还有很多,箫氏在隋唐时大量移居河南,也许和河南在隋唐时期一支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有关。

一直以来,镇江人都断定,齐梁故里无疑应当在丹阳:其境内有梁武帝御寺皇业寺遗迹以及11处南朝皇陵。齐梁开国皇帝萧道成的祖坟地在丹阳胡桥彭山。《全梁文》、《镇江志》等书均记载了: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称曲阿(今丹阳)为其桑梓。 可2009年3月20日,常州市举办的首届齐梁文化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齐梁故里在常州武进。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
  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如今,常州、丹阳都在“弘扬齐梁文化”:耗资3000万的梁皇宝殿在常州孟河镇开工,整个齐梁遗迹修复工程将历时3年,耗资20亿元;丹阳初步规划3000亩,以齐梁文化公园为特色的南朝陵墓石刻风景区也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

镇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建一些楼堂馆所也是需要的,但绝不能忽视那些散落在村间田头的南朝石刻。
  
常州和丹阳展开齐梁故里之争, 常州和丹阳立场不同,但故里之争实质是资源经济博弈的反映,且日益演变成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修复古迹. 引起地域文化资源争论和争夺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就主观而言,地方政府或某些部门介入地域文化资源的争论和争夺,其背后主要是出于利益的驱动。他们想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提高本地的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和发展文化产业。同时亦有借获得文化遗产之际,掌控国家下拨巨额经费的考量。此外,地方荣誉感等情感也是卷入争论的重要因素。就客观而言,有些地域文化资源的记载本身就模糊不清或者存在不同的说法。一些相邻地区历史上曾经属于同一文化圈或同一行政区,现在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却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因而往往引发争议。

两败不如谋求双赢

  有识人士对齐梁文化故里之争有以下反思: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昌万海说,争论充分暴露出了齐梁文化的挖掘、保护、弘扬力度不够大、步子不够快、氛围不够浓。当务之急不是抢注,而是抢护——将那些乏人问津、危在旦夕的遗存保护起来。

  资深文考专家刘建国指出,争论也是一种变相宣传,会吸引更多人来考证、参观。借着眼下各方十分重视的东风,镇江、常州应好好坐下来,磋商出一个共同开发的章程来,谋求一个双赢结果。毕竟,两个和尚抬水吃总比一个和尚挑水吃要来得轻松自在。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钱永波会长呼吁,千年齐梁文化是一座富实的“金矿”,两地应搁置争议,互补共享资源,谋求协同开发,千万不要因争议而影响保护

(来源:新华网 聂伟 发布时间:2009-6-3)

I agreed with you, 聂伟.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常州和丹阳展开齐梁故里之争,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齐梁萧氏生在常州,业在南京,葬在丹阳。常州和丹阳萧氏本是同族宗, 相争何太急.常州和丹阳萧氏同是江苏萧氏,相争何太急,何太急.....

丹阳常州萧氏应好好坐下来,磋商出一个共同开发的章程来, 两败不如谋求双赢.“齐梁故里”之争没有赢家,江苏萧氏只会被别人当作笑柄.....

丹阳常州萧氏,全球萧氏一家亲, 属于同一萧氏; 是亲兄弟了,为什么还要互相残杀呢?. 人所利用, 介入地域文化资源的争论和争夺. 别忘兰陵萧氏同根情....

Beware, beware, 小心,小心........


1. 常州
齐梁故里常州万绥(岁)古镇

万绥集镇位于常州市区最西北部,自镇向西不到三公里便进入丹阳市境内。镇向北约两公里连接沿江公路,向南经浦河、西夏墅仅十余公里与沪宁高速公路相通,交通便利。集镇曾长期为乡政府所在地,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乡镇合并大潮中,万绥乡撤并入今新北区孟河镇。万绥集镇表面看似极普通,可当翻开沉重的史页,便会惊讶的发现,这里竟是公元五至六世纪,统治中国南部半壁江山达78年的南朝齐、梁两代共11位皇帝的祖居穴、桑梓里、发源地。一个小镇诞生了两朝皇帝,这在中国史河可谓独一无二。万绥镇原本就被命名为“万岁镇”,只是改朝换代后被强改成谐音,是史学家与世人公认的“齐梁故里”,其价值无可估量。而今的万绥古镇,仍保留着一批齐梁时的遗迹,部分旧街巷依轮廓清晰,特别是与齐梁文化密切相关的东岳庙大殿和万绥戏楼这两处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经维修后保存完好,并对外开放。因而在对万绥集镇规划布局时,要依据齐梁文化的历史事实与传说故事,以及该镇文物古迹、老民居、旧街巷的现状,精心制作,增添展示齐梁文化的重量级景观,使其潜在的历史底蕴重放光芒。通过打造“齐梁故里”这块金字招牌,也必将同时提高常州的文化知名度,增添旅游新亮点。


一、“齐梁文化”璀灿丰厚

西晋太康二年(281),分丹徒县与曲阿县的部分区域置武进县,其境域大致为今常州市区西北部和丹阳市东北部,县城便建在今万绥一带。不久爆发永嘉之乱,随之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黄河流域的汉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此时,淮阴令萧整便带着兰陵县(今山东枣庄东南)的族人,避难至武进县的东城里一带,后在此及附近世代定居。东城里的具体位置,一说在万绥,另说在今丹阳境内。317年,东晋元帝宣布可在江南地区建立侨郡、县,保持北方原郡、县名。318年,侨置兰陵郡、兰陵县于武进县境,兰陵郡领兰陵县(郡、县皆无实土)。后为区分,也曾改名南兰陵郡、南兰陵县。在此生活了一百多年后,萧家成为武进的旺族,并诞生了齐朝和梁朝的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与梁武帝萧衍。梁武帝登基的502年,将武进县改名兰陵县,以示不忘祖籍地。620年,在原兰陵县地复置武进县。674年,武进县并入晋陵县。686年,划晋陵西36乡置武进县,但县治在今常州老城。至于原武进县故城,则直至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925)才毁废。
南北朝时的南朝,被史学界公认为当时华夏文化的中心。自刘裕420年取代东晋王朝到589年隋朝统一中国,经历了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等四个朝代。武进(南兰陵)籍的萧道成是宋朝握有重兵的将军,时宋朝诸王内讧,萧道成受命一讨平之。后宋废帝暴虐无道,被禁军所杀。萧道成立顺帝刘准,自己则授相国,封齐王。479年四月,顺帝逊位,高帝萧道成建齐朝。他生活节俭,拒用奢侈物品,惜在位仅四年便去世,终年56岁。此后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先后在位,共七位皇帝。
在中国史学中,梁武帝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他是我国只次于清康熙帝、清乾隆帝、汉武帝,在位时间第四长的皇帝,更因他是位喜文学、兴佛学的文化皇帝。萧衍生于464年,是萧道成的异支族侄。他在南齐与北魏对峙中屡立战功,后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500年,他乘南齐宗室骨肉相残,起兵襄阳,拥立萧宝融为帝,次年攻入建康(今南京)。502年,萧宝融禅位,他建国“梁”,此后当了48年皇帝。他勤于政务,日理万机,同时重视儒学,设国子监。生活上提倡节俭,平日吃素,每天只吃一餐。由于他的精心治理,不到十年,境内安定,府库充盈,文化昌盛,是魏晋以来200余年最好的时期。他本是诗人,在其倡导下,梁朝文风大盛。但晚年他由开明向昏庸转化,崇信佛教,四次舍身同泰寺,大臣们共花四亿钱才赎回这位“菩萨皇帝”,造成国库渐空。最致命的则是收纳魏降将侯景,引发了四年的“侯景之乱”。549年,侯景军攻入建康包围皇宫台城,86岁的萧衍竟被活活饿死。逝后谥号“武皇帝”。此后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方智先后在位,共四位皇帝。
自东汉末年至唐代初年的近五百年,由于战乱频繁,国家分裂,中华文化发展缓慢。但相对而言,南朝齐、梁时期却一度兴盛,使中华文明得到了延续与弘扬。主要原因除了梁武帝在位近五十年,使南朝地区获得了相对而长的和平时期,人民得到较长的休养生息,文化的发展也有了厚实的物质基础。而更重要的是,梁武帝本人就是位著名学者和文士,在他提倡与支持,尤其文学得到了复兴。梁武帝被誉为“诗人皇帝”,他也确实是“开一代诗风”。他的名作《河中之水歌》:“河东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至今流传不息,深入人心。他的家族可谓是个文学集团,除奇才“昭明太子”萧统外,梁简文帝、梁元帝都是著名诗人。尽管他们倡导的“宫体诗”以其内容的轻靡,情思的放荡,被认为有消极影响,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有着其积极意义。此外,齐高帝之孙萧子显撰写了被列入正史二十四之一的《南齐书》。而最令后人震惊的,则是南朝齐梁时期耸起了两座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而这些都与常州密切相关。
在萧家皇室中,千余年来最享盛誉的当推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只因他选编了中国辑录最早,在当时规模体量最大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它选录了自先秦至梁代作者130余人的赋、诗、诏、表、书信等700多篇各种体裁的文章,共30卷,为后人研究梁以前七、八百年的文学保存了重要史料。而比梁武帝约小一岁的布衣刘勰则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篇章。《南史》记载,刘勰为东莞莒人。南宋咸淳年间的《毗陵志》载:“晋陵境内尚有南兰陵、南东莞等侨郡,及莒、东莞、姑幕等县。”1988年版《武进县志》11页载:“323年,在晋陵境内侨置南东莞郡和莒、东莞、姑幕三县。”这儿的“侨人”,包括时从今山东东莞郡莒县逃来江南的刘勰先祖。在刘勰约公元465年出生时,其祖上数代人已在常州这块土地生活了近一百五十年。由于家贫,20岁时刘勰离开家乡,拜南京定林寺住持为师。十年中,他利用定林寺丰富的藏书,潜心攻读,尤其沉醉文学。约在三十岁,他选定了走文学批评的道路。经约七年的奋斗,体大思精、弥纶群言的《文心雕龙》诞生了。在这部著作中,刘勰对有史以来的各种文学及主要作家、作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评价,对文学创作的规律、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批评的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发,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理论巨著,刘勰也被公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的鼻祖。

二、古镇现状 喜忧参半

由于万绥集镇原是乡政府所在地,因而镇区建筑颇具规模,街巷轮廓清晰。现有十余条街巷,近万居民。万绥街区的主要骨架为东西走向的兰陵路,以及南北走向的齐梁路和戏楼路。齐梁路横贯镇中心区域,它既是交通主干道,又是商业聚集地。数十家商铺鳞次栉比,是万绥最热闹的地段。只惜除了路名,已很难寻觅到往昔的痕迹。
距齐梁路东四五十米,与其平行的戏楼路,却显得格外静悄,部分地段明清建筑风格浓醇。戏楼路南接兰陵路,北至东岳庙,约长200米。街的东侧,明清式砖木结构旧建筑占近三分之二。尤其北段,近百米长的古建筑连绵不段,特别是最北的一进两层楼店铺,上下仍用古旧木板,历史价值极高。路西侧的明清式砖木建筑仅占三分之一,多数为居民新建的楼宅,现代的装饰,与戏楼路以明清古建为主的氛围极不协调。
万绥古镇及附近,文物古迹颇多,且多与“齐梁文化”有关。而今规模最大的当推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它位于戏楼路北段西侧,占地2888平方米。该庙始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原因据说是唐太宗统一中国后,惊异地发现,江南有个叫“万岁”的小镇,居然连出齐、梁两朝皇帝。为保唐王朝永世不衰,先下旨改镇名“万岁”为同音的“万绥”,即绥靖镇压之意。随后令建一方形状东岳庙,宛若盖上一颗大印,泰山压顶般夯镇住帝气皇根。如今东岳庙大殿仍呈正方形,在全国亦属罕见。1211年、1728年曾重建。乾隆年间有两次重修,1821年、1841年又两次重修。东岳庙有山门、子孙堂、大殿等建筑组成。大殿座西朝东,飞檐翘角。面阔三间12.8米,进深15米,檐柱高5.85米,平面呈正方形。殿内用四根肥硕的金柱支撑梁架屋顶,单檐歇山顶,黑色筒瓦铺盖。殿前格扇齐全,窗棂花纹式样轻巧,雕工纯熟洗练,花卉鸟兽栩栩如生,形制古朴。另一处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万绥戏楼,距东岳庙大殿约三十米。戏楼座东朝西,始建年失考,现建筑为清道光二十六年至三十年(1846——1850),2003年又原样整体修缮。为砖木殿宇式结构,平面呈凸形,外形是大屋顶。正台屋面采用横梁架设向外延伸屋檐,梁椽起翘,高出屋面,发八角台顶。后台面阔14.5米、进深4.6米,高7米,两侧是化妆间。前台面阔6米,进深5.6米,顶高7.2米,台高2.3米。左侧另架子台,供乐队演奏。后台柱础为明代石础,台前檐柱高达5.5米。舞台正面板壁绘有国画,两侧书对联一副。台口两侧木柱挂的对联为:离合悲欢天下事如斯而已;生旦丑净世间人尽乎此矣。台口上方悬匾曰:作如是观。此外还有许多古迹,比较著名的有。一、志公井:传说是梁武帝老师志公和尚经常汲水的石井。二、南寺旧址:传说当年梁武帝将祖宅捐赠佛门,改作寺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存砖刻匾额“敕建南寺”。


常州的论证

“齐梁文化研讨会昨日在常州闭幕。此次研讨会,云集了海内外专家代表100余人,收到论文60多篇,专家们就齐梁故里的考证、齐梁文化的源起、发展、成就、特点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多位专家指出‘齐梁故里’在常州市武进县,而非镇江丹阳境内。”
“为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发展江苏常州、武进的文化事业,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齐梁故里的保护和开发的力度。成立了‘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对齐梁文化进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将镇江、丹阳方面提出的所谓齐梁故里在丹阳的说法,从文献史料、田野考察、科学论证等方面进行了反驳,论证了常州、武进才是齐梁故里。”
这是常州方面经过所谓反复研究和科学论证得出的结论:常州才是真正的“齐梁故里”。
证据之一是——齐梁萧氏的祖先萧整过江居住的“武进县之东城里”,就是南兰陵郡、兰陵县治所所在地,就在今天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
《南齐书·志第十 ·祥瑞》——宋泰始中,童谣云“东城出天子”,故明帝杀建安王休仁。云:“后顺帝自东城即位,论者谓应之,乃是武进县上所居东城里也。”
首先要分清,彼时的武进和现在的武进是两个概念。南朝时期的武进县,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地域范围包括相当于今镇江丹阳境内东北部胡桥、埤城、前艾、访仙、运河、建山等乡镇及常州武进市境内西北一带。正如延陵,原来延陵县境内包括今金坛市西北部,句容市、丹徒县东部,丹阳市西南部地域,现在只是丹阳的一个镇。
《隋书 ·志第二十六》:“曲阿有武进县,梁改为兰陵,开皇九年(589)并入。”丹阳东北这片土地称武进县有221年,后改称兰陵县有87年。于公元589年回归曲阿。曲阿县在唐天宝元年(742)正式改称丹阳县,以后历代延用。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历代许多学者误认为齐梁故里武进县就是当今的武进。
六朝时期的“武进东城里”究竟是在今常州武进市境内,还是在今镇江丹阳市境内?
常州方面论证齐梁故里在今常州武进市境内的一个理由是,皇帝祖宅与陵墓不在同一地区的情况很多,所以帝王陵墓所在地并不代表是帝王的故里。但文献记载证明,齐梁帝王陵墓所在地就是齐梁故里所在地。
《梁书 ·列传第一》明确记载了梁武帝修陵在“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即:位于现丹阳三城巷附近的梁修陵就在当时的“武进县东城里”:“高祖德皇后郗氏,讳徽,高平金乡人也。建武五年,高祖为雍州刺史,先之镇,后乃迎后。至州未几,永元元年八月殂于襄阳官舍,时年三十二。其年归葬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高祖践阼,追崇为皇后……诏从之。陵曰修陵”。)——这里已经清楚明白地表明东城里村就在丹阳,就在丹阳三城巷的梁武帝修陵旁。
《梁书·武帝纪》记载:梁大同十年(544年)三月清明前后,八十一岁的萧衍率一班官员浩浩荡荡东行,来到阔别五十余年的故乡兰陵(丹阳),拜谒其父梁文帝的建陵(在今丹阳市荆林三城巷)以及其妻郗皇后的修陵。他感慨万千,诏曰:“朕自违桑梓,五十余载,乃眷东顾,靡日不思。今四方款关,海外有截,狱讼稍简,国务小闲,始获展敬园陵,但增感恸。故乡老少,接踵远至,情貌孜孜,若归于父,宜有以慰其此心。并可锡位一阶,并加颁赉。”又作《还旧乡》诗。嗣后,又在修陵北侧的皇基寺设法会。又驾幸京口北固楼,将北固山改名“北顾”山,游了京口后,又回到兰陵,宴乡里故老及所经近县迎候者,少长数千人,各赏钱二千。四月,车驾回到建康。
梁武帝这次故乡行,除作《还旧乡》诗外,还特地写了一篇《舆驾东行记》以记其事。在文中他写下了曲阿美酒的故事,原文为:“(丹徒)有覆船山,酒罂山,南次高骊山。传云:昔有高骊国女来,东海神乘船致酒,礼聘之。女不肯,海神拔船覆酒,流入曲阿,故曲阿酒美也。”显然,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中的故事就源于此文。如果祖坟所在地丹阳不是他的家乡,他会说“桑梓和故乡”吗?
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在竭力否认祖坟所在地就是故里的同时,又人为地制造了一处假“皇坟”,用来佐证齐梁故里在武进孟河:
“在现在孟河镇境内有两处被称为‘皇坟’的地方,一处可能是齐高帝的泰安陵,在孔村一片青葱碧绿的高坡田野上,泰安陵孤傲地耸立着,墓主人凝视着这片他曾经为之付出满腔热血的土地。现在这里已经立碑保护。”

《南齐书·列传第一 》清楚地载明:齐高祖萧道成的刘皇后死后“归葬宣帝墓侧,今泰安陵也。”而宣帝墓就是位于丹阳市埤城镇胡桥街北1公里的萧道成父亲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这就清楚明白地说明了萧道成“泰安陵”的位置就在“永安陵”的墓侧!并且,近几十年来的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在永安陵石兽西边的赵家湾,旧有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陵前原有2石兽残躯,相距18.5米,毁于1968年。
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作者:朱契)中记载:“有萧承之永安陵而西,逾冈陇可百步,地名赵家湾,有已毁之石麒麟二,一已失其首,腰身中断;其他一兽,亦丛残不全,惟首尚在,半埋丛芜中。……由此视之,则赵家湾之陵墓,盖高帝泰安陵也。”并配有两张照片。
《南史》中记载,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小时候就一起攀登家乡丹阳金牛山(今丹阳胡桥水晶山)玩耍,进一步证明祖宅东城里就在离金牛山很近的胡桥一带,齐高帝从小就在丹阳生活!
胡桥张巷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梁武帝皇业寺。张巷乃是一个小乡村,并不是县城或名胜,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建一座“梁武帝皇业寺”并且有梁武帝亲笔题写的匾额“赦建皇业寺大字?”
作为“常州文化保卫战的第一枪”的文章《专家:齐梁故里不在镇江在常州》,纯属文字游戏,其中提到的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只字未提齐梁故里。在他的讲话稿中,倒有几处声明自己不了解齐梁历史。
4.昭然若揭: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令人迷惑的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定论,常州方面为什么现在突然想到要抢了?
洪亮吉纪念馆馆长邵玉健:“南朝齐梁时的”武进县东城里“究竟在何处,史志界却说法不一。现如今,历史文化资源、地方名人效应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丹阳市对武进万绥‘齐梁故里’地位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
眼见别人从单纯的史学争论转向遗迹考古、舆论宣传等全方位、多层面的挑战,常州人自然不甘拱手相让。于是,从学者到普通市民,从史料研究到属地考证,都希望为还历史本来面目和常州未来发展尽上自己的力量”(《城市万象:“齐梁故里”在哪里?》)
《围绕“齐梁故里”文化规划万绥古镇布局》:“在对万绥集镇规划布局时,要依据齐梁文化的历史事实与传说故事,以及该镇文物古迹、老民居、旧街巷的现状,精心制作,增添展示齐梁文化的重量级景观,使其潜在的历史底蕴重放光芒。通过打造“齐梁故里”这块金字招牌,也必将同时提高常州的文化知名度,增添旅游新亮点。”
《“齐梁文化”,热了经济热文化》:“在3月20日‘中国常州·齐梁文化研讨会’后,诸多报刊、网站的报道中,*最先抓住了会议的突出成果,所作报道题为《专家:齐梁故里不在镇江在常州》。这样的成果,符合常州举办这次会议的初衷,从常州网的博文《常州文化保卫战的第一枪》,已可见常州人的喜悦之情了。而在丹阳(镇江),丹阳网列举多条考证的《齐梁故里在丹阳不容置疑!》的主帖,也可知丹阳人愤怒的一斑。“齐梁故里”这样一个学术争鸣与认定的问题,现在已显然超出了学术的范围,打上了地区争夺的烙印。
常州地处沪宁线中段,向来“东张西望”,亦步亦趋,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护上更明显。当东边无锡研究“吴文化”成果累累、西边丹阳研究“齐梁文化” 有作有为的时候,忽然发觉常州文化遗产的“宝贝”被“东抢西夺”了,想到要“保始祖、卫帝王”了。如今文化建设已提到软实力的地位,弘扬历史文化也是其一。常州经济比不过人多地大的苏州、无锡,作为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城市,在文化上还是可以拼一下实力,这是常州的觉醒。通过学术界确认“齐梁故里”在常州,使传承“齐梁文化”名正言顺,这不仅只是个学术问题,也有提高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了。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今还是一种发展经济的套路。事实上打着弘扬‘齐梁文化’的旗号,常州、丹阳都在行动了。常州由萧氏后人筹资20亿元新建的‘梁皇宝殿’已正式奠基,丹阳初步规划3000亩,以齐梁文化公园为特色的南朝陵墓石刻风景区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巨大的投资决不只是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光宗耀祖,当这些重大项目完成后,成为旅游景区为旅游经济赚钱是不言而喻的。在‘齐梁故里’学术研讨的背后是文化的竞争,在文化竞争的背后是经济的竞争,合起来则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
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文化竞争的背后是经济的竞争。然而,竞争就可以随意改变历史、编造历史?历史真的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然,他们有远见卓识,他们有经济实力,他们有宏伟规划,但是,他们费尽心机制作的,充其量是一大堆文化赝品和假古董,就像矗立在孟河镇境内的那块所谓齐高帝“泰安陵”的石碑,只能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后世耻笑。


View Larger Map

2. 丹阳

由于当今历史文化资源、地方名人效应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丹阳的季子文化、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等文化品牌已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威胁,“齐梁故里”又处于激烈的争夺中。

丹阳有着6000多年的人文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发源地,是齐梁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南朝帝王陵墓及其石刻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丹阳因此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大量史料及历史遗存证明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然而,由于当今历史文化资源、地方名人效应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丹阳的季子文化、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等文化品牌已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威胁,“齐梁故里”又处于激烈的争夺中。

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在那个硝烟弥漫、帝王更迭的乱世,78年间,先后有15位萧氏皇帝轮流登场,缔造了有名的齐梁王朝。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发达、学术繁荣的时代,其特殊的齐梁文化为后人所瞩目,不仅以其成就在中国历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丹阳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齐朝的建立者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朝的建立者萧衍等帝王就从今日丹阳的胡桥、荆林、访仙一带走出,开始了他们叱咤风云的帝王生涯。这里有皇家寺庙皇业寺和皇家祠堂萧氏祠堂的遗址。“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南朝齐梁帝王死后大都归葬丹阳。现存的11处、26件南朝陵墓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阳的南朝帝王陵墓及其石刻被公认为全国文物之瑰宝,其艺术价值可以和同时代的北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相提并论。目前,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根据规划要求,整个南朝石刻风景区占地5000亩,初步规划3000亩。景区内重点规划建设丹阳齐梁文化公园、齐梁文化生态公园、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齐梁历史文化博物馆。

据丹阳文物部门专家介绍,该市境内现有南朝陵墓12座,存有陵墓石刻11处26件,其中10处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但因餐风饮露、曝晒乡野,空气污染、酸雨侵蚀,无人管护,加上人为刻意毁坏时有发生,多濒临危境。
最令人遗憾的是,齐梁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泰安陵也毁于人手。《南齐书·列传第一》记载,萧道成的皇后死后归葬于萧父萧承之永安陵西侧,即今泰安陵也,而永安陵就位于丹阳埤城胡桥街北1公里处。据当地老人介绍,他们以前常到陵前玩耍,陵前原有2只石兽残躯。

丹阳的证据
近日,常州有关部门通过全国新闻媒体大肆宣传常州才是真正的“齐梁故里”,并且引用所谓学者教授的话通过考察齐梁族谱、寺院、祠堂碑记、墓志,分析了常州境内的山川、村镇等地名,得出“发现所有证据都指出齐梁故里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而非镇江丹阳。”的所谓结论。他们拿出所谓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齐梁萧氏的祖先萧整过江居住的“武进县之东城里”,就是“东城”,是为南兰陵郡、兰陵县治所所在地,就在今天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
仅凭上面的“东城”为南兰陵郡、兰陵县治所所在地就认为萧整居住的“武进县之东城里”显然是滑稽可笑的!因为:“东城里”是一个村名,就象萧氏的祖先原居住地“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一样,而“东城”则是一个城池的名称,显然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那么,“武进县之东城里”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在丹阳胡桥齐梁皇陵附近的村庄张巷,权威的证据有:
1、《梁书--列传第一》明确记载了梁武帝修陵在“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即:位于现丹阳三城巷附近的梁修陵在当时是属于“武进县东城里”的山岗!胡桥张巷东城村则就在梁修陵以北一公里处!!附原文:“高祖德皇后郗氏,讳徽,高平金乡人也。。。建武五年,高祖为雍州刺史,先之镇,后乃迎后。至州未几,永元元年八月殂于襄阳官舍,时年三十二。其年归葬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中兴二年,齐朝进高祖位相国,封十郡,梁公,诏赠后为梁公妃。高祖践阼,追崇为皇后。有司议谥,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臣约议曰:“表号垂名,义昭不朽。先皇后应祥月德,比载坤灵,柔范阴化,仪形自远。伣天作合,义先造舟,而神猷夙掩,所隔升运。宜式遵景行,用昭大典。谨按《谥法》,忠和纯备曰德,贵而好礼曰德。宜崇曰德皇。”诏从之。陵曰修陵。”。)------这里已经清楚明白地表明东城里村就在丹阳,就在修陵附近!!!

2、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所在地胡桥赵家湾当时也属武进。原文见《南齐书--本纪第二 高帝下》: “二月,乙未,以冠军将军桓康为青、冀二州刺史。上不豫,庚戌,诏原京师囚系有差,元年以前逋责皆原除。三月,庚申,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诏曰:“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藉时来,遂隆大业。风道沾被,升平可期。遘疾弥留,至于大渐。公等奉太子如事吾,柔远能迩,缉和内外,当令太子敦穆亲戚,委任贤才,崇尚节俭,弘宣简惠,则天下之理尽矣。死生有命,夫复何言!”壬戌,上崩于临光殿,年五十六。四月,庚寅,上谥曰太祖高皇帝。奉梓宫于东府前渚升龙舟。丙午,窆武进泰安陵。”

3、齐粱两朝开国皇帝的祖坟分别在丹阳胡桥张巷北五公里和南一公里,祖坟建立时他俩均未登上皇位,选的位置也均在祖宅附近。原文见《南齐书--列传第一 皇后》“ 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宋泰豫元年殂,年五十。归葬宣帝墓侧,今泰安陵也。”---是齐梁祖坟而不仅仅是齐梁皇帝陵在丹阳!明朝的祖陵不就在朱皇帝家乡吗?!

4、齐高帝萧道成的祖坟地--丹阳胡桥彭山(现叫横段山,山下有彭家村)南朝宋时就被认为有帝王气。原文见《南齐书---志第十 祥瑞》“武进县彭山,旧茔在焉。其山冈阜相属数百里,上有五色云气,有龙出焉。

5、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小时候就一起攀登家乡丹阳金牛山(今丹阳胡桥水晶山,距离张巷约六公里)玩耍,进一步证明祖宅东城里就离金牛山很近的胡桥南部张巷!原文见《南史》卷六 本纪第六 梁本纪上“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姓萧氏,与齐同承淮阴令整。整生皇高祖辖,位济阴太守。辖生皇曾祖副子,位州治中从事。副子生皇祖道赐,位南台治书侍御史。道赐生皇考,讳顺之,字文纬,于齐高帝为始族弟。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与齐高少而款狎。尝共登金牛山,路侧有枯骨纵横,).---齐高帝从小就在丹阳生活!

6、齐高帝家乡有一条秦始皇驰道“天子之路”,而丹阳胡桥张巷向西到丹阳大泊石潭村沿今天的京沪高铁走向正好有一条秦始皇驰道“小辛驰道”,这又让张巷即“东城里”得到更进一步的映证!原文见《南齐书---志第十 祥瑞》-----宋泰始中,童谣云“东城出天子”,故明帝杀建安王休仁。苏偘云:“后顺帝自东城即位,论者谓应之,乃是武进县上所居东城里也。”熊襄云:“上旧乡有大道,相传云秦始皇所经,呼为‘天子路’,后遂为帝乡焉。”案顺帝实当援立,犹如晋之怀、愍,亦有征符。齐运既无巡幸,路名或是秦旧,疑不能详。注意:这里的“旧乡”二字,进一步证明皇帝祖宅在胡桥张巷乡村而非武进县城!!---不仅仅是陵墓实物,还有这一别处没有的旁证!!

7、胡桥张巷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梁武帝皇业寺!!----请注意,张巷乃是一个小乡村,并不是县城或名山名胜,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建一座"梁武帝皇业寺"并且有梁武帝亲笔题写的匾额"赦建皇业寺"大字!!!

8、梁大同十年 (544年)三月清明前后, 八十一岁的萧衍率一班官员浩浩荡荡东行,经句容,过丹徒,来到阔别五十余年的故乡兰陵(丹阳),拜谒其父梁文帝的建陵(在今丹阳市胡桥张巷南移公里)以及其妻郗皇后的修陵。他感慨万千,诏曰:“朕自违桑梓,五十余载,乃眷东顾,靡日不思。今四方款关,海外有截,狱讼稍简,国务小闲,始获展敬园陵,但增感恸。故乡老少,接踵远至,情貌孜孜,若归于父,宜有以慰其此心。并可锡位一阶,并加颁赉。”又作《还旧乡》诗。嗣后,又在修陵北侧的皇基寺设法会,诏赐兰陵老少位一阶。又驾幸京口北固楼,将北固山改名“北顾”山,游了京口后,又回到兰陵,宴乡里故老及所经近县迎候者,少长数千人,各赏钱二千。四月,车驾回到建康。
梁武帝这次故乡行,除作《还旧乡》诗外,还特地写了一篇《舆驾东行记》以记其事。在文中他写下了曲阿美酒的故事,原文为:“(丹徒)有覆船山,酒罂山,南次高骊山。传云:昔有高骊国女来,东海神乘船致酒,礼聘之。女不肯,海神拔船覆酒,流入曲阿,故曲阿酒美也。”显然,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中的故事就源于此文。在《梁武帝集》,《至顺镇江志》,《全梁文》等书中均载有此文。-----请问,如果祖坟所在地丹阳不是他的家乡,他会说“桑梓和故乡”吗?还会专门作《还旧乡》诗吗?

丹阳有关部门针对常州不顾历史事实抢夺并且诽谤丹阳(指明道姓说丹阳不是齐梁故里)的恶行应该予以坚决还击!《丹阳日报》也可作焦点报道!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4-18 21:01 编辑 ]

远古的萧氏-茶始祖

远古的萧氏-茶始祖

  静谧的春雨天,雨在软风的牵引下演绎成一道道斜线,寰宇收藏起喧嚣,空气是清馨的,心儿是愉悦的。已被尘世浸染变得浮躁了的我,很是难得有这样一份将心境置于独奏的状态。茶能生雅,于是沏了一杯颇具盛名的“萧氏神女”茶边啜边品,酩了一口含在嘴里,轻轻送入喉中,顿觉满口生津,齿颊留香,香气清高持久,回味隽永。凝眸杯中尤物,我眼猎到了一道风景,上百根茶梢布阵出了一幅茶的“清明上河图”。诱发了我在记忆深处里搜索有关萧氏茶渊源的欲望。

  关于茶最早原产地的争论版本颇多,有人认为起源于云南西双版纳,有人则认定源发于神龙氏,最终却无人盖棺定论。这个世界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谁先谁后的争论似乎从来都没有偃旗息鼓过,何只是茶呢?有人断言茶起源于三峡,茶经曰:“茶者峡州嘉木也”,三峡地区在唐朝前的采茶技术是伐下大树的小枝,再摘下叶片的。但我们却没有发现野生的大茶树,是因为茶树老化死亡了,最初的茶树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古诗云“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这些雅的典故我们无暇去理愈。

  心灵之马此番在驰骋追溯的是萧氏茶的源头。相传在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填湖北,湖北填四川时,萧氏家族受命从浙江”萧山县”迁移到四川,携家眷、带儿女一路风尘,跋涉苦旅。萧氏一家包括美伦美涣、出落得犹如仙女下凡的掌上明珠,终因长期颠簸劳累,弱不经风的一家子在经过三峡腹地的古峡州邓村楠木山时彻底病倒了,得了一种怪病,抱病不起且视线模糊,据传这是携带了一种瘟疫病毒,在向北迁移的人丛中命陨黄泉者无数。萧氏一家心急如焚、愁肠百结,幸亏楠木山民风纯朴,山民们收留了萧氏一家,便将一种叫茶的东西让其一家人熬制服用,一段时日之后,萧氏一家竟神奇的康复了。萧氏家族在滞留的那些日子里,不仅被乐善好施的民风所感动,同样被这里绝景所吸引。楠木山沽名思义,是一个人杰地灵的世外仙境。溪水的清澈、空气的清馨、植被的氤氲滋润出绝伦的村姑,仅在江坪境内成为娘娘的就有两个——江娘娘、梅娘娘。江坪是以出了姓江的娘娘而命名,梅坪是因娘娘姓梅而取名。楠木山真可谓物华天宝,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由来已久的,楠木山没有肥沃的土地,却有丰富的资源。天麻、蘑菇、灵芝、麝香、潭鱼等都是赖以生存的天赐佳品。在白云寺的溪边,一块巨石上长了一支栩栩如生的石鸭,当地山民称是上苍的明示“吃在竹林湾、拉在楠木山”,意味着楠木山是受益者,竹林湾人数次敲碎石鸭,然而石鸭又神秘地再现,是不是天意呢?

  因雨量充沛、四季云缠雾绕,这里古木苍天,拥有三峡古松群落。五人才能合抱的古松迄今仍有 100 多株在这里傲霜斗雪出盎然生机。这里更是生长贵族化楠木的云雾深山,山峦叠嶂,雾海茫茫。集张家界的幽,桂林的秀,黄山的奇于一身。因此萧氏家族便放弃了到天府之国的夙愿,在风景迤俪楠木山的溪沟旁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就将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溪更名,让子孙后裔铭记刻骨铭心的往事,三峡人习惯将溪称作沟,故而叫萧阳沟。

  出于感恩,为让更多的迁移者远离瘟疫,萧家得知挽救一家人生命的就是茶后,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参天茶树生长在楠木丛中,是要伐倒后才能摘嫩叶制成。萧氏家族便在峡州通往四川的萧阳沟的溪栈道旁建了一家茶坊,每天由 萧家小姐为源源不断向四川迁移的路人免费派放从山上采摘的茶叶熬制的茶水,帮路人治病止渴防瘟疫,普度众生。久而久之被来往者冠名为“萧氏茶坊”,不论身份尊卑以茶待客早就成为了茶山邓村的礼节。因茶具有清心明目、治疾病、提神、减肥之效,迁移潮过后因萧氏茶声誉远播,专程购茶者络绎不绝,萧氏家族就此以茶为生、以茶为道了。经过汲取当地几代茶道的积累才引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汤色绿、形体秀、栗香浓、三杯五盏依旧当初味”,的萧氏茶道。经历了由饼茶、青茶、红茶、绿茶的演变过程,萧氏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家、诚待于茶客的茶经就这演绎得名垂千古。生活中的七件必备品 ----- 茶从此排列其中了。

  茶树因砍伐得频繁,树就逐渐矮化,儿时的我接触的茶树总是要爬上树去采茶的,这是镶嵌在心底的记忆置疑不得,便 . 深信茶树参天一说。茶的起源是不是这样已无从考证呢?我相信茶的原产地就在三峡,早在宋代三峡邓村茶就出名了却是不争的事实。“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洲”的诗句就是佐证,“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是邓村茶人精辟的谚语总结。 “最爱仕女采茶忙、大家都说趁时光、摘来雀舌凭谁认、烹试松花满碗香”。萧氏茶是引发文化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也是入静之物。“歇了头一歇、挨着情姐姐、不知朗搞的?硬是舒服些”。萧氏茶把山民纯朴的本质渗入了茶的灵魂之中,茶山情歌更是一种乡土茶文化的瑰宝。随着岁月轮回,茶文化便更具深厚的底蕴与魅力。

  茶有没有治病一说,我只知道在生活中长期饮茶者眼睛近视的人不多,患病、尤其是患癌症者更是罕见确是真的。茶能抑制多种病症的科学依据脍炙人口已是后话,不想多言赘述。

  光阴荏苒,岁月从眉宇间流过,萧氏茶闯出了名气。在与楠木山毗邻的地方新建了许多制茶厂,网络了 10 万农民种茶,让当地百姓 * 种茶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萧氏运用祖传的制茶秘笈培育了一大批茶叶名家。依托茶超越了萧氏家族曾经向往的天府之国。“湖北十大名茶、跨世纪主导品牌、国家 AA 级绿色食品”,“金香雪芽、萧氏毛尖王、金香品雪先后荣膺鄂茶杯金奖、中国世博会金奖、中国质量过硬服务放心信誉品牌”的荣誉桂冠争相涌来。

  茶仍旧在造福人类,续写着萧氏茶坊的初衷,萧氏茶走出了三峡、饮誉神州与远古的传说有没有因缘?就只有在萧氏茶中品味真谛了。

信息来源: www.sxtea.com.cn

赣州萧氏后裔

客家萧氏祭祖

  在赣州、赣县、信丰、万安的赣江江畔居住着一支兰陵堂萧氏后裔,他们祖祖辈辈多以放排网钓为业,长年漂浮在赣江水面,来去无常,行踪不定。然而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他们必聚至赣州东郊沙河口的萧氏宗祠崇鹤堂,在那里举行为期两天的隆重祭祖典礼。而后,又各奔东西,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元宵祭祖,是客家萧族中最大的族事。在上年的重阳节过后, 萧族人就开始采购毛竹,准备扎制祭祖中的祭拜物,即一艘巨型的竹骨纸船。据说,这是五代时(907——960年)萧族的先祖——萧觉,在长沙马殷政权下,担任军巡大判官、兵部尚书时,代天子巡视而乘座的楼船模型。竹子买来后,择日在祠堂举行破竹开工仪式。三五天后龙船骨架扎好,便将骨架龙首朝外,纵搁于祠堂大厅右侧的长凳上,等到来年再进行裱糊。次年正月初三,开始对龙船裱糊,剪贴彩纸,制作纸人。由于这是制作龙船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开工前必须进行祭祀土地神的仪式。取一根长约1米的毛竹,将其一端扎上红纸,另一端插入地下。司仪人在庄重肃穆的气氛中,先向祖宗神像磕头,然后抓起公鸡,一刀杀死,将血滴于竹端的红纸和“兵俑”等祭祀物上。在一片爆竹声中,仪式结束。萧族的男子们开始在龙船骨架上剪贴裱糊。当龙船的最后工序完成时,已近元霄。这时的龙船,长5米,上下两层,幡旗招展。上层就座的是族人俗称的“老老祖”萧觉,周围是文武官员,下层两侧船舷有许多水勇,人物造型非常逼真。

  正月十三清晨,宗祠整理一新,香烟缭绕,一行人吹吹打打,来到萧族祖像的保存者家中,请出祖像,迎神入祠。将以萧觉为首的18尊祖先和神明的偶像置于祠堂的神台上。一同入祠的还有一幅清代同治九年绘制的水墨绢画中堂,它高挂在祖神后面的墙上。绢画浓墨重彩,内容是反映当年萧觉巡视的盛况。画中一艘巨大的龙船在江中行驶,船上萧觉端坐其中,旁边拥立文武众官,岸上许多甲胄鲜明的士兵在迎接肖觉的到来。

  正月十四,血祭祖神。凌晨三时,数名萧族壮汉拉耳拖尾掣一肥猪于祠堂前,在一片爆竹声中将猪宰杀,盛上一盆鲜红的猪血,抬到龙首前献给船神。然后又在龙尾挂上充气的猪尿泡,上书“收瘟摄毒”四字,以意镇邪及保佑平安。通过血祭后的龙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物偶像。祭过龙船后,又割下猪的四只脚爪和嘴脸堆叠盘内,祭献祖宗神明。

  十五日清晨,开始祭祖,萧氏各户一家大小,提着公鸡,携带香烛和用红纸包的瓜子、豆子、芝麻等五色种子,络绎不绝地来到萧氏宗祠。这一天,萧氏宗祠前面的空坪上插着许多红红绿绿房派旗帜,龙船身上还挂着红布。宗祠配有专事杀鸡的刀手,为前来祭祖的人杀鸡并将鸡血滴于龙首和其它祭祀物上。祭祖者先后有序,向龙船和祖宗神明敬香和行磕头礼,将五色种子撒向龙船,点燃爆竹。离开前,每人都可领到宗祠里发给的几个小饼或云片糕,喝上几碗冬酒,以得到祖宗神明的恩惠保佑。

  初十六,是祭祖的最后一天。凌晨三时许,宗祠已是灯火通明,萧族子弟们将抬着龙船去河边火化,意为送老祖英灵上路。临行前,要将许多日常生活用品放入船内,这自然是一种仪式,由司仪人高声呼叫“拿包袱来”“拿被子来”,旁人则随声取来,呼叫人接物后示意放于船仓,又转身交给另一人,将物品放回原处。这项仪式结束后,几十名萧族子弟抬着龙船,打着旗帜,放起鞭炮,一路吆喝着号子,由一只青嘴鸭公领头来的江边,将龙船放在早已准备好的一堆干柴上,点燃柴火,龙船即刻烧化。此时,锣声嘎然停止,司仪人高声呼喊着每一位老祖神明的名字,最后又连呼三遍:“伙头将军,解缆起锚,开船罗!”众人应声齐跪,向龙船告别,然后起身倒退三步,转身返回宗祠。返回的路上人们默不作声,必须保持高度肃静。

  上午,还有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用最古老的抛卦占卜方法,决定来年由谁负责保管祖神偶像和绢画,只有中祷者才能够取得这种保存权。决定了“老祖”的去向后,除留下了三位“坐祠”的老祖神像外,族人便将其他神像装入神轿内,一路吹吹打打送到保管者家中。祭祖方告结束。

据族谱记载:沙河口先祖萧觉是五代时长沙马殷政权的要官,因不愿意卷入宫廷内的夺权斗争,弃官出逃,来到江西不知何处落脚,最后以草占卦,定居于泰和县早禾渡。明代末年,其后裔萧朝崇兄弟不堪朝廷沉重的课税负担,南下逃亡于赣南,以渔为生,长年漂浮赣江一带水面。清初,萧朝崇兄弟在沙河口立户,建立宗祠,成为集居于赣州周围兰陵堂萧氏的创基祖。民国年间,萧氏已成为赣江水面上人数最多的渔民族。

江西省会昌县发现明清时期萧氏宗祠

江西省会昌县文物普查发现明清时期萧氏宗祠

[2008-08-01]

7月30日,江西会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发现一处始建于元末明初、完善于清代的萧氏宗祠。这一发现对研究客家古祠堂的建筑及其所有权的演变历史和客家宗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据悉,该宗祠位于北纬25°35′56.6″,东经115°46′51.5″,坐落于文武坝镇社坛脑西侧。据《会昌县萧氏宗祠誌》载,该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为2栋厅,明中期扩建,1924年冬由萧氏宗亲改建为3栋厅双天井结构。萧氏宗祠卯山西向,宽13.4米,深35.2米,占地面积471.68 平方米。词内地面和屋顶均有3个层次,高底有致,意为长幼有别、昭穆有序。该宗祠为立柱式砖木结构,青砖碧瓦。瓦檐前部和高耸的避火墙头皆为赤金色琉璃瓦,滴水尽盖琉璃瓦当,琉璃筒瓦压脊,檐角高翘,气势宏伟,蔚为壮观。

  据初步判断,该宗祠基本结构为明清时期所建,前栋三排石门枋及两边门额上的“敬宗”、“睦族”石匾,大门前的八棱形石柱及大门前两旁的石鼓,宗祠内前厅大天井前后的各一对(4根)八棱形石柱和中厅两对圆柱形木柱,屋梁上硕大的井架斗拱等等,皆为明清时期原物。中厅那对八棱形石柱阴刻对联“佐沛公封酂侯名世挺生追双汉,官太傅升大将人才辈出溯兰陵”亦为为明清时期原物。

  另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萧氏宗祠收为国有,始为县粮食局仓库,后改为汽修厂车间仓库。汽修厂改制后,该宗祠又由当地一村民吴氏购得。 1996年,由移居台湾省的会昌县右水乡人萧治中先生出资购为萧氏众有,并牵头全面整修,成为萧家公共活动场所。现在的会昌县萧氏宗祠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基本风格,并以其宗族历史为根本,结合当今形势,增加了一些古近现代相得益彰的文化内涵饰物饰品饰画。宗祠内挂有牌匾12方,包括公德匾、功名匾、堂名匾等;刻有以励志、讼德、修身、敬宗、睦族等为主题的对联9幅;还在藻井内彩绘着族内历代名世挺生之肖像,以激励后人,缅怀先祖,报效国家。

(江西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 会昌县全国文物“三普”队员 张炳春 萧南京)

(source: http://www.sach.gov.cn/tabid/307/InfoID/12759/Default.aspx)

会昌萧氏宗祠楹联:“爱国齐家常思天下忧乐建功立业登麟阁,敬宗睦族毋忘世代孝悌修文习武振家声”


江西省会昌县位于赣州市东南部,东南邻福建武平,南接寻乌,西南毗安远,西北连于都,东北交瑞金。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辖19个乡镇,26个居委会,243个行政村。总面积2722.18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有16个少数民族。县政府驻地文武坝镇,距赣州市148千米、南昌450千米,通行客家方言。有丰富的资源,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全国第三,岩盐储量为江西之首;森林覆盖率达79%;可利用的水电蕴藏量达5.86万千瓦;旅游资源有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会仙温泉等旅游休闲景观。境内有323、206国道和赣龙铁路穿过,成厦、济广高速会昌段正在拟建。

春秋萧国 - 萧氏起源地

春秋萧国

除嬴姓古萧国外,一般都把春秋时作为宋国附庸的萧国当作萧氏起源地。春秋萧国,为子姓,在讨伐南宫万、拥立宋桓公有功的萧叔大心一般被看作是其邑的始封之君.在《左传》 中,记载有楚国多次伐萧的事件,萧国也曾被楚夺取,后又回归宋国.但在战国,终被楚国吞并.

秦统一六国后,在该地置萧县,汉时属沛郡,北齐天保七年改为承高,隋开皇三年改为龙城、临许,大业初复为萧县.唐宋以来,均属徐州府.解放初期属江苏省徐州,1955 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沿革至今。

萧县盛产小麦、棉花、水果,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等,耐火材料、石灰、铁矿石、方解石、瓷石、大理石、白云砂、砚墨石、石英石等富藏甚广,储量亦 丰.萧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东南距县城30 公里的皇藏峪被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花甲寺新石文化遗址、萧窑遗址、文庙、汉墓群、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等胜迹亦久负盛名,有圣泉、拷栳泉、雾猪泉、 蚂虾泉和拔枣泉等山泉.此外,萧县也是名闻遐迩的国画艺之乡.

丹阳萧氏宗亲联谊会成立

丹阳萧氏宗亲联谊会正式成立

昨天(29-11-2009),丹阳萧氏宗亲联谊会正式成立,联谊会选举江苏花王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萧国强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华萧氏宗亲联谊会理事长萧启宏、《中华萧氏报》总编辑萧华分别发来贺电。

萧姓是我国三十个大姓之一,萧氏族人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经过三千多年的繁衍,全世界有萧氏宗亲近2000万人,而目前丹阳市就有萧氏宗亲4700多人。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朱美娜 佘记其 张辉)


丹阳市属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接镇江新区,并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

【建置沿革】丹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曲阿县为凤美县。东汉初复名曲阿县。吴嘉禾三年(234)改曲阿县为云阳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阳郡为润州,丹阳县属润州。后经历朝,丹阳均属镇江。民国元年(1912)丹阳县直属江苏省。 1949年4月丹阳全境解放,属镇江专区。1958年9月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丹阳县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又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丹阳县属镇江市。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仍属镇江市.

丹阳是现今江苏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当时境内生长着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丹阳。丹阳是齐梁故里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处26件,散布在胡桥、荆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只石兽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丹阳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发地;行宫九里村是“吴”姓祖始地;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境区存有距今3000年前的葛城、珥城遗址、季子庙、沸井、明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地方戏曲以丹剧为代表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丹阳是人文荟萃之地,名人志士,贤臣良将,代不乏人。如唐代大诗人许浑,近现代,丹阳孕育了著名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戴伯韬,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泰斗吕叔湘,以及对革命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共产党人夏霖、黄竞西、管文蔚和匡亚明等一大批名人志士。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粟裕领导新四军在丹阳及邻县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据地。解放前夕,《解放日报》在丹阳创刊。1949年4-5月,丹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前委、华东军区和中共华东局临时驻地,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丹阳运筹帷幄,指挥了解放大上海的战役,培训干部,准备物资,为接管上海作了大量准备。

丹阳位于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处,但大部分地区仍然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西北个别镇的一些村落存在典型的江淮官话。东南部吕城等诸镇属于典型吴语,而市区一带则带有浓重的地方特点,通常不能与其他吴语地区直接通话(词汇仍主要为吴语词)。

丹阳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浙江花雕酒、状元红、上海老酒、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等。

丹阳黄酒,俗名陈酒,最先还有“百花老陈”,“曲阿酒”、“十里香”、“玉乳浆”、“官酒”和“状元红”等品名,此酒色泽黄橙透明,鲜甜香美,醇和爽口,灌坛封缸贮窖越经久,风味越佳。解放前,以新丰和里庄所产最好,新丰更胜一筹。 ——它以水质清洌甘甜,工艺精细,数百年来已冠冕不让而名列前茅。

丹阳黄酒之所以美名远扬,这是与它选取上好水源一玉乳泉有关,唐朝品泉专家张又新,曾到过丹阳玉乳泉,他品尝后赞为“天下第四泉”,陆游在《入蜀记》中也有对玉乳泉的描写:“十六日早发云阳,汲玉乳泉井水,井在道旁,名列水品,色类牛乳,甘冷冰齿……”。“曲阿美酒十里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开坛十里香,举杯千家乐,名泉酿名酒,玉乳待贵客”。

丹阳产糯米,色泽红润光洁,是制酒的上品,所以又有“酒米出三阳,丹阳为最好”的“酒米”之称;历代一直被列为贡品,所以又有“宫米”之名;糯米中以桂花香糯,猴突头糯,小红糯,黄壳糯和香珠糯为最佳,用它酿造出来的黄酒,清香醇和,透明如饧,独具一格。

江苏丹阳封缸酒
该酒在历史上已著名。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阳,故丹阳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称。

以当地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粒大、均匀、洁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质清甜、含多种无机盐类矿物质的玉乳泉水,配以特制酒药,经低温糖化发酵,在酿造中,当糖分达到高峰时,兑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后,立即严密封闭缸口,养醅一定时间后,抽出60%的精液,再进行压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坛,再严密封口贮存2-3年即成。酒色综红、明亮,香气浓郁,口味香鲜。酒度40度含糖分28%以上,总酸0.3%。

丹阳封缸酒: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内外。丹阳产封缸酒在南北朝时就已出名。以糯米为原料,用麦曲作糖化发酵剂。当醪糖分达高峰时,兑入五十度以上小曲米酒,立即密封缸口,过一段时间抽百分之六十的清液压榨,工艺极为精湛。酿造成酒后色泽棕红,醇香馥郁,酒味鲜甜,酒为十四度以上,为黄酒中上品。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在全国甜型黄酒中评比名列第一。

(extracted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56498.htm)

丹阳萧氏

萧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原是姬姓黄帝之后,商帝乙庶兄,微子之后,微子被西周封为宋公,后裔萧大心因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今安徽省萧县),从此子孙皆以萧为姓。萧氏是个显赫的家族,据统计,在南朝至五代十国这五百年时间里,萧氏代代有人在朝廷做官,共出了两朝15位皇帝,1位皇太后,10位宰相,可谓 “皇帝世家”、宰相世家”,这在封建社会是极为罕见的。隋唐时期,由于战乱,萧氏逐渐外迁,后辗转到世界各地。

萧姓的古老,是世所共认的。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他们的起源,可以远远地追溯到3700年以前的殷商时代,正如《左传》上所说的:“殷民六族,一为萧氏”以及《姓氏考略》上所指的“萧氏,殷旧姓也,望出兰陵、广陵”。 这些记载,证诸其后萧氏后裔的活动情形,便知绝对不假,因为,在周武王得天下之后,萧姓的古人便屡见于史书,向来是一个为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时,他们几乎全是当时的萧国人。当时的萧国,指的是现在江苏省北方的萧县之地,而《姓氏考略》上指出萧氏是“望出兰陵、广陵”两地,兰陵是现在的山东省峄县(另有一处南兰陵,则为今之江苏武进),广陵是现在的江苏省江都县,若从地点上来说,萧氏的源远流长,也十分明显。

《姓纂》指出:“宋微子之后,支孙封于萧,萧叔大心子孙有功,因邑命氏焉,代居丰沛,至不疑为楚春申君客”;《通志氏族略》则更详尽地指出:“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官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风俗通》的记述也差不多:“宋乐叔以讨南官长万有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汉相国萧何即其后”。

从这三段记载看来,萧氏是出自周代宋国的公族,而当时的宋国,大家都知道,是由殷商的后裔微子所建以奉汤祀的,而萧国却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如此一来,萧氏源流可以直溯到上古圣君商汤,其理甚明!

蕭姓中國人的發源於萧国, 江蘇省江苏省北方的萧县之地(今安徽省萧县). 唐宋以来,萧县均属徐州府.解放初期属江苏省徐州,1955 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沿革至今。

春秋时,楚灭萧 ,萧氏子孙为楚国丞相春申君的上客,世居丰沛(江苏省大丰和沛县)

大名鼎鼎的萧何被汉高祖推崇为“兴汉三杰”之首。他结识刘邦于寒微之时,跟从起兵,刘邦为汉王,就以萧何为相。后来,楚汉相争,萧何留守关中,补兵馈饷,使得在外奔波拚命的汉军可以不虑匮乏。同时,刘邦好几次在山东大吃败仗,亏得有萧何稳守住关中,使得汉军不但无后顾之忧,而且有了万全的退路。萧何,真是使每一个姓萧的人引以为荣的伟大先人!萧何为相,生有2子,徙居东海郡(山东苍山县兰陵镇)。

晋末,北方人纷纷南迁避难。萧何之19世孙萧整与同宗人萧卓举家迁至曲阿东北门外的九曲河畔(访仙萧家巷村),侨治为南兰陵郡。萧整,萧卓为丹阳萧氏始祖。萧整、萧卓侨居南兰陵后,其宗支分成二房,史称“皇舅房”、“齐梁房”

1. 皇舅房始祖为萧卓,生有2子1女,2子名萧源之、萧慕之,女名萧文寿。萧文寿被封为南朝宋武帝皇太后。从此,丹阳萧氏在朝为官者增多,就皇舅房宗支中,萧卓2世孙萧思话任刘宋征西将军;第3世孙萧惠开任刘宋朝辅国将军;第4世孙惠基任齐朝右仆射,惠林任齐朝冠军将军,萧介任梁朝的光禄大夫,第5世孙萧洽任梁招远将军;第6世孙萧德言被唐高宗恩加银青光禄大夫,萧至忠任唐朝宰相。

2. 齐梁房始祖萧整,住丹阳访仙镇萧家巷村,生有萧镌、萧鎋、萧烈3子。

丹阳萧氏在南北朝至唐朝时人丁兴旺,门第显赫,有“帝皇世家”、“宰相世家”之称,萧整的第5世孙萧道成,为齐朝开国皇帝,祖孙4代为帝。第6世孙萧鸾(道生之子,道成之侄)为齐明帝,父子二代三帝。梁武帝萧衍祖孙三代四帝。至唐代萧遘为萧氏17代传人。据《中国宰相全传》载,萧氏宗人任宰相的达40余人。留居丹阳的萧氏之后裔今分布在访仙、蒋墅、折柳、麦溪、云阳等镇。至2000年5月8日,全市在籍萧氏宗人为4212人。

丹阳素有“齐梁故里”之称,据史料记载,公元479年到557年,先后有15位萧氏皇帝轮流登场,缔造了有名的齐梁王朝。齐朝的建立者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朝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等帝王均从今日丹阳的胡桥、荆林、访仙一带走出,开始了他们叱咤风云的帝王生涯。南朝齐梁帝王死后大都归葬丹阳,现存的11处、26件南朝陵墓石刻,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史·齐本纪上第四》记载,南朝齐、梁两代萧氏的祖先淮阴令萧整是在西晋末年内乱时,过长江来到南方的“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今丹阳埤城东城村)”的。南朝齐、梁两代帝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死后均归葬丹阳。东城里在丹阳市经过1500多年的历史,其地名至今尚存,今属于埤城镇.

云阳镇三城巷南朝陵墓区,齐梁四陵
东城村
皇业寺
访仙镇萧家巷村, 建于宋朝的萧氏宗祠,是齐梁皇帝后裔所建,历史久远。

萧氏宗祠

龙庆寺向西南约两公里处有一座萧氏宗祠,萧氏宗祠为齐梁皇帝后裔所建,位于访仙镇萧家巷村东,名声显赫。

据传,萧氏宗祠为齐梁皇帝后裔所建,始建于元朝,整修于明代,原为古式平房三进十五间。硬山屋面呈大弧形,坡度较大。祠堂三进,高度逐渐递增寓意“步步高升”,祠前原有水塘呈弧形。池似弓,祠如箭,以示帝王显赫之风。

第一进宗祠大门上镌有“兰陵世泽”4字,大门两旁分别有石刻牡丹、兰花各一尊。第一进后墙为内壁,壁墙上有石雕老竹嫩笋、盛开兰花各1幅。中进为祠大厅,有清乾隆进士吉,梦熊手书的对联一副;后进供奉萧氏祖宗牌位。中后进间天井两边分别是腊梅、翠柏各一株,传为清咸丰年间做植。

宗祠正厅大柱上的楹联云:

  汉则相,唐则元,试问三代下孰执乎佑
  齐之高,梁之武,且看六朝中世济其昌

“汉则相”,指的是辅助刘邦建立汉朝的萧何;“唐则元”,指的是唐开元23年(735年)的状元萧颖士。“齐之高,梁之武”,指的是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一副楹联,寥寥三十字,展示了萧氏的历史名人,宗人自豪之情跃然于柱。

今萧氏宗祠尚存,但已断垣残壁。其内今遗存精美的石刻和砖刻,分别是南朝和宋、明时期的作品,如《梁武帝升天图》等。现存宗祠后院门楣上,刻有“永吉孝恩”4个大字,字体为楷书. 其上和左右各镶有人物故事的砖刻,内容有对弈、将士出征等。中院内则有两幅大型砖刻壁画,为10多块砖拼接而成。1999年12月,“萧氏宗祠”已列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朝文化和吴文化、汉文化共同形成江苏三大历史文化,兼具历史特点和地方特色. 萧氏是百家姓中排名前20位的大姓,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萧氏约有1000万人。江苏丹阳是萧氏重要聚居地之一,南北朝时期的齐梁两朝帝王均出自丹阳萧氏,因而丹阳萧氏声名远播.


Related articles:

1. 中国丹阳, www.danyang.gov.cn/(danyang government official website, in Chinese)
2. 丹阳, 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view/56498.htm
3. 《齐梁萧氏故里研究》(2009), 作者: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