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Siow Eik Kwang (蕭益光) is an active member of the evening program. During the day, he is a manager at an electronics company. However his heavy workload during the day hasn't slowed him down a bit in the evenings when he puts on his Tzu Chi volunteer uniform and drives a pickup truck to collect recyclable trash at people's homes. On Saturdays, he also pushes a cart around the grounds of the Bukit Jambul Shopping Center and collects recyclables from merchants or picks things up from the floor.
"When I am off work, I spend most of my free time doing recycling. I used to play tennis. Now recycling has replaced tennis as an exercise of a more consequential kind," Siow said. He should know. He is an ex-scout who has always loved the outdoors and appreci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sustainable human behaviors. However, once he started his working career, he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get involved in activities that could help preserve the environment. "Now, as I do recycling, I add up the kilos of carbon dioxide that I am keeping out of the atmosphere. It gives me a nice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satisfaction."
We, Xiao from Penang are proud of you.......
蕭益光便是夜間環保的「健將」。身為電子公司主管,工作繁忙,但他下班後換上志工服,開小貨車到民眾家中收回收物;此外,每週六固定到武吉占姆(Bukit Jambul)購物中心,以推車收取資源。
【垃圾船出航】
檳島約三百輛垃圾車,每天滿載後開來峇都茅碼頭,將垃圾倒入大貨櫃,裝滿即拖上拖船,載運到對岸的浮羅布隆掩埋場。在檳威海峽廣闊海面上,垃圾船每日往返三趟;航行的身影微乎其微,一如人們總容易忽略最嚴重的垃圾問題。
檳城州(Penang)包括檳島(Penang Island)與威省(Seberang Perai)。
孤懸在馬六甲海峽上的檳島,擁有天然深水港。
十九世紀中期,拍岸不絕的海水,承載著一艘艘移民船隻前來,
將勤奮不懈的華人,由貧瘠的故鄉帶來此地拓荒、落地生根;
如今六十六萬居民中,超過半數為華人,
地狹人稠,人口密度為全馬之最。
檳島居民臨海作息,每日製造近六百噸垃圾,
當地掩埋場早因滿載而關閉十多年,
垃圾必須靠一艘艘平底拖船運往外地處理。
生存環境的考驗、生態浩劫的危機、
垃圾減量的意識,是檳城人必須即刻建立的……
颳起東北季風後,熱帶氣候的朵朵積雲如空中飛船,在城市裏的濃綠矮山叢林上飛快駛過。無論是低矮的紅瓦房舍、群聚的數十樓組屋、海灘絢麗的高級飯店、港邊平整的跨國電子公司廠房……擁擠熱鬧的小島風景,在雲船底下皆染上了墨色。
空氣中下雨的氣息愈顯濃厚,但絲毫不影響島上作息:城中心喬治市(Georgetown)的古典富麗建築間有行人漫步,森然綠蔭大道車流如織,海灣旅客嘻笑弄潮,各色族裔在市場穿梭採買。
而在檳威海峽上,鋼纜吊起一對巨大三角建物檳威大橋(Penang Bridge)。這連通馬來西亞半島與檳島的重要幹道上,車如細蟻走過;橋下駛過船舶,船音沉沉地拉開,在靛綠色海水牽出白沫浪痕——這條百年貿易路線,也開啟了舊稱「檳榔嶼」邊陲小島的歷史與繁華。
檳城港口航運連通世界兩百多個港口,帶來繁榮經濟。但其中一條默默的航運,卻反映小島頭痛的問題——
檳島人每日製造近六百噸垃圾,三百台垃圾車跑遍全島後,來到峇都茅(Batu Maung),開上特建的高層月台,高舉車廂傾倒垃圾到貨櫃裏;十五噸重的貨櫃裝滿後,再拖至碼頭邊,等待裝上大型的平底拖船,運載到威省的浮羅布隆(Pulau Burong)掩埋場。
為何不在檳島就地處理?位於檳島日落洞(Jelutong)的垃圾掩埋場,營運了二十二年後,於一九九五年關閉;堆高的垃圾山鄰近海邊,時而傳來異味,掩埋所產生的沼氣,迄今仍不時冒出。
飄洋過海的垃圾,每噸要花上一百三十令吉(約新台幣一千三百元)的處理費用,這還尚未包括環境需付出的代價。
去年四月,一艘「垃圾船」因船體破裂而傾沉,部分貨櫃沉入海裏,溢出數十噸垃圾漂浮海面。浮羅布隆漁民投訴,該區海水已受嚴重污染;當地議員則指出,垃圾掩埋場污水處理系統不完善,高呼:「檳島不要再把垃圾運來!」
垃圾危機,是檳島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單純的信念——
以慈善開啟資源回收之路
木屋濱海而建,底下潮水漲落,木板走道往海延伸,家門前泊著自家小船,一逕地晃晃悠悠。
十九世紀中期,華人移民來到檳城,以同一個姓氏建造一條橋,並在橋上築成水上人家;如今這富有歷史意義的「姓氏橋」(Pengkalan Weld),已成為當地著名的觀光景點。
來到「姓楊橋」,七十歲的林玲石喚住志工,從家裏不斷拿出資源。狹小的客廳空隙中,報紙堆得整齊滿滿,門廊下的綠筒不斷可撈出洗淨的瓶罐……龐大的資源量,讓志工忙碌不停,也是附近回收點中最豐富的一處。
「我大兒子在報社工作,我請他從公司幫忙收舊報紙回來;平常鄰居也會送來給我,所以量很多。」老人家說著說著,突然哽咽道:「慈濟很好!做回收是要幫我兒子洗腎……我能做,就幫忙做一點……」
馬來西亞罹患腎病者多,十幾年前,約有半數病患沒錢洗腎,只能眼睜睜等著喪命。為免窮與病惡性循環,一九九七年檳城慈濟洗腎中心開辦後,提供貧病患者免費服務。
「洗腎中心龐大的營運費用,若僅透過義賣會或上街募款,難以持續。我們想到了上人所說『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而資源回收正是天天能做、人人能做的。」檳城慈濟環保幹事張濟玄說。
憑著一股勇氣與意念,全無經驗的檳城志工一九九七年首次召集兩百人,在大型組屋(編按:檳城地狹人稠,政府興建組合房屋,各層住戶共用一條長廊,類似台灣的國宅)挨家挨戶宣導資源回收。
當年檳城政府還未推動環保,民眾多未建立起回收意識,回收率只有百分之零點零五。「我們還不了解什麼是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只跟人家講:做資源回收可以賣錢、可以救腎友。」張濟玄說。
雖然毫無經驗,但這樣單純的信念卻打動許多會員與居民,響應者眾;愈來愈多人在家中留下可回收資源通知志工來取,每月一次的「環保日」活動也擴大舉行,並逐漸在多處社區落實。
回收量逐年增加,檳城慈濟志工決定成立「環保組」。看到志工下班後還投入環保的精神,也有愈來愈多民眾感動響應。
上班族有心——
從每月一次到夜間環保
週日早上十點,紅燈角十七層組屋,志工從高樓層逐次往下、往樓層兩方散開;幽暗狹長的走廊裏,傳來陣陣敲門聲,夾雜著福建話與英文的口音充滿活力地詢問著:「安哥、安蒂(Uncle、Aunt),有舊報紙回收嗎?我們是慈濟!」
住戶拉開鐵門,自乾淨狹小的屋內一件一件遞出回收物。志工流著汗,彎腰微笑聲聲感恩;又不停歇地如工蟻般,將回收物聚集在樓梯口,供其他志工進一步整理並搬運下樓……這忙碌的景象,就是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天「環保日」的常見風景。
每到這天,慈濟志工就在社區挨家挨戶敲門詢問是否有回收資源,也等於是親自登門解釋環保理念。
「每次看到響應的民眾,即使家裏已經窄窄小小,還是把回收物收集整理好交給我們,一股感動油然而生,就會做得更賣力了!」張濟玄繼續說:「還要感謝回收商在環保日提供卡車協助載運,幫了志工很大的忙。」
從早期一個月做一次大型環保,到後來發現,許多人平日默默回收資源,家中空間很快就滿,無法等到大型環保日。
「為了不增加他們煩惱,即時的載運就很重要。」張濟玄說,經過仔細規畫,每天動員不同志工、跑不同路線、到不同區域回收;雖然數量不比大型環保日,卻天天都有人做環保。
許多上班族有心響應,但白天要工作,只能把握傍晚六點到九點做回收,「夜間環保」應運而生。「也就是充分利用晚上,來接引有心想做的人。」張濟玄說。
蕭益光便是夜間環保的「健將」。身為電子公司主管,工作繁忙,但他下班後換上志工服,開小貨車到民眾家中收回收物;此外,每週六固定到武吉占姆(Bukit Jambul)購物中心,以推車收取資源。
「除了工作,我大半時間都在做環保。以前打網球做運動,現在做環保也是做運動,而且更有意義。」蕭益光說,年輕時參加童軍,熱愛大自然,也知道環保的重要,出社會後卻苦無機會投入;「如今一邊回收,一邊想著減少了多少二氧化碳排放,很有成就感囉!」
必然的轉型——
把志工活動變成人人行動
目前,檳城慈濟志工在二十幾個社區推動夜間環保。然組屋社區住戶稠密,資源堆放空間不易尋;即使有空間,也必須時常整理避免髒亂……如此種種考驗著志工的智慧。
「環保不求回收資源量多,重在觀念宣導,讓人人化為生活習慣,才能減少對地球的破壞。因此我們在社區帶動手語等活動,與居民聯絡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互動過程中,宣導環保觀念。」張濟玄說。
Image回想第一次在社區裏推動環保,四處宣傳後,「活動當天,只有我和家人投入……」張濟玄說:「很沮喪,但仍然堅持做下去。感恩沈文平師兄加入,現在我無法週週回社區參與,都是沈師兄帶動民眾幫忙;讓社區垃圾減少了百分之二十,成果顯而易見。」
張濟玄說,愈做環保,愈能體會上人說的「來不及了」。「早年我們做環保,以『慈善』為訴求;現在要更積極做『環保教育』!」他分析,參與資源回收還是以慈濟志工為多數,積極投入的民眾少,「民眾需要更多環保意識,才會更願意投入環保工作中。」
環保教育,不是課堂上的口述與揣摩,而是志工運用各種創意的實踐。「讓民眾了解資源回收分類,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實際在家中做起。」志工沈文平說,許多居民熱心帶來回收物,但時有垃圾摻雜其中;或者各類回收物集中於一包,整理分類實是大工程。「是不是能在居民家裏製造出分類的環境呢?」他於是生起製作環保分類袋的構想。
穿過擁擠市集,來到了羅弄古力(Lorong Kulit)跳蚤市場。矮屋店鋪屋簷下,志工組成工作鏈:拆螺絲、塑膠管鑽孔、穿塑版……在車行不遠處的一處汽車維修場,志工們也沒閒著,翻出大塑膠袋、洗淨、晾乾、對折……循著一個個環節往前進,終於看到歷經多人之手的成品:環保分類袋。
沈文平用布袋與木框做了第一代的環保分類袋,以顏色標示可投入塑料製品、紙類、鐵鋁罐、玻璃罐;之後依據自家使用和對外推廣的綜合意見修改,第三代的分類袋,幾乎全用回收物做成。
當慈濟志工將環保分類袋帶到公眾場合宣傳時,引起民眾好奇;有心人紛紛帶回家或者在公司使用,把丟垃圾的動作變成做分類。
沈文平也把分類袋帶到社區附近崇正學校的班級實行,獲得校長楊順慶與老師陳亞清的支持。陳亞清每天都需花點時間檢查學生的回收情形,卻不嫌麻煩,她爽朗地說,環保是應該做的事,也讓學校的垃圾減量不少。「從小教導學生,丟垃圾之前多思考一下。懂得珍惜資源,才能讓環境永續。」
檳島只是小島,卻有大量的垃圾需要運到外地才能解決,有此警訊,人人都應該提高危機意識。然而在普遍生活中,免洗餐具與塑膠袋四處可見,距離「環保落實生活」,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除了身體力行,慈濟志工把握各種機會宣導「與地球共生息」的概念。
「這位太太您好,您知道少用一個塑膠袋,就可以減少對地球的破壞嗎?逛市場請隨身攜帶購物袋!」假日早上,慈濟志工手上掛著一串深綠色環保袋,滿臉笑容地站在市場入口宣導著;在市場外,靜思文化的攤位上擺滿環保碗、環保筷,志工向民眾解說環保觀念。
馬來西亞自二○○○年起宣示推動資源回收,八年來,檳城回收率從百分之零點零五提升到百分之十八,是全國成效最好的地方。今年元月,檳州首席部長丹斯里許子根博士說:「檳州目前回收量為全馬第一,其中要感謝慈濟志工的努力!」
做有意義的事,再辛苦也甘願;這就是檳城慈濟志工推動環保源源不絕的動力。
善用分類袋 在家做功課
幾年前,製作出第一代環保分類袋,我立刻在家試用;孩子一改之前把不要的東西直接丟進垃圾桶的習慣,短短幾天就學會把各類資源分別入袋。
當我把分類袋介紹給朋友,沒想到得到的回應是:“開玩笑!我家那有空間放置大木框架”、“我不想在客廳的角落收集垃圾”、“不衛生”、“送給我也不要”……
三代改良,實用且環保
我沒有放棄,又以鐵製的小站架支撐分類袋,遊說同事和志工夥伴試用。他們說,家人開始會把回收物洗淨後放入分類袋,即使是五歲小孩也懂得如何分類。
這結果鼓舞了我,證明改良後的分類袋實用多了,有助於民眾建立環保意識——分類袋裏裝的,是可以回收的資源,不是垃圾。
但第二代分類袋以布製作,加上小站架的成本高,要全面擴展到家家戶戶,實屬不易;大量的原料運用也是一種浪費。為實踐惜福愛物,我和幾位環保志工交流後,決定以回收物為原料,製作第三代分類袋;並尋覓到適合場地長期生產,與大家結緣。
結合志工們的力量,目前我們在校園、社區、工廠宣導,希望人人利用分類袋自行歸類,送回環保站時,就能加快志工分類的動作。
從分類袋與架子的原料提供、製造到推廣過程,都匯集眾人的愛心;這是一項龐大的“環保希望工程”,一開始便不會有結束的一天,為疼惜地球使命而持續努力。
志在環保,回饋大愛
我第三個孩子出生不久,雙眼就罹患先天性白內障,多次進出手術室;由於保險公司不承保,對我們經濟造成很大的負擔。
孩子快週歲時,又發現他聽覺有缺陷,經過三位醫師診斷,證實先天性失聰。醫師建議可裝設人工電子耳,為我們帶來一絲希望,但八萬令吉(約新台幣七十八萬)的手術費用卻是一股沉重的壓力;加上他的眼睛必須在四歲前裝置人工鏡片……龐大的費用我們已無法再承擔。
在社會人士愛心捐款協助下,孩子恢復聽覺且能學習發音。從此徹底改變我和太太的人生觀,深深感受到人人都有顆大愛的心。經過幾年照顧,孩子的視聽能力終能接近正常;卸下心頭重擔,我也期許自己要為人群造福。
為兼顧家業、事業和志業,我在社區參與慈濟每週五的夜間環保。居民們不分年齡、信仰和族裔,一起在環保站綑綁報紙、細心分類,彼此的心緊扣,人與人的距離也更靠近。
環保不只是習慣,也要內化為一種生活態度。願我有生之年,時時刻刻做大地的環保、內心的環保,留給下一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環保分類袋‧志工生產線】
1.將回收的糖袋、麵粉袋或塑膠原料袋拆開封口、挑出線頭、清洗晾乾,送來此處加工。
2.分類袋的框架來自電子廠的廢料——空心塑膠管,鑽孔及鎖上螺絲釘,即能自由張開與關緊;獲得一位善心人士的認同,結緣三萬顆螺絲。
3.繪製慈濟logo、為分類袋整形,即大功告成。
◎撰文‧沈文平 攝影‧顏霖沼
(source: photo and article credited to http://www.tzuchimalacca.com/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